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功能薄膜的製造與套用》是2012年10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宜風、劉軍英、李宇航。
基本介紹
- 書名:光學功能薄膜的製造與套用
- 作者:謝宜風、劉軍英、李宇航
- ISBN:9787122147585
- 頁數:257
- 定價:48.00元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1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光學功能薄膜的製造與套用》是為了適應我國光學功能薄膜行業發展的需要編寫而成,填補了國內在此類專業書籍領域的空白。書中全面介紹了平板顯示器件中所用各種光學功能薄膜的產品結構、性能特點、製造方法、市場動向及發展趨勢等。《光學功能薄膜的製造與套用》內容以普及與提高相結合,既有國內企業生產經驗的提煉,也有國外文獻資料的精選介紹。
《光學功能薄膜的製造與套用》對光學功能薄膜行業從業人員的學習提高,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也可供相關專業的科研和教學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章 光學功能薄膜概論
1。1 光學功能薄膜與平板顯示產業1
1。2 光學功能薄膜行業的特點3
1。3 光學功能薄膜發展動向5
1。3。1 光學薄膜生產的寬幅化5
1。3。2 光學薄膜的多功能化6
1。3。3 透明導電膜的市場需求量會有大幅增長6
1。3。4 平板顯示領域中新材料的套用6
1。4 中國平板顯示產業鏈及光學功能薄膜行業發展概況7
參考文獻11
第2章 液晶顯示及偏光片的套用
2。1 概述12
2。2 偏振光及偏光片13
2。2。1 偏振光的特性13
2。2。2 偏光片的定義14
2。2。3 偏光膜的起源14
2。2。4 偏光片的種類15
2。2。5 偏光片的工作原理17
2。2。6 偏光片的基本結構20
2。2。7 偏光片的產品成本結構22
2。2。8 偏光片光學譜圖的解讀23
2。2。9 偏光片壓敏膠層性能24
2。3 偏光片的生產工藝簡介25
2。3。1 原料檢驗25
2。3。2 TAC膜親水性處理25
2。3。3 延伸及染色26
2。3。4 塗布工序29
2。3。5 品質檢測31
2。3。6 成品包裝32
2。4 偏光片主要原材料33
2。4。1 TAC膜(三醋酸纖維素膜)33
2。4。2 PVA膜(聚乙烯醇膜)33
2。4。3 保護膜33
2。4。4 偏光片其他配套原材料33
2。5 偏光片生產技術發展方向34
2。6 偏光片生產成本分析35
2。7 偏光片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35
2。7。1 全球偏光片現狀38
2。7。2 偏光片市場發展前景預測38
2。7。3 偏光片價格及未來趨勢分析40
2。7。4 全球TFT-LCD用偏光片生產線與面板廠的配比情況41
第3章 液晶顯示器用三醋酸纖維素薄膜的製造及套用
3。1 概述42
3。1。1 三醋酸纖維素薄膜在液晶顯示中的套用及市場規模42
3。1。2 三醋酸纖維素薄膜的生產能力不斷擴大44
3。1。3 三醋酸纖維素薄膜的研究開發工作45
3。2 纖維素的分子結構及酯化反應特性46
3。2。1 纖維素的化學結構46
3。2。2 纖維素的酯化反應特性48
3。3 三醋酸纖維素製造工藝49
3。3。1 纖維素乙醯化工藝過程49
3。3。2 三醋酸纖維素的質量控制50
