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柱杜鵑(原變種)

光柱杜鵑(原變種)是一種植物,產雲南西部。生於海拔1 700-3 300米的山谷、溪邊常綠闊葉林中。緬甸和印度東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雲南瀘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柱杜鵑(原變種)
  • 外文名:Rhododendron tanastylum Balf. f. et K. Ward var. tanastylum
  • :植物界
  • 分布地區:雲南,緬甸和印度東北部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高約2-6米;幼枝粗壯,有明顯的芽痕及葉痕,近於無毛,老枝灰白色。葉多密生於枝頂,常4-6枚,革質,卵狀披針形或近於橢圓形,長約6-11厘米,寬2.5-4厘米,先端漸尖或有短尖尾,基部圓形,稀為寬楔形,邊緣微向下反卷,上面亮綠色,下面淡黃綠色,兩面無毛,中脈在上面下陷成溝紋,在下面顯著隆起,側脈17-20對,在兩面平坦,微現;葉柄圓柱狀,長約1-1.5厘米,無毛;總狀傘形花序,有花4-7朵,花序總軸粗壯,長約1-2厘米,無毛;花梗長約1厘米,光滑無毛;花萼小,盤狀,有5個三角形的突起,長約3毫米,兩面無毛;花冠管狀鐘形,長約4-4.5厘米,粉紅色至深紅色,有深紫紅色的斑點,微肉質,5裂,裂片寬卵形,長約2厘米,寬約2-2.5厘米,頂端圓形或微缺;雄蕊10,長2-3.5厘米,不等長,花絲無毛或僅基部被短柔毛,花葯卵圓形,長約2毫米;雌蕊全部無毛;子房圓柱狀錐形,長5-8毫米,直徑約3毫米,花柱長3-3.5厘米,柱頭微膨大成頭狀。蒴果圓柱狀,長1.7厘米,直徑約7毫米,無毛。花期3-5月,果期9-11月。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1 700-3 300米的山谷、溪邊常綠闊葉林中。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雲南西部。緬甸和印度東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雲南瀘水。

本種提示

本種與蠟葉杜鵑 R. lukiangense Franch. 相近,葉及花的各部分均無毛;但是本種葉片卵狀披針形或橢圓形,基部圓形,無蠟被;花冠管狀鐘形,深紅色可以區別;與紅花杜鵑 R. spanotrichum Balf. f. et W. W. Smith亦相近,但是該種葉片為倒卵狀披針形,狹窄等不同可以區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