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製品性質之一。釉層表面受到光線照射,由於平滑程度等因素影響,表面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對量不同。表面光滑時,以鏡面反射為主,光澤率高;反之,以漫反射為主,光澤率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澤率
- 外文名:Glossiness
- 屬性:物體外觀屬性
- 領域:光學、陶瓷工藝
- 用途:描述物體表面反射光的能力
- 別名:光澤度、光澤性
概述,光澤率的測定,套用,
概述
光澤率亦稱為光澤性,它是入射光從材料表面反射的光線在空間中的分布狀態給予人們對物體表面的一種視覺特性,屬於外觀屬性。國家標準GB 8807-1980《塑膠鏡面光澤試驗方法》規定,採用鏡面光澤儀,按規定的入射角(一般為20°、60°或45°)測定試樣的鏡面反射率與標準樣板的反射率對比來確定光澤率值。
光澤率對製品的外觀有很大的意義,隨著人們對塑膠製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其外觀也有各種不同的要求,如高光澤、消光、亞光表面及金屬光澤、珠光、綢緞狀、柔暖狀表面等。這些表面都可採用各種方法,通過調節光澤率來完成。
光澤率的測定
光澤率是指物體表面受光照時反射光的能力,常以樣品在鏡面(正反射)方向的反射率與標準表面的反射率的比值來表示:
![](/img/8/925/e3677fe936dfaf772496e80f19c5.jpg)
![](/img/1/ace/401e7f1c8c08e2992b1a720f3eae.jpg)
![光澤率 光澤率](/img/e/471/nBnaukTM4ADNyUGMzImZwETNykTY2MGN3MTO3EmZ1MzNwQDZiJzN5gTMhF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根據波動理論推導,單位時間通過單位面積的入射光能量流
與反射光能量流
之比為:
![](/img/9/9b7/2da40b389931001c00f58e3ef769.jpg)
![](/img/a/0fd/cdeb1c58456ab44e81ab0fe78165.jpg)
![](/img/d/6f1/997b2a240f85b8769b512264d992.jpg)
![](/img/5/44a/5d030ed85cf0eb0dc3e2964c3ccb.jpg)
上式中,n是材料的折射率。因此,由標準板的折射率和入射角能計算出其鏡面反射率,定此值為100個光澤度單位,並在光澤度計刻度盤上刻出,從而實現對待測樣品的測定。
套用
塑膠製品表面可達到的光澤率與材料結構有關,一般結構緻密、組織細微的材料可達到的光澤率高,如PMMA、ABS、AS、PS、PC、PSF、HPS及MF等。但是高光澤性材料,必須在光整加工的條件下,才能獲得光澤的製品表面。例如,只有採用高光澤成型面的模具加工製品或製品經拋光、上光等加工後,才可得到高光澤度的表面。但光澤度不高的材料,也可通過配製助劑、材料改性、製品表面塗飾、上光、拋光等方法來提高光澤率。綜上所述,光澤率與光線入射角、材料性性能、微觀結構、添加劑品種及配比、不同加工方式的表面狀態有關,且可進行調節使其產生不同的光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