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毒害

元素毒害,是指植物吸收元素的量超過其適宜範圍或忍耐限度,導致代謝失調,器官受損,生長受阻,甚至死亡的現象。常見的有鋁毒害、重金屬毒害(銅、鋅、錳、鐵、鎳、鉻、鎘、鉛、汞、鉬)和非金屬毒害(硼、氯、砷)。主要由土壤酸化、鹽鹼化,重金屬污染,農藥、化肥施用不當等因素引起植物生長介質(土壤、水源等)中元素含量過高,導致植物中毒。同一植物對不同元素有不同的耐性,因而各元素顯示的毒性強弱不同;不同植物或同一種植物不同的品種間也存在元素致毒敏感性的差異。以水稻為例,不同元素的毒性順序為:砷>硼>銅>鎳>鈷>鉻>鋅>鉛>錳。

中文名稱元素毒害
英文名稱element toxicity
定  義植物吸收元素過量,使植物受害中毒而引起的代謝失調的現象。常見的有鋁中毒及銅、鋅、錳、鐵、鉬、硼、氯、砷、鎳、鉻、鎘、鉛、汞中毒等。
套用學科土壤學(一級學科),農業化學(二級學科)
耐受性強的植物,種植在嚴重污染的土壤上能正常生長,可藉助這類植物降低土壤中有毒元素的濃度,而耐受性弱的植物可用作土壤污染的檢測植物。元素毒害會使植物產量下降,品質變劣;一些重金屬如鉛、鎘等會在植物可食部分累積,影響家畜或人類健康。除氮外,大量營養元素一般很少直接引起過剩或中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