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之山(英文名稱:Koh-I-Noor),是一顆名貴鑽石的名字,重105.6克拉(21.6克),無色,外形呈橢圓形,原產於印度戈爾康達,在世界著名鑽石中排名第33位。“光明之山”之所以著名,不僅因為它有華麗的外表和奪目的光芒,更因為它有“神秘詛咒”的傳奇色彩。
“光明之山”原石據說重達800克拉。最初磨成玫瑰型,重191克拉(186.5舊克拉)。1526年曾歸蘇丹巴布爾所有。1738年又成為波斯王納狄爾沙赫的戰利品。1850年歸英國王室所有。1852年為除去上面的瑕疵,將其重新琢磨成圓鑽型,重量減至105.6克拉(21.6克)。這顆鑽石曾引起印度政府與英國王室發生紛爭,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紀。
印度教經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誰擁有它,誰就擁有整個世界。誰擁有它,誰就得承受它所帶來的災難。惟有上帝或一位女人擁有它,才不會承受任何懲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明之山
- 外文名:Koh-I-Noor
- 別名:柯伊諾爾,光之山
- 記載時間:1304年
- 產地:印度戈爾康達
- 形狀:橢圓形琢刻形狀
歷史,爭議,印度,英國,巴基斯坦,
歷史
光明之山又名“柯伊諾爾”,有關它的記載可追溯到1304年,許多曾擁有它的君王都難逃詛咒。在世界著名鑽石中排名第三十三位。 傳說它已有了3000年的歷史,但這不可信。又有說最早有關它的記載是1304年。一般認為,它於1655年發現於印度戈爾康達地區的科勒爾礦山。名鑽沙赫也發現於戈爾康達,但柯依諾爾比沙赫要大很多,它的原石重達800克拉。最早,柯伊諾爾落到印度莫臥兒皇帝的手中。在莫臥兒的皇宮中保存了近百年。又是和名鑽沙赫一樣,在1739年波斯的納迪爾沙攻陷德里時,將這顆“柯伊諾爾”和沙赫一起帶到波斯的伊斯法罕城,它的重量也減到了105.6克拉。
1840年錫克戰爭爆發,“光明之山”的最後繼承人、也是錫克王位的惟一繼承人杜利普·辛格只有9歲,受到英國人監護。成年後,他害怕“詛咒鑽石”的悲劇會降臨到自己頭上,便決定遵循古老的傳說,把“光明之山”獻給一個女人——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
1851年,“光明之山”在倫敦公開展出。專家們認為,這枚寶石在印度寶石工匠手下所磨成的形狀,閃光較差,不夠美觀。
1852年,英國宮廷礦物學家丁· 坦南特再次磨礪了這顆鑽石,令它更加美艷照人,重量則減到了105.6克拉。它從此成為英國王冠上的主鑽。王冠上面鑲嵌了2800顆鑽石,其中最奪目的光芒就來自王冠頂部十字架上的“光明之山”。維多利亞女王死後,“光明之山”被瑪麗王后鑲在了自己的王冠上。
1937年,瑪麗王后的兒媳、喬治六世的妻子,即2002年去世的英國王太后伊莉莎白·鮑斯-萊昂得到了這顆鑽石。
2002年4月9日,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的王太后葬禮上,這顆鑽石被放置在王太后的棺木上,讓舉世目睹了“光明之山”光芒四射的魅力。
爭議
印度
英國
2013年2月,英國首相卡梅倫率領“史上最大外訪團”出訪印度,意圖加強英印貿易關係。不過,在示好過程中,卡梅倫再一次表示英國不會歸還在殖民時期從印度掠走的巨鑽,並且表示他旨在關注英印兩國的現在與未來,而不是“回顧過去”
2015年11月,鑒於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母親伊莉莎白王太后曾戴著價值1億英鎊(約合人民幣9.56億元)的鑽石,參加其丈夫和女兒的加冕禮,印度寶萊塢眾影星與商人聯合委託律師將英國王室告上倫敦最高法庭,認為這顆鑽石屬於印度,要求英國歸還。
英國歷史學家安德魯·羅伯特認為,印度發起的是一起“荒唐”的訴訟。他認為,那些參與這起訴訟的人應該意識到,英國的王室珠寶正是光之山鑽石最合適的所在地,英國是通過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獲得它的,“印度應該對英國充滿感激,因為,在過去的三百多年中,正是英國的介入,讓印度最終走向了現代化、發展、農業進步、語言統一,乃至最終實現了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