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先成說
- 外文名:preformation
- 含義:關於胚胎髮育的一種假說
- 領域:生物學
簡介,亞里士多德,塞涅卡,
簡介
先成說(preformation)是關於胚胎髮育的一種假說,認為卵細胞或是精子中存在生物體發育的雛形,即生物體的各種組織和器官。在授精過程發現(於十九世紀後期)之前,人類對生物個體發育的認識就是兩種截然不同觀點—預成論(先成論)與漸成論(後成論)之爭的歷史。
亞里士多德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關於胚胎是如何形成的提出了兩種可能性,一是胚胎中的一切都是從一開始就先成的,僅僅是在發育過程中逐漸長大;另一種可能是胚胎中新的結構是逐漸形成的,他稱這一過程為“後成”(意思是“形成中”)並將其比喻為“織網”(沃爾珀特2009)。
亞里士多德傾向於後成論,他在《論動物生成》中說,“即使整個動物或植物由精液或種子生成,其任何一部分也不可能一開始就已經存在於精液或種子之中了……存在著某種創造胚胎各部分的東西,但這種東西不是作為個體存在的,也不是作為完善的部分最初存在於精液之中”(亞里士多德1997b)。可見,早在2000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了正確的發育觀念。
塞涅卡
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公元前4或1年―公元65年)曾說,“精子seed裡面包含著將要形成的人體的每一部分。在母體子宮內的胎兒已具有了有朝一日要長著的鬚髮的根基。在這一小塊東西裡面,同樣也已具備了身體的雛形以及後代子孫身上其他應有的一切”(瑪格納2001)。
十七至十八世紀上半葉的先成說
1625年,約瑟夫聲稱復活了恩培多克勒的植物早就存在於還沒有發芽的種子中的觀點,在雞蛋中,儘管血液還是無色的,觀察者還是發現了一個完整的跳動著的心臟。
義大利顯微解剖學家和醫生馬爾比基(Marcello Malpighi 1628-1694)對個體發育也頗感興趣,撰寫過《論小雞中卵的形成》和《未孵化卵中的觀察》等,他在從事未孵化卵中的觀察時,發現在雞卵中已經出現了定形的異質物質,因此認為在孵育剛開始時,某些部分就已存在於雞蛋之中了。他感到這為預成論找到了證據,所以堅信預成論。
荷蘭顯微解剖學家施旺麥丹(Jan Swammerdam,1637年—1680年)主要研究昆蟲的發育,也是現代昆蟲的創始人。通過對昆蟲變態的觀察,他認為在昆蟲的整個生命周期(幼蟲、蛹和成蟲)中,成形的昆蟲早就以某種形式存在了。後來通過蝌蚪的研究,又認為蛙的成體早已存在於蝌蚪體中了。他主張,處於不同發育階段的昆蟲可以像盒子中還有一套盒子那樣相互區分開來,在昆蟲的變態過程中,並沒有形成新的部分。因此,施旺麥丹堅信預成論,反對哈維的漸成論。
類似地,法國神學家和哲學家馬勒伯朗士(Nicolas de Malebranche,1638年—1715年)信奉預成論,認為胚胎是一個無窮的系列,它像一套大小不同的盒子一樣,這個胚胎中還含有更小的胚胎(瑪格納2001)。
荷蘭顯微學家哈特索克(Hartsoeker N,1656—1725)甚至描繪了一張有名的自稱是用顯微鏡看到的微型小人草圖,在一個精子裡面捲縮著一個小人,頭、軀幹和四肢俱全。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十七世紀—十八世紀,預成論的觀點在生物學家中占據統治地位,這種觀點認為,成熟的機體的一切部分都已經以緊縮的形式存在於胚胎中,這樣一來,機體的發育被歸結為已有器官的純粹量的增長(恩格斯1984)。預成論者不相信理化因素能塑造出像胚胎這樣完整的生命個體,反而相信所有胚胎在世界鴻蒙之初就已經存在,而一個物種的第一個胚胎必定包含該物種所有後來的胚胎(沃爾珀特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