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亮瘤蕨

光亮瘤蕨

光亮瘤蕨(學名:Phymatosorus cuspidatus (D. Don) Pic. Serm)是石水龍骨科、瘤蕨屬石上附生植物。植株高約40-100厘米。根狀莖橫走,粗約2厘米,灰綠色,疏被鱗片;鱗片卵圓形,盾狀著生。葉遠生;葉柄長約30-50厘米,禾稈色,粗壯,無毛;葉片一回羽狀,長約30-50厘米,寬約20-25厘米;羽片約8-15對,長約15-20厘米,寬約2-3.5厘米,頂端漸尖。側脈不明顯,小脈網狀。葉近革質,兩面光滑無毛。孢子囊群在羽片中脈兩側各1行,位於中脈與邊緣之間;孢子表面具很小的顆粒狀紋飾。

分布於中國、越南、寮國、緬甸、泰國、印度、尼泊爾。在中國分布於雲南、西藏、四川、貴州、廣西、廣東、海南。生長於海拔230-1600米的林緣石灰岩石壁上。

光亮瘤蕨集藥用及觀賞為一身, 具有較高的開發套用價值。根莖可以入藥。活血消腫,續骨。主治無名腫毒,小兒疳積,跌打損傷,骨折,腰腿痛。既可觀葉也可觀莖,適宜於做室內大型綠植盆栽,亦可庭園景觀營造中綁紮作垂直綠化。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主要價值,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石上附生植物。植株高約40-100厘米。根狀莖橫走,粗約2厘米,灰綠色,疏被鱗片;鱗片卵圓形,盾狀著生,褐色,邊緣不整齊。葉遠生;葉柄長約30-50厘米,禾稈色,粗壯,無毛;葉片一回羽狀,長約30-50厘米,寬約20-25厘米;羽片約8-15對,長約15-20厘米,寬約2-3.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具柄(柄長達1厘米),邊緣全緣。側脈不明顯,小脈網狀。葉近革質,兩面光滑無毛。孢子囊群在羽片中脈兩側各1行,位於中脈與邊緣之間;孢子表面具很小的顆粒狀紋飾。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越南、寮國、緬甸、泰國、印度、尼泊爾。在中國分布於雲南、西藏、四川、貴州、廣西、廣東、海南。生長於海拔230-1600米的林緣石灰岩石壁上。

繁殖方法

  • 材料
光亮瘤蕨的孢子,採集後放置於4℃冰櫃保存。
  • 培養條件
培養基以1/2MS為基本成分,分別附加0.4%的1500克/平方厘米強度卡拉膠以及不同濃度的蔗糖,調整pH在5.8-6.0,於121℃高壓滅菌鍋中滅菌15分鐘。使用人工可控氣候箱進行培養,光照度設定為3000勒克斯,每日光照時長18小時,培養溫度恆定25℃,培養濕度恆定80%。
  • 孢子的預處理
為使孢子消毒取得更好效果,首先對孢子進行預處理,使孢子被水充分浸潤,並進一步去雜,具體頸戲想預處理方法為:稱取1毫克供試孢子,置於5毫升離心管內,滴入無菌水,充分振盪後以3000(轉/分鐘)離心1分鐘,棄去上清液,重複2次,至上清液無肉眼可見雜質後,再次充分振盪,得到的即純度較高的孢子懸濁液,備用。
  • 孢子的消毒
使用一次性無菌滴管吸取1毫升孢子懸濁液,滴入濾紙疊成的紙包內,置於75%的酒精中浸泡約15s,無菌蒸餾水清洗2次,再用5%次氯酸鈉理3分鐘。浸泡消毒後,用無菌水清洗5-6次,清洗總時長不少於5分鐘,然後用滴管吸取濾紙袋內的孢子懸濁液,滴於1/2MS+10%蔗糖培養基中,輕輕搖晃,使懸浮液均勻分布於培養基上。
  • 孢子萌發培養
將孢子懸濁液按先前得出的最適消毒方法進行處理,處理後接種於1/2MS培養基基礎成分以及1%蔗糖含量的培養基中,培養條件同上。
  • 增殖培養
將原葉體充分分散成單個個體,挑選出其中長勢良好、大小相近的原葉體個體,接種於1/2MS+1%蔗糖培養基中進行增殖培養。在該配方下,原葉體無性增殖數量多,且原葉體個體形態較大、相互間質地疏鬆可分開,有利於原葉廈跨悼體的轉接擴增以及幼孢子體的誘導。pH區間內原葉體的增殖幾乎不受其影響。
  • 幼孢子體誘導
根據已有文獻報導,光亮瘤蕨配子體增殖過程中會出現原葉體不斷增殖,但槳斷蘭戶無法產生孢子體的現象,故採用兩種不同手段(請希捆①噴灑無菌水、振盪培養誘導孢子體;②使用增殖培養基配方。)對孢子體進行誘導,結果均無幼孢子體產生,說明滴加無己恥菌水、振盪培養在短期內對孢子體的誘導也沒有顯著作用。滴加無菌水、振盪培養可以確保精子遊動並進行受精作用,在此條件下光亮瘤蕨孢子體仍未發生,說明其孢子體誘導困難可能並非是培養環境沒有流動的水造成的。
使用轉接繼代法在經過11個月、7次轉接繼代後,第一株孢子體出現,說明通過不斷轉接繼代可以誘導出孢子體,此時再將原葉體轉接於1/2MS+2%蔗糖的培養基戶煮淚內進行邊增殖邊誘導的培養。
  • 煉苗與移栽
當幼孢子體長至2-3厘米生長健壯時進行馴化移栽。首先在培養室半開瓶蓋放置3天,然後用鑷子從瓶內取出植株,用自來水沖洗淨附著在根部的培養基,移栽到基質中,置於光照培養箱中培養,設定培養溫度25℃,光照12小時,濕度90%。由於出瓶時孢子體已有根系長出,植株具備了完整的根、莖、葉結構,煉苗較為容易,期間注意噴水、遮蔭和保溫即可。

