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兆麟大街形成於1903年,20世紀國中東鐵路局興建秦家崗火車站的同時,也配套興建了機務段等給水塔設施,同時鋪設了至松花江邊的水道管路。之後,在這條給水管道上形成了一條寬敞的街道,因其地下設有管道,便命名為水道街。水道街南起經緯街,北至森林街,全長1 173米,寬31米,中間設有10米寬的園林花圃,是哈爾濱市惟一一條以丁香花裝扮路中花壇的園林景觀大路。 水道街之所以改稱為兆麟大街,是因為李兆麟將軍當年被國民黨特務所殺害之處就在水道街9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兆麟大街
- 形成於:1903年
- 長:1 173米
- 寬:31米
歷史,現狀,
歷史
哈爾濱兆麟大街形成於1903年,20世紀國中東鐵路局興建秦家崗火車站的同時,也配套興建了機務段等給水塔設施,同時鋪設了至松花江邊的水道管路。之後,在這條給水管道上形成了一條寬敞的街道,因其地下設有管道,便命名為水道街。水道街南起經緯街,北至森林街,全長1 173米,寬31米,中間設有10米寬的園林花圃,是哈爾濱市惟一一條以丁香花裝扮路中花壇的園林景觀大路。
水道街之所以改稱為兆麟大街,是因為李兆麟將軍當年被國民黨特務所殺害之處就在水道街9號。
李兆麟將軍,1910年11月生於遼寧省遼陽縣,"九一八"事變後,憤然投身革命,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轉為中共黨員後,到哈爾濱被派往珠河游擊隊,歷任抗日聯軍第六軍、第三軍政治部主任。是一位戰功赫赫、敵人膽寒的民族英雄。1945年8月,日本侵略軍宣布無條件投降,李兆麟將軍率抗聯部隊隨蘇聯紅軍進駐哈爾濱,他先後擔任抗聯駐哈爾濱辦事處主任和濱江省副省長。11月,應蘇聯軍方要求,抗聯軍、政機關撤離哈爾濱,將政權移交給國民黨政府。李兆麟則以中蘇友好協會會長的身份繼續留在哈爾濱工作。由於他多次在公開場合無情地揭露國民黨搞假和平、真內戰,假民主、真獨裁的陰謀,他便成為國民黨特務暗殺的首要對象。但由於李兆麟身邊的保衛工作較為嚴密,國民黨特務幾次暗害陰謀均未得逞。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將軍應邀來到水道街9號國民黨哈爾濱市黨部商談"推選全國國大代表"相關事宜,一名女特務與三名殺手配合,先在茶水中下毒,再屠刀相向,就這樣一位在白山黑水間和日本侵略者殊死鬥爭的抗聯著名將領,慘遭國民黨特務的暗害,時年36歲。3月15日,全市各界人士代表集會公祭民族英雄李兆麟將軍,同時決定將水道街更名為兆麟大街,將道里公園更名為兆麟公園。7月7日,在全面抗戰9周年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一周年紀念之際,李兆麟將軍之墓落成於兆麟公園,供人敬仰。目前,兆麟公園已成為全市知名的休閒場所和冬季冰燈博覽會的所在地,名揚海內外。
現狀
哈爾濱市解放後,市人民政府多次對兆麟大街進行拓寬和改造,使之成為綠樹成蔭、廣場連片的全市重點旅遊景區,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市政府下大力氣,加大了城區中心的改造力度,不惜黃金路段的寸土寸金,首先扒掉了原市政府機關大樓,建成市中心人民廣場,同時對原索菲亞教堂廣場的周邊建築進行了一期改造,教堂廣場初具規模,目前,人民廣場與哈一百廣場、教堂廣場已連成一片,成為市民和遊人休閒觀光的好去處。
在兆麟大街上,聖·索菲亞教堂廣場周圍,還散落著座座西洋歐式建築,這其中有建於1915年的英國滙豐銀行(現為省工商銀行),有具有巴洛克建築風格的市工商聯辦公樓以及位於兆麟大街北端的吉林鐵路交涉局舊址,東北淪陷時期,這裡曾是偽滿洲國外交部北滿特派員公署,是專與外國人打交道的地方,同時也是哈爾濱市最早設治的清政府派駐機關。現為中共哈爾濱市委辦公所在地。
建築是世界文化的重要遺產,是人類文明與進步的重要標誌,它是凝固的音樂,是濃縮的歷史,在每一座高樓大廈的背後,都有它可追蹤的往事,這裡面有故事、有隱秘、有史話,同時也是活著的歷史"證人"。
19世紀末葉到20世紀初,哈爾濱這塊廣袤的大地上,還只有零散的小村落,這裡有務農打魚的旗民,也有開店經商的小業戶,但這裡當時被劃為阿勒楚喀副都統管轄。中東鐵路修築後,當地民眾與沙俄有關征地、關稅、商務、司法等事項糾紛不斷。清政府不得不準奏吉林將軍的請求,於1899年4月在此設立鐵路交涉局,代表中國政府行使清政府職權。這幢位於兆麟大街123號的具有新藝術風格建築的吉林鐵路交涉局便是清政府在哈爾濱設立最早的政府機構,從此也拉開了哈爾濱建城的史話。
在吉林鐵路交涉局舊址的旁側,在李兆麟將軍被害地的對面,是一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學府,是位於兆麟大街127號的哈爾濱市第一中學校,建於1923年。這所學校在解放前是中共地下黨經常活動的地方,其中有楚圖南、馮仲雲、馮至等,他們以教師職業為掩護從事革命活動,宣傳十月革命,發動救亡運動,參加示威遊行,發行進步書刊。著名小說《夜幕下的哈爾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所學校。這裡後來為抗聯隊伍和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輸送了大批骨幹,成為培養革命有生力量的搖籃。建國後,該校為全省重點中學校。
如今漫步在樹木成蔭的兆麟大街上,遊人們聆聽著學生們的朗朗讀書聲,欣賞著已經成為歷史見證的幢幢古老建築、教堂,人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但這些只能留在腦海里、影集中。而為之奮鬥和壯烈犧牲的英烈們的豐碑卻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