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麻章區太平鎮東岸村元武宮三帝廟是東岸村肇基始祖於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庚辰年)修建。廟裡祀奉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和兩位關聖帝君(即關羽)該廟現存的是明清時的典型建築藝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元武宮
- 占地面積:300多平方
- 門票價格:無
- 省非物質文化:五月十三關公磨刀節
元武宮,番鬼托梁,關公磨刀節,
元武宮
元武宮三帝廟系東岸村肇基始祖盧團公於至元十七年修建。廟裡祭奉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和兩位關聖帝君(即關羽)。該廟現存的是明清時的典型建築藝術,歷三次修葺,最後兩次修葺是在1915年和1993年。每次重修時都保持其原形原貌,所用建築材料力求能古則古,因而古代文物遺產得以世代遺傳,風韻猶存。
1929年,我黨盧保昌同志在東岸村組織遂溪農民革命軍太平聯絡站,在元武宮裡先後召開鋤奸反特和減租減息會議,組織村民參加抗日戰爭。後盧保昌在海康縣活動遭殺害,壯烈犧牲。
曾一度,東岸村三帝廟成為村中孩童啟蒙之所。1966年6月,湛江各區開始回響文化大革命。7月下旬各學校紛紛成立“紅衛兵”組織,走出校門,上街破“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一大批珍貴文物遭到破壞。“文化大革命”的浪潮逐步波及機關、企業、廣大農村,形形色色的“司令部”、“戰鬥隊”紛紛出現。古廟被紅衛兵高舉破四舊的旗幟搗破和燒毀,所幸的是古廟大體建築得以保存下來。
番鬼托梁
清光緒二十五年,法國殖民主義者強租我廣州灣(湛江),在廣州灣統治47年時間中,雷州半島人民深受其害。廣大民眾不甘受殖民者的欺凌,有時亦採取某些“小動作”來對法國警察進行有限度的報復,如諷罵、刁難等等。後來,有位愛國建築行業的設計者倡造,乘民間宮廟、會館等建築或修葺之機,讓木匠在屋門前檐的木支架結構中設計幾個“番鬼”當作木墊,人們領會了木俑的意思,稱它為“番鬼托梁”。工匠們通過精雕的木俑來發泄心中的憤恨,以幽默、諷刺的手法刻畫侵略者的醜惡形象,寓意他們被木樑壓住,永世不準翻身,以滅其威風。
此類木俑高約45厘米,身系紅帶或藍、綠帶,以法國國防軍(俗稱紅帶兵)、法國警備部隊(藍帶兵)、法國警察(綠帶兵)為模特。
有意思的是東岸村元武宮的兩隻“番鬼托梁”以法國國防軍(俗稱紅帶兵)為藍本,而且表情各異。左邊門檐那尊衣著光鮮單腳盤坐左手托梁,右手緊拉自己的腰帶,身軀微傾,表情猙獰一副苦不堪言的樣子;右邊門檐這尊是打著赤腳單膝坐地右手托梁,左手死死抓著一串銅錢,神情痛苦,顯然都被大梁壓得喘不過氣。據廟祝和村里老人介紹,當年法兵在東岸村征田畝稅,遭到村民不滿進行反抗抵制;後來在1915年古廟修葺時,借修葺古廟為由,村中的木匠能手盧成誥等人便將法國侵略者製成木俑,形象清晰、突顯。寓意藉助中國關公神的力量鎮懾他們,讓洋鬼子永遠不得翻身;服服貼貼地跪在那裡托著木橫樑,做奴才,任由中國老百姓主宰。
關公磨刀節
傳說宋真宗時,南海惡龍作怪,為害閩南。真宗求助於張天師,天師則派關羽降妖伏魔。關羽苦戰七天,降伏了妖魔。真宗感其神力,封為“義勇武安王”。後來民間多於是日舉辦關帝廟會,祈求關帝顯靈,逐魔消災,普降甘霖。關公為了記取此次教訓,遂於每年五月十三日親自在南天門外磨刀示威並降雨霖。
然東岸村的關公磨刀節非常特別,以燒豬陣拜祭,其形式在雷州地區獨一無二,規模更是令人嘆為觀止。祭壇前,250多頭全燒金豬,10頭一行挨次整齊排列,長達30多米,稱之燒豬陣也當之無愧。可以說,東岸村民創造了一種“燒豬文化”,帶來了歡樂祥和。
在湛江市有關專家的指導下,通過收集整理歷史資料和對以往祭典活動進行總結,重新編排了關公磨刀的祭典儀式,恢復了失傳多年的關公磨刀過程的展演,使祭典活動更加有秩,內涵更加豐富,因而也就更加熱鬧,更加有影響力。
2011年3月,東岸村民俗關公磨刀節被湛江市人民政府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2年2月,東岸村民俗關公磨刀節入選廣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