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站赤腰牌,來由;至治三年(1323),又於每十鋪置一郵長。初定中書省、六部、御史台、樞密院及各行省、行台行下公文及地方申省公文方許入遞,其後擴大入遞範圍,凡中央各部門及地方各官府來往公文均可入遞。傳遞辦法:省、台、院及邊關緊急重要公文,用木匣封鎖,用黑油紅字書寫號碼,並標明傳送、承受衙門及入遞時刻,隨到隨送。一般公文皆付承發司,按所投下處分類裝封,每件系一牌,用綠油黃字書寫號碼,交鋪傳遞。
鋪馬聖旨也稱御寶聖旨,用蒙古文字書寫,每道聖旨上都分別標明起馬數目,從一匹至十幾匹不等;通常經由中書省奏準,頒發給諸王貴族以及中央、地方各官府,並填寫領受官府名稱,以限定在職責範圍內使用。各官府領取的圓牌和鋪馬聖旨,由擔任長官的蒙古人掌管、遣發。元初,中書省、樞密院、御史台及行省、行台等官府有公事差遣,都可以自出鋪馬劄子給驛;至元十九年定製,一律憑鋪馬聖旨乘驛,諸官府不得自出劄子,僅經行水站者不用聖旨,仍從中書省出給船劄。此外,諸王也可以自發鋪馬令旨給驛,但他們濫發令旨遣使,嚴重擾害站赤,朝廷曾多次下令限制或拘收,始終未能禁絕。諸官府以圓牌或鋪馬聖旨遣使,一般需隨附差劄(或稱印信文字、別里哥文字),開列差遣事由、正使和隨從員數、起馬數目等項。站官驗看圓牌、聖旨和差劄後,方能應付鋪馬、飲食。使者應按其使命由規定的驛路行走,不得繞道馳驛、乘機探親訪友或遊玩,公事完畢,即將所領乘驛憑證納還原發官司,不得稽留。乘驛人員應給的馬、舟、車數目,視其官品高下、公事大小而多寡不同。其飲食分例(元代文獻中常稱為“首思”,系蒙古語■ihüsün的音譯)也有規定:在驛館住宿者,正使每日米一升,面一斤,酒一升,肉一斤,油鹽雜鈔三十文,隨從只給米、面;過路者減半。冬月每日另給炭五斤。
元代驛傳的弊端更甚於前代。泛濫給驛的情況一直非常嚴重,圓牌常被用於非軍務差遣,如僧道宗教祈祭、捕獵、採辦珠寶異物等,甚至發給斡脫商人往來貿易;諸王貴族官吏更常以鋪馬聖旨、令旨差人乘驛辦理私事。使者往往恃勢勒索站戶,多取鋪馬、飲食;或違制急馳,超重馱載,以致損傷車馬,卻逼令站戶補置。政府常不按時發下祗應官錢,至有連續三年不支者,遂令站戶輪當庫子(負責供應物資的驛站司吏)賠辦供應;加以管站官吏聚斂侵克,差役不均,迫使貧難站戶賣妻鬻子以應役。這些都造成站戶逃亡,鋪馬短缺,驛傳制度因而日益衰敗。
傳送公文的郵驛,稱急遞鋪(簡稱遞鋪),基本上沿用宋、金之制。中統元年(1260)置燕京(今北京)至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東)、開平至京兆(今西安)急遞鋪,每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設一鋪,每鋪置鋪兵五人,於各州縣取不能負擔差發的貧戶及漏籍戶充役,免其差發。不久即令各州縣依例設定,與鄰境所置鋪相接,路府州縣委正官一人提調。至元三十一年(1294),於大都置總急遞鋪提領所,秩九品,設提領三員;各路置總鋪,設提領一員。至治三年(1323),又於每十鋪置一郵長。初定中書省、六部、御史台、樞密院及各行省、行台行下公文及地方申省公文方許入遞,其後擴大入遞範圍,凡中央各部門及地方各官府來往公文均可入遞。傳遞辦法:省、台、院及邊關緊急重要公文,用木匣封鎖,用黑油紅字書寫號碼,並標明傳送、承受衙門及入遞時刻,隨到隨送。一般公文皆付承發司,按所投下處分類裝封,每件系一牌,用綠油黃字書寫號碼,交鋪傳遞。各鋪收到入遞公文,由鋪司(鋪兵頭目)於鋪歷上登記文目及到鋪時刻、傳遞人姓名,即令鋪兵裝裹停當,隨帶回曆一本,急速送遞至前鋪交割;前鋪鋪司驗收後於回曆上籤押,付來人持回,隨交本鋪兵送往下一鋪。如此依次傳遞至目的地,一晝夜需行四百里,急件五百里。鋪兵腰系銅鈴、持槍、挾雨衣,夜則持火炬,沿途其他人聞鈴應為讓路。除大都、上都間可遞送御膳菜果外,其餘急遞鋪只遞公文,不許將物件及十斤以上帖冊入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