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以禮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提出“明恥教戰,求殺敵也”,即對士兵進行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目的是讓他們在戰鬥中勇敢殺敵。在政治教育方面,《吳子·治兵》曾提出“用兵之法,教戒為先”的思想,所謂“戒”即思想教育。而思想教育的內容是“教之以禮,勵之以義,使有恥也”(《吳子·圖國》)。在這些思想的基礎之上,在《論語·先進》中孔子明確提出“為國以禮”的思想觀點,認為一個國君首先必須關注的,是俎豆之事而不是軍旅之事。但禮治既然是治國的根本,也應該用它來規範軍旅之事。所以,在回答衛靈公關於戰爭的問題時,孔子說:“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論語·衛靈公》)俎豆是古代用於禮儀的盛食物的器皿,這裡是用以指禮儀和禮治。這段話表明,在孔子看來,脫離禮治來議論軍事,是毫無意義的。並且,像衛靈公這樣不懂得禮治,不關心禮治的君主,是根本不配談兵的。
以德行仁者王
孟子繼承和發揮了孔子“為國以禮”的思想,提出“以德行仁者王”的觀點。他說:“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孟子·公孫丑上》)認為依仗實力而假借仁義之名進行征戰,可以成就霸業,成就霸業一定要憑藉國力的強大。依靠道德來施行仁政則可成就王業。成就王業不必靠國土的廣大。比如成湯憑著七十里的土地,周文王憑著百里的土地,終於使天下歸心。所以說依仗實力使人服從,別人不是心裡信服,只是力量不足罷了。依靠道德和仁政使人服從,別人會內心喜悅而真誠地信服,就像七十多位賢人信服孔子那樣。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又列舉商湯和周文王征戰的例子,說明只要按照先禮後兵去進行戰爭,對百姓來說簡直就是一種及時雨,因為這種戰爭是從救民於水火的仁政思想出發的。“苟行王政,四海之內皆舉首而望之,欲以為君。齊、楚雖大,何畏焉!”因此,孟子反對不顧禮治,不施仁政的戰爭,認為那種“我善於布陣,我善於作戰”的單純戰爭觀點是一種“罪過”,並從而得出結論說:“征之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戰?”(《孟子·盡心下》)征的意思就是正,也即是政,各方人民都希望實行仁政、禮治來端正自己的國家,哪裡還用得著戰爭?深入地說明了以禮治為規範,軍隊就能鞏固,以仁愛為宗旨,就能戰勝敵人的道理。
禮者強國之本
荀子進一步發展了孔孟先禮後兵思想,提出“禮者,治辨之極也,強國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總也”(《荀子·議兵》)的命題,認為禮是治理國家的最高準則,鞏固國家的根本,聲威盛行的道路,立功立名的綱領。遵循禮,就能夠取得天下,否則就會失去政權,從而得出了“隆禮尊賢”可以統一天下的結論。荀子還進一步指出,只有以禮義教化為基礎,獎賞刑罰才能真正起到激勵人民忠於國君和勇於作戰的效用,否則只能是一種買賣、僱傭關係。“無禮義忠信焉,慮率用賞慶刑罰”,只“有能化善修身正行積禮義尊道德,百姓莫不貴敬,莫不親譽”,“故民歸之如流水。所存者神,所為者順”(同上)。在此基礎上,荀子又論證了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的思想。他認為,只有以德兼人,才能鞏固、擴展,達到統一天下的目的。“兼併易能也,唯堅凝之難焉”,兼併別國,是容易做到的,要鞏固戰果就困難了。他舉例說,當時的齊國可以兼併宋國,卻不能鞏固它,後來魏國奪去了宋地。燕國能夠兼併齊國,因不能鞏固它,所以田單恢復了齊國。韓國的上黨郡,長寬數百里,城郭完整而倉庫充實,歸降了趙國,趙國不能鞏固它,反被秦國攻戰了。因此,能夠吞併而不能鞏固,必定被奪走,不能吞併又不能鞏固已有的,只有滅亡。能夠保持和鞏固的,必定能夠進行兼併而不會遇到強大的對手。例如,商湯憑著亳都,武王憑著鎬京,都不過是長寬百里的地方,終於做到天下歸一統,就在於他們禮義修美,政法清平,能夠鞏固已有的土地。所以說:“凝士以禮,凝民以政。禮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謂大凝。以守則固,以征則強,令行禁止。王者之事畢矣!”(同上)把禮義提到征守的根本的高度。在《荀子·強國》中,荀子又通過秦國商鞅變法以後的政治、經濟、軍事等諸方面的情況,多次肯定秦國國富兵強的事實,同時也多次批評秦國的不足是不修禮義,並提出“節威反文”的主張。他說:“古者百王之一天下、臣諸侯也,未有過封內千里者也。今秦南有沙羡與俱,是乃江南也;北與胡、貉為鄰;西有巴、戎;東在楚者,乃界於齊;在韓者,逾常山,乃有臨慮;在魏者,乃據圉津,即去大梁百有二十里耳;其在趙者,剡然有苓,而據松柏之塞,負西海而固常山。是地遍天下也。此所謂廣大乎舜禹也。威動海內,強殆中國;然而憂患不可勝校也,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軋己也。然則奈何?曰:節威反文。”指出秦國威力極強,土地極廣,卻憂患很多,缺乏安全感,惴惴不安地經常擔心天下各國聯合起來攻擊自己。面對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呢?荀子認為,秦國要想令行天下,必須節滅兵威,回到禮義這個根本上來。只要如此,“則兵不復出於塞外而令行於天下矣”。
先禮後兵已成傳統
重視對軍隊進行禮義教育,並把其看做軍隊建設的首要任務,不僅是儒家而且也是歷代兵家的一貫思想。例如,《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篡卒》說:“德行者,兵之厚積也。”認為良好的政治素質,是軍隊建設的深厚基礎。“軍國之要,察眾心,施百務”(《三略·上略》),指出治軍治國的重要原則,在於考察民眾的思想情況。採取各種不同的措施。“練兵之法,莫先練心。人心齊一,則百萬之眾,即一人之身。”(《登壇必究》卷十三《輯教兵說》)所謂“練心”,即訓練和培養官兵的思想意志。《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卷下說:“用兵之法,必先察吾士眾,激吾勝氣,乃可以擊敵焉。”“氣”指軍心士氣。儘管由於時代的限制,思想教育的內容可以有所不同,但是,儒家和歷代兵家都非常重視軍隊的思想建設工作,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中的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