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零件表面疵病

光學零件表面疵病

《光學零件表面疵病》是2007年9月1日由鳳凰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本書主要系統的介紹了光學零件表面疵病的問題。

基本介紹

  • 書名:光學零件表面疵病
  • ISBN:1550129464
  •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9-1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 者:本社 編
出 版 社:鳳凰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9-1
版 次:1頁 數:22字 數:46000 印刷時間:2007-6-1開 本:紙 張:膠版紙 印 次:I S B N:1550129464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標準對應於ISO 10110—7:1996《光學和光學儀器光學零件和光學系統圖樣第7部分:表面疵病公差》(英文版)和ISO 14997:2003{光學和光學儀器 光學零件表面疵病試驗方法》(英文版),與ISO 10110—7:1996和ISO 14997:2003的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
本標準根據ISO 10110—7:1996和ISO 14997:2003重新起草。本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的主要差異如下:
——增加了級數對應的擦痕寬度和長度;
——修改了長擦痕的定義,ISO 10110—7中長擦痕定義為長度大於2 mm的擦痕;本標準規定長擦痕的長寬比應大於160:1,其寬度不大於一般疵病公差基本級數除以換算係數(25),長度不小於一般疵病公差基本級數乘以換算係數(6.3),將長擦痕與基本級數聯繫了起來。
——增加了表面疵病的未注公差。
——增加了表面疵病比較標板的相對誤差以及3號標板。
——修改了表面疵病的代號,ISO 10110系列標準中公差項目的代號採用數字碼,表面疵病的代號為“5”;本標準仍沿用GB/T 1185--1989規定的代號“B”。
——為便於標準的理解、掌握和執行,本標準增加和修改了術語、定義和符號,調整了標準的結構,剖析了擦痕與級數的對應關係和不同級數不同換算係數擦痕間的數據關係,增加了換算、對應和標註示例,提供了膠合件和塗覆後的表面疵病參考要求。
本標準代替GB/T 1185--1989《學零件表面疵病》,與GB/T 1185—1989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擴大了適用範圍(GB/T 1185—1989的第1章;本標準的第1章);
——增加了規範性引用檔案(見第2章);
——修改並增加了術語和定義(GB/T 1185--1989的第2章;本標準的3.1);
——明確了擦痕和長擦痕的定義、公差和標誌(GB/T 1185 1989的4.3;本標準的3.1.4,4.2.2,5.1.3);
——修改並增加了符號(GB/T 1185 1989的第2章和第4章;本標準的3.2);
——修改了換算係數(GB/T 1185--1989的表1;本標準的表A.1和表A.2);
——修改了級數換算示例(GB/T 1185 1989的附錄A;本標準的附錄A);
——增加了與級數對應的圓麻點直徑和擦痕尺寸(見表A.3);
——增加了鍍膜的疵病要求和標誌(見4.2.1.4和5.1.2);
——修改了密集度要求(GB/T 1185 1989的第5章;本標準的4.2.3);
——增加了表面疵病的未注公差(見4.5);
——修改了面積法疵病試驗方法,並增加了質量控制程式(GB/T 1185—1989的第6章,本標準的6.1,附錄C和附錄D);
——增加了可視度的要求、標誌和試驗方法(見4.3,5.1.4,6.2,附錄E);
——增加了破邊試驗方法(見6.3);
——增加了疵病標註示例(GB/T 1185 1989的第4章;本標準的附錄B);
——提供了膠合件和塗覆後疵病的參考要求(見附錄F)。
本標準的附錄A和附錄E是規範性附錄,附錄B、附錄C、附錄D和附錄F是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光學和光子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03)歸口。

目錄

前言
1 範圍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3 術語、定義和符號
4 公差
5 標識
6 試驗方法
附錄A (規範性附錄) 換算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表面疵病公差標註示例
附錄C (資料性附錄) 面積法疵病試驗裝置
附錄D (資料性附錄) 面積法疵病質量控制程式
附錄E (規範性附錄) 可見法疵病檢驗裝置
附錄F (資料性附錄) 膠合件和塗覆後的表面疵病公差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