3。4 三醋酸纖維素薄膜製造工藝52
3。4。1 棉膠液製備、過濾和靜置脫泡52
3。4。2 三醋酸纖維素薄膜的流延、乾燥工藝過程53
3。5 三醋酸纖維素制膜配方及工藝技術的改進55
3。5。1 棉膠液配方的改進55
3。5。2 工藝技術的改進59
3。6 液晶顯示用三醋酸纖維素薄膜的質量評價及測定方法68
3。6。1 表面平整性的測定68
3。6。2 光學性能的測定69
3。6。3 閃爍點的測定69
3。6。4 耐皂化處理測試70
3。6。5 水蒸氣透過率(WVTR)測定70
參考文獻70
第4章 光學級聚酯薄膜的製造及套用72
4。1 光學級聚酯薄膜的特性及套用72
4。1。1 聚酯薄膜的套用72
4。1。2 聚酯薄膜的一般特性73
4。1。3 光學級聚酯薄膜的基本技術性能要求74
4。2 光學級聚酯薄膜主要原材料及其性能要求74
4。2。1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結構式和一般特性75
4。2。2 聚酯的化學性質75
4。2。3 聚酯的物理性能76
4。2。4 聚酯的主要質量指標和測量方法79
4。3 聚酯在雙向拉伸薄膜生產工藝過程中的物理化學變化82
4。3。1 聚酯的流動和流變行為82
4。3。2 聚酯物理狀態與分子狀態83
4。3。3 聚酯的結晶態結構84
4。3。4 聚酯的取向85
4。3。5 聚酯的降解86
4。4 雙向拉伸聚酯薄膜的生產原理和工藝過程87
4。4。1 雙向拉伸聚酯薄膜的基本生產原理87
4。4。2 雙向拉伸聚酯薄膜的生產工藝過程87
4。4。3 主要工藝過程及其設備88
參考文獻109
第5章 光學補償膜的製造及套用
5。1 引言110
5。2 各種廣視角技術研究111
5。2。1 TN+廣視角膜廣視角技術111
5。2。2 MVA廣視角技術112
5。2。3 PVA廣視角技術113
5。2。4 CPA廣視角技術114
5。2。5 IPS廣視角技術114
5。2。6 FFS廣視角技術116
5。2。7 OCB廣視角技術116
5。2。8 PLS廣視角技術117
5。2。9 光學補償膜技術117
5。2。10 廣視角技術總結120
5。3 視角擴展原理120
5。3。1 漏光補償原理120
5。3。2 WV膜及其視角補償原理122
5。4 廣視角膜製造工藝122
5。4。1 廣視角膜的基本結構122
5。4。2 廣視角膜的製備工藝123
5。5 廣視角膜關鍵技術125
5。5。1 盤狀液晶介紹125
5。5。2 盤狀液晶合成技術126
5。5。3 廣視角膜盤狀液晶取向控制技術128
參考文獻136
第6章 液晶顯示器背光源組合膜的製造及套用
6。1 擴散膜138
6。1。1 擴散膜的結構和分類138
6。1。2 擴散膜的原材料選擇和配製140
6。1。3 塗布機及塗布過程142
6。1。4 潔淨的工作環境145
6。1。5 模切145
6。1。6 產品質量檢驗和常見弊病146
6。1。7 擴散膜的發展147
6。2 反射膜148
6。2。1 反射膜的結構、原理及材料149
6。2。2 反射膜的生產原材料及製程技術151
6。2。3 反射膜的性能及檢測154
6。2。4 其他類型的反射膜155
6。2。5 反射膜的發展趨勢156
6。3 增亮膜156
6。3。1 增亮膜分類157
6。3。2 稜鏡光學膜158
參考文獻167
第7章 硬化膜及防反射膜的製造與套用
7。1 概述168
7。2 硬化塗層成膜技術169
7。2。1 熱固化成膜技術169
7。2。2 紫外線(UV)固化成膜技術169
7。3 硬化膜種類、特性和套用172
7。3。1 透明硬化膜173
7。3。2 防眩光膜178
7。3。3 防反射膜182
7。4 硬化膜塗布技術185
7。5 硬化膜主要指標和測試方法185