主要價值

光亮瘤蕨集藥用及觀賞為一身,具有員阿擊譽較高的開發套用價值。在藥用方面,它是一種傳統中藥材,其根狀莖可入藥, 藥名“豬毛蕨”,具有活血止痛、接骨消腫等功效,主治無名腫毒,小兒疳積,跌打損傷,骨折,腰腿痛等病症。在觀賞方面,其葉片寬大整齊,根狀莖粗壯如指,既可觀葉也可觀莖,又因其具有耐陰性強、相對耐旱以及養護簡單的優點,適宜於做室內大型綠植盆栽,亦可庭園景觀營造中綁紮作垂直綠化,別有韻味。

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 孢子萌發培養
將孢子懸濁液按先前得出的最適消毒方法進行處理,處理後接種於1/2MS培養基基礎成分以及1%蔗糖含量的培養基中,培養條件同上。
  • 增殖培養
將原葉體充分分散成單個個體,挑選出其中長勢良好、大小相近的原葉體個體,接種於1/2MS+1%蔗糖培養基中進行增殖培養。在該配方下,原葉體無性增殖數量多,且原葉體個體形態較大、相互間質地疏鬆可分開,有利於原葉體的轉接擴增以及幼孢子體的誘導。pH區間內原葉體的增殖幾乎不受其影響。
  • 幼孢子體誘導
根據已有文獻報導,光亮瘤蕨配子體增殖過程中會出現原葉體不斷增殖,但無法產生孢子體的現象,故採用兩種不同手段(①噴灑無菌水、振盪培養誘導孢子體;②使用增殖培養基配方。)對孢子體進行誘導,結果均無幼孢子體產生,說明滴加無菌水、振盪培養在短期內對孢子體的誘導也沒有顯著作用。滴加無菌水、振盪培養可以確保精子遊動並進行受精作用,在此條件下光亮瘤蕨孢子體仍未發生,說明其孢子體誘導困難可能並非是培養環境沒有流動的水造成的。
使用轉接繼代法在經過11個月、7次轉接繼代後,第一株孢子體出現,說明通過不斷轉接繼代可以誘導出孢子體,此時再將原葉體轉接於1/2MS+2%蔗糖的培養基內進行邊增殖邊誘導的培養。
  • 煉苗與移栽
當幼孢子體長至2-3厘米生長健壯時進行馴化移栽。首先在培養室半開瓶蓋放置3天,然後用鑷子從瓶內取出植株,用自來水沖洗淨附著在根部的培養基,移栽到基質中,置於光照培養箱中培養,設定培養溫度25℃,光照12小時,濕度90%。由於出瓶時孢子體已有根系長出,植株具備了完整的根、莖、葉結構,煉苗較為容易,期間注意噴水、遮蔭和保溫即可。

主要價值

光亮瘤蕨集藥用及觀賞為一身,具有較高的開發套用價值。在藥用方面,它是一種傳統中藥材,其根狀莖可入藥, 藥名“豬毛蕨”,具有活血止痛、接骨消腫等功效,主治無名腫毒,小兒疳積,跌打損傷,骨折,腰腿痛等病症。在觀賞方面,其葉片寬大整齊,根狀莖粗壯如指,既可觀葉也可觀莖,又因其具有耐陰性強、相對耐旱以及養護簡單的優點,適宜於做室內大型綠植盆栽,亦可庭園景觀營造中綁紮作垂直綠化,別有韻味。

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