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涇村是以馬家圩內河渠密布,共有9條大河,謂之“九涇”,元涇為“九涇”之一,穿境而過,以涇河名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涇村
- 羅馬字母拼寫:Yuánjīng Cūn
- 性質:歷史地名
- 省份:江蘇省
元涇村是以馬家圩內河渠密布,共有9條大河,謂之“九涇”,元涇為“九涇”之一,穿境而過,以涇河名村。
元涇村是以馬家圩內河渠密布,共有9條大河,謂之“九涇”,元涇為“九涇”之一,穿境而過,以涇河名村。地名含義馬家圩內河渠密布,共有9條大河,謂之“九涇”,元涇為“九涇”之一,穿境而過,以涇河名村。歷史沿革宋代系馬家湖水澤之...
洋涇村位金山支線鐵路西側,西至泖涇港、北至泖亭路1959年體制改革正式成立了洋涇生產隊,1966年,由於受文化大革命影響,洋涇生產隊又更名為立新大隊,至文化大革命結束又改名為洋涇大隊,1984年,洋涇村村民委員會正式宣告成立,下設15個生產隊。由自然村洋涇村組成。總人口4731人。其中:本村戶數516戶,本村人...
秦涇村是1982年設立的地名,羅馬字母拼寫為Qínjīng Cūn,因駐地秦涇村而得名,1998年4月秦涇村村民委員會與澄江鎮花園街道辦事區合併後屬澄江鎮花園街道管轄。地名含義 因駐地秦涇村而得名。歷史沿革 宋、元、明屬順化鄉,清屬東外,民國時期是黃山保、雙六保,屬東濟鎮,1949年以後,秦涇村、解家村、...
泉涇村地處嘉定西北部,,北與江蘇太倉相鄰,西與江蘇崑山一河之隔,區域面積6.77平方公里。寶錢公路與外錢公路貫穿與本村,交通十分便利。泉涇村原是嘉定外岡的一個西北偏遠小村,人稱“上海的西伯利亞”,在2001年9月與原宣高合併,2005年3月又與原錢門合併為現在的泉涇村,現村有34個村民小組,1139戶,人口...
腰涇村位於上海市松江區泖港鎮葉新公路南側,南靠泖港河,東接新龔村,西臨胡光村,同三高速貫穿全村。腰涇村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水陸交通十分便利。歷史沿革 腰涇村歷史悠久,在解放初曾命名秀州鄉,後與金山朱涇分離另名為腰涇鄉,於1958年成立三星光社,之後成立紅星大隊,於1978年改名為腰涇大隊。1984年,...
堰涇村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20世紀20年代中就有共產主義思想傳播。1927年貧苦農民蔣三大加入中國共產黨,為葉榭鎮第一個中共地下黨員。同年12月,在蔣三大家成立中共葉榭支部,為浦南地區黨的第一個地下組織。此後。葉榭地區黨的活動以埝涇楊典為中心,逐步向周圍村宅及鄰近鄉鎮擴展,為葉(榭)張(澤)亭(林)...
眾涇村是以五條小涇匯集此處而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潨涇小鎮成曲尺形,是江南水鄉的典型古代小鎮。蠡塘河(南、北),內塘河、白堍涇和柴米港。五條小涇匯集此處,故稱“五潨涇”。俗稱五條小涇為“小龍”,又稱“五龍涇”。歷史沿革 潨涇在清雍正二年(1724)屬元和縣潨涇區益地鄉上十七都十五圖、正...
貴涇村轄區總面積5.39平方公里,耕地2224畝,糧田1700畝,常年菜田20畝,林地1畝,魚塘500畝,畜禽場1畝,藕1畝,慈菇1畝。水產養殖面積250畝。村固定資產1500萬元,全村企業32戶(包括實業型、註冊型)。2008年村可支配收入380萬元,工農業總產值約3.2億元,創稅金1143萬元,人均收入13509元。2008年集體經濟可...
蘆涇村位於上海市奉賢區莊行鎮區北2千米,東鄰原新村褚涇港,西與原牛漊村,南接原莊北村,北至原姚涇村。全村區域面積3.7平方公里。蘆涇村地有古河道蘆涇港而得名,曾用名蘆涇二大隊、光明二大隊。2008年6月原蘆涇村、原新村村合併為蘆涇村。由自然村蘆涇村,新村村組成。由自然村原蘆涇村、原新村村...
我村2010體經濟可支配收入120.00萬元,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0800.00元。獲得榮譽 2019年12月12日,待涇村入選2019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名單。2020年7月,入選文化和旅遊部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公示名單。2020年8月26日,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2020年11月,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2021年9月,...
我村2010年集體經濟可支配收入280.00萬元,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2560.00元。千燈鎮轄村 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新涇村位於千燈鎮的東南部,東鄰青浦區,南連澱山湖鎮,西與陸家橋接壤,村民委員會設在本村機場路東側。2001年,新涇村由新勤村和茜涇村合併而成。茜涇村:建國初期屬茜墩區楊湘鄉,1950年1月屬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