7。5。1 主要指標185
7。5。2 相關測試方法187
參考文獻189
第8章 透明導電膜的製造及套用
8。1 概述191
8。2 透明導電膜的基本特性191
8。2。1 透明導電膜的性能指數191
8。2。2 透明導電金屬薄膜192
8。2。3 透明導電氧化物薄膜192
8。3 透明導電氧化物薄膜的研究現狀193
8。3。1 SnO2薄膜及其摻雜體系193
8。3。2 In2O3薄膜及其摻雜體系193
8。3。3 ZnO薄膜及其摻雜體系194
8。3。4 多元TCO薄膜體系194
8。4 透明導電膜製造方法195
8。4。1 真空蒸發鍍膜195
8。4。2 濺射鍍膜196
8。4。3 化學氣相沉積200
8。4。4 其他化學沉積方法201
8。5 新型透明導電膜201
8。6 聚合物透明導電膜206
8。6。1 聚合物透明導電膜的特點206
8。6。2 聚合物高分子透明導電膜的製備及特性207
8。6。3 聚合物透明導電膜與ITO相比的優勢208
8。6。4 聚合物透明導電膜的進展209
8。7 透明電極的套用(觸控螢幕、太陽能電池、OLED顯示器、電子書等)211
8。7。1 在薄膜太陽能電池上的套用211
8。7。2 在顯示器件上的套用213
8。7。3 透明導電膜電極在觸控螢幕上的套用215
8。7。4 透明導電膜電極在電子紙上的套用218
參考文獻219
第9章 透明電磁波禁止膜的製造及套用
9。1 電磁波禁止概述221
9。2 透明電磁波禁止膜的製造方法223
9。2。1 金屬柵網法223
9。2。2 濕塗法224
9。3 透明電磁波禁止膜的套用236
9。3。1 透明電磁波禁止膜在PDP電視機中的套用236
9。3。2 透明電磁波禁止膜在觸控螢幕中的套用238
參考文獻241
第10章 近紅外線阻斷膜的製造及套用
10。1 吸收型近紅外線阻斷膜242
10。1。1 有機近紅外吸收染料242
10。1。2 無機近紅外吸收劑245
10。1。3 成膜物質246
10。2 反射型近紅外線阻斷膜246
10。2。1 半導體薄膜246
10。2。2 金屬膜247
10。2。3 金屬-介質膜247
10。2。4 全介質多層膜248
10。3 近紅外線阻斷膜製備技術249
10。3。1 塗布技術249
10。3。2 真空蒸鍍250
10。3。3 磁控濺射251
10。3。4 離子束濺射251
10。4 近紅外線阻斷膜的套用251
10。4。1 窗膜251
10。4。2 等離子電視濾光膜253
10。4。3 雷射防護薄膜254
10。4。4 相機用膜256
參考文獻257
1。1 光學功能薄膜與平板顯示產業1
1。2 光學功能薄膜行業的特點3
1。3 光學功能薄膜發展動向5
1。3。1 光學薄膜生產的寬幅化5
1。3。2 光學薄膜的多功能化6
1。3。3 透明導電膜的市場需求量會有大幅增長6
1。3。4 平板顯示領域中新材料的套用6
1。4 中國平板顯示產業鏈及光學功能薄膜行業發展概況7
參考文獻11
第2章 液晶顯示及偏光片的套用
2。1 概述12
2。2 偏振光及偏光片13
2。2。1 偏振光的特性13
2。2。2 偏光片的定義14
2。2。3 偏光膜的起源14
2。2。4 偏光片的種類15
2。2。5 偏光片的工作原理17
2。2。6 偏光片的基本結構20
2。2。7 偏光片的產品成本結構22
2。2。8 偏光片光學譜圖的解讀23
2。2。9 偏光片壓敏膠層性能24
2。3 偏光片的生產工藝簡介25
2。3。1 原料檢驗25
2。3。2 TAC膜親水性處理25
2。3。3 延伸及染色26
2。3。4 塗布工序29
2。3。5 品質檢測31
2。3。6 成品包裝32
2。4 偏光片主要原材料33
2。4。1 TAC膜(三醋酸纖維素膜)33
2。4。2 PVA膜(聚乙烯醇膜)33
