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梗絲石竹,中藥名。為石竹科光梗絲石竹GypsophilaacutifoliaFisch.var.gmeliniRegel的全草。產於內蒙古、青海省等地。具有止咳,化痰之功效。用於咳嗽。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光梗絲石竹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中央種子目
- 科:石竹科
- 屬:石頭花屬
- 種:光梗絲石竹
- 分布區域:產於內蒙古、青海省等地
- 採集時間:6-7月采全草
- 用量:內服:煎湯,6-9g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微甘、辛,平。
功效
止咳,化痰。
主治
用於咳嗽。
相關配伍
治鼻阻塞不通等各種鼻病:光梗絲石竹、木香、獨活、雄黃等配伍,製成五味木香軟膏。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
採集加工
6-7月采全草,除去枯枝殘葉及鬚根,洗淨,用棒略砸,以紙遮蔽,曬乾。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全株無毛,高30-40cm。主根粗大。莖簇生,基部分枝,直立或傾斜上升。單葉對生;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4-4cm,寬1-2mm,先端尖,葉基連合,呈短鞘狀,脈1條,莖下部的葉腋內具無花嫩枝。圓錐狀聚傘花序呈疏鬆狀排列;苞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3-9mm,寬1-1.5mm,先端漸尖,基部連合,呈短鞘狀,脈1條,具膜質邊緣;萼鐘狀圓筒形,長3-4mm,寬1.5-2mm,5齒裂,萼齒三角形,先端尖,邊緣膜質;花瓣5,白色或粉紅色,長為萼的1.5-2倍,基部微凹或呈截形;雄蕊10;子房卵形,花柱2。花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800-3000m的半陽坡。產於內蒙古、青海省等地。
相關論述
《青藏高原藥物圖鑑》:“止咳,化痰。治咳嗽,耳聾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