SAI( Spectral Absorption Index) 光譜吸收指數由王晉年等於 1996 年提出的理論。
SAI從本質上表達了地物光譜吸收係數的變化特徵,SAI通過非吸收基線方程和比值處理剔除了非吸收物質的光譜貢獻,測度了某一特定波長的相對光譜吸收深度,從SAI圖象可以獲得礦物的分布與豐度信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譜吸收指數
- 外文名:Spectral Absorption Index)
- 套用:光譜吸收鑑別
- 提出人:王晉年
- 提出時間:1996
- 學科:環境遙感
介紹,套用,
介紹
光譜吸收特徵由光譜吸收谷點 m與光譜吸收肩端 S1、S2 組成。圖3中吸收谷點 m 與兩個肩端組成的“非吸收基線”的距離可以表征為光譜吸收深度 h,基於此王晉年等提出了成像光譜圖像吸收指數 SAI。吸收位置的光譜值與相應基線值的比值可定義為光譜吸收指數SAI:
光譜吸收指數(SAI)為非吸收基線在譜帶的波長位置處的反射強度與譜帶谷底的反射強度之比,實際上是譜帶深度的另一種度量方式,可稱為“相對吸收深度”,它用譜帶谷底的光譜強度對吸收深度作歸一化,因而減少了照度等變化所帶來的干擾,增強了對地物的區分能力;
光譜吸收指數(SAI)可以表達為單散射反射率 的函式,平均單散射反射率可以進行混合像元光 譜分解成分的豐度反演,因此,可以通過獲取一 系列典型地物的光譜吸收指數,通過最小二乘法來反演地物光譜混合成分的含量,這對光譜識別和光譜混合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套用
套用光譜吸收指數技術(SAI )可以進行礦物吸收特徵的鑑別,主要是特定波長吸收深度圖象生成,SAI圖象與礦物的分布和豐度有定量關係。不同吸收波長位置的SAI“圖象序列形成光譜吸收圖象立方體,它構成了礦物識別分類與填圖的特徵參數集。典型吸收的SAI圖象或系列光譜吸收的SAI圖象組合進行分類得到成象光譜圖 象“最終光譜單元”專題信息圖。
近幾年來,我們套用上述的概念模型與SA I技術在新疆西準、塔里木北緣、澳大利亞松谷等地區成功地進行了成象光譜數據的礦物填圖與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