2。4。3 保護膜33
2。4。4 偏光片其他配套原材料33
2。5 偏光片生產技術發展方向34
2。6 偏光片生產成本分析35
2。7 偏光片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35
2。7。1 全球偏光片現狀38
2。7。2 偏光片市場發展前景預測38
2。7。3 偏光片價格及未來趨勢分析40
2。7。4 全球TFT-LCD用偏光片生產線與面板廠的配比情況41
第3章 液晶顯示器用三醋酸纖維素薄膜的製造及套用
3。1 概述42
3。1。1 三醋酸纖維素薄膜在液晶顯示中的套用及市場規模42
3。1。2 三醋酸纖維素薄膜的生產能力不斷擴大44
3。1。3 三醋酸纖維素薄膜的研究開發工作45
3。2 纖維素的分子結構及酯化反應特性46
3。2。1 纖維素的化學結構46
3。2。2 纖維素的酯化反應特性48
3。3 三醋酸纖維素製造工藝49
3。3。1 纖維素乙醯化工藝過程49
3。3。2 三醋酸纖維素的質量控制50
3。4 三醋酸纖維素薄膜製造工藝52
3。4。1 棉膠液製備、過濾和靜置脫泡52
3。4。2 三醋酸纖維素薄膜的流延、乾燥工藝過程53
3。5 三醋酸纖維素制膜配方及工藝技術的改進55
3。5。1 棉膠液配方的改進55
3。5。2 工藝技術的改進59
3。6 液晶顯示用三醋酸纖維素薄膜的質量評價及測定方法68
3。6。1 表面平整性的測定68
3。6。2 光學性能的測定69
3。6。3 閃爍點的測定69
3。6。4 耐皂化處理測試70
3。6。5 水蒸氣透過率(WVTR)測定70
參考文獻70
第4章 光學級聚酯薄膜的製造及套用72
4。1 光學級聚酯薄膜的特性及套用72
4。1。1 聚酯薄膜的套用72
4。1。2 聚酯薄膜的一般特性73
4。1。3 光學級聚酯薄膜的基本技術性能要求74
4。2 光學級聚酯薄膜主要原材料及其性能要求74
4。2。1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結構式和一般特性75
4。2。2 聚酯的化學性質75
4。2。3 聚酯的物理性能76
4。2。4 聚酯的主要質量指標和測量方法79
4。3 聚酯在雙向拉伸薄膜生產工藝過程中的物理化學變化82
4。3。1 聚酯的流動和流變行為82
4。3。2 聚酯物理狀態與分子狀態83
4。3。3 聚酯的結晶態結構84
4。3。4 聚酯的取向85
4。3。5 聚酯的降解86
4。4 雙向拉伸聚酯薄膜的生產原理和工藝過程87
4。4。1 雙向拉伸聚酯薄膜的基本生產原理87
4。4。2 雙向拉伸聚酯薄膜的生產工藝過程87
4。4。3 主要工藝過程及其設備88
參考文獻109
第5章 光學補償膜的製造及套用
5。1 引言110
5。2 各種廣視角技術研究111
5。2。1 TN+廣視角膜廣視角技術111
5。2。2 MVA廣視角技術112
5。2。3 PVA廣視角技術113
5。2。4 CPA廣視角技術114
5。2。5 IPS廣視角技術114
5。2。6 FFS廣視角技術116
5。2。7 OCB廣視角技術116
5。2。8 PLS廣視角技術117
5。2。9 光學補償膜技術117
5。2。10 廣視角技術總結120
5。3 視角擴展原理120
5。3。1 漏光補償原理120
5。3。2 WV膜及其視角補償原理122
5。4 廣視角膜製造工藝122
5。4。1 廣視角膜的基本結構122
5。4。2 廣視角膜的製備工藝123
5。5 廣視角膜關鍵技術125
5。5。1 盤狀液晶介紹125
5。5。2 盤狀液晶合成技術126
5。5。3 廣視角膜盤狀液晶取向控制技術128
參考文獻136
第6章 液晶顯示器背光源組合膜的製造及套用
6。1 擴散膜138
6。1。1 擴散膜的結構和分類138
6。1。2 擴散膜的原材料選擇和配製140
6。1。3 塗布機及塗布過程142
6。1。4 潔淨的工作環境145
6。1。5 模切145
6。1。6 產品質量檢驗和常見弊病146
6。1。7 擴散膜的發展147
6。2 反射膜148
6。2。1 反射膜的結構、原理及材料149
6。2。2 反射膜的生產原材料及製程技術151
6。2。3 反射膜的性能及檢測154
6。2。4 其他類型的反射膜155
6。2。5 反射膜的發展趨勢156
6。3 增亮膜156
6。3。1 增亮膜分類157
6。3。2 稜鏡光學膜158
參考文獻167
第7章 硬化膜及防反射膜的製造與套用
7。1 概述168
7。2 硬化塗層成膜技術169
7。2。1 熱固化成膜技術169
7。2。2 紫外線(UV)固化成膜技術169
7。3 硬化膜種類、特性和套用172
7。3。1 透明硬化膜173
7。3。2 防眩光膜178
7。3。3 防反射膜182
7。4 硬化膜塗布技術185
7。5 硬化膜主要指標和測試方法185
7。5。1 主要指標185
7。5。2 相關測試方法187
參考文獻189
第8章 透明導電膜的製造及套用
8。1 概述191
8。2 透明導電膜的基本特性191
8。2。1 透明導電膜的性能指數191
8。2。2 透明導電金屬薄膜192
8。2。3 透明導電氧化物薄膜192
8。3 透明導電氧化物薄膜的研究現狀193
8。3。1 SnO2薄膜及其摻雜體系193
8。3。2 In2O3薄膜及其摻雜體系193
8。3。3 ZnO薄膜及其摻雜體系194
8。3。4 多元TCO薄膜體系194
8。4 透明導電膜製造方法195
8。4。1 真空蒸發鍍膜195
8。4。2 濺射鍍膜196
8。4。3 化學氣相沉積200
8。4。4 其他化學沉積方法201
8。5 新型透明導電膜201
8。6 聚合物透明導電膜206
8。6。1 聚合物透明導電膜的特點206
8。6。2 聚合物高分子透明導電膜的製備及特性207
8。6。3 聚合物透明導電膜與ITO相比的優勢208
8。6。4 聚合物透明導電膜的進展209
8。7 透明電極的套用(觸控螢幕、太陽能電池、OLED顯示器、電子書等)211
8。7。1 在薄膜太陽能電池上的套用211
8。7。2 在顯示器件上的套用213
8。7。3 透明導電膜電極在觸控螢幕上的套用215
8。7。4 透明導電膜電極在電子紙上的套用218
參考文獻219
第9章 透明電磁波禁止膜的製造及套用
9。1 電磁波禁止概述221
9。2 透明電磁波禁止膜的製造方法223
9。2。1 金屬柵網法223
9。2。2 濕塗法224
9。3 透明電磁波禁止膜的套用236
9。3。1 透明電磁波禁止膜在PDP電視機中的套用236
9。3。2 透明電磁波禁止膜在觸控螢幕中的套用238
參考文獻241
第10章 近紅外線阻斷膜的製造及套用
10。1 吸收型近紅外線阻斷膜242
10。1。1 有機近紅外吸收染料242
10。1。2 無機近紅外吸收劑245
10。1。3 成膜物質246
10。2 反射型近紅外線阻斷膜246
10。2。1 半導體薄膜246
10。2。2 金屬膜247
10。2。3 金屬-介質膜247
10。2。4 全介質多層膜248
10。3 近紅外線阻斷膜製備技術249
10。3。1 塗布技術249
10。3。2 真空蒸鍍250
10。3。3 磁控濺射251
10。3。4 離子束濺射251
10。4 近紅外線阻斷膜的套用251
10。4。1 窗膜251
10。4。2 等離子電視濾光膜253
10。4。3 雷射防護薄膜254
10。4。4 相機用膜256
參考文獻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