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稱帝》是一部歷史類型網路小說,作者是老談酸菜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末稱帝
- 作者:老談酸菜1
- 類型:歷史
- 連載狀態:連載中
《元末稱帝》是一部歷史類型網路小說,作者是老談酸菜1。
《元末稱帝》是一部歷史類型網路小說,作者是老談酸菜1。內容簡介魂歸元末,主角當下很憂傷。月亮形麻子臉代表人物的朱重八是俊朗威猛的少年郎?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徐達是個腦殘追星粉?對鏡貼花黃的偽娘自稱十萬鐵騎可蕩平天下無敵...
並剝奪了甘麻剌和也孫鐵木兒的帝號,削天順年號。次年圖帖睦爾將皇位讓與其長兄、周王和世㻋,即元明宗,明宗立圖帖睦爾為皇太子。未幾,明宗被燕帖木兒毒死,圖帖睦爾稱帝,史稱“天曆之變”。元朝在昭宗之後不再立年號。憲宗和世祖,寧宗和惠宗,額勒伯克和坤帖木兒之間有數月空位期。
當年,朱元璋派大將軍平定中原,元順帝逃至北方,此時距韓林兒死僅一年多時間。韓林兒稱帝共十二年。史籍記載 《明史· 列傳第十》歷史評價 高岱:“韓林兒在宋,猶未足方義帝、更始,其赤眉之盆子耳。假令福通事成,豈能容林兒哉?”李文鳳:“秦氏暴虐,陳勝、吳廣斬竿揭木以為天下先。雖尋就覆亡,後之議者...
起義稱帝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徐壽輝、鄒普勝聯合彭瑩玉在天堂寨以紅巾為號起義反元,利用白蓮教組織民眾起義反元,宣傳“彌勒佛降生,當為今世主”的造反輿論。參加的農民特別多,很快驟增萬餘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九月(一說十月),徐壽輝領導的起義軍首戰告捷,占領了蘄水和黃州路。元至正十一年(...
至正二十八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帝,立國號為明,建元洪武。至正二十八年八月——明軍攻克大都,順帝北逃,元朝在中原統治結束。逝世 至正六年——布頓·仁坎珠,藏族學者。至正十一年——韓山童,白蓮教領導人。至正十一年——周德清,文學家。至正十五年——脫脫,元末丞相,政治家。至正二十年——徐壽輝,天完...
明王台遺址位於亳州市譙城區大有街花井崖北側通真觀內。是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小明王韓林兒稱帝即位的宮殿遺址,故名明王台。該遺址於1981年9月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55年(至正15年)二月,劉福通自碭山夾河迎韓林兒到亳州,擁立為“小明王”,尊其母楊氏為皇太后,建國號為“宋”,建元“龍鳳”,定亳州為“...
陳友諒墓是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元朝末年“大漢”政權的締造者——大漢皇帝陳友諒的墓地,位於武漢長江大橋蛇山引橋的南側,是武漢市第一個的封建帝王陵墓。元至正十九年(1360年),陳友諒在江州(今九江市)稱帝,建國號為“漢”,年號大義,第二年遷都武昌,至正二十二年(1363年)與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失敗後在九江...
至正二十年(1360年)夏,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明玉珍不服,不與相通,自稱隴蜀王。之後,受劉楨等人擁立稱帝,國號大夏,定都重慶。歷史 元末民變 明玉珍,隨州(今湖北省隨縣)人,生於元天曆二年九月九日(1329年10月2日),世代務農為業,“身長八尺余,目重瞳子,素有大志”,“以信義為鄉黨所服”。...
陳漢堅持抗元、又與朱元璋作戰。大義四年(1363年),與朱元璋的鄱陽湖之戰,陳友諒中流矢而死。陳友諒死後,張定邊等人在武昌立陳友諒次子陳理稱帝,改元德壽。次年,朱元璋兵臨武昌城,陳理降,陳漢滅亡。國號 天定二年(1359年),陳友諒挾徐壽輝,移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次年,在採石弒徐壽輝,自立為...
:日本南朝後村上天皇、長慶天皇的年號 延文(1356年-1361年):日本北朝後光嚴天皇的年號 康安(1361年-1362年):日本北朝後光嚴天皇的年號 大事記 大義元年(1360年)閏月,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稱帝。陳友諒攻金陵,兵敗退還江州。大義二年(1361年)七月,陳友諒復克安慶。八月,朱元璋大舉攻陳友諒。
大夏國皇帝明玉珍墓陳列館坐落在重慶江北城洗布塘街重慶織布廠內。明玉珍是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元末大夏政權的創建者。22歲時參加徐壽輝領導的天完紅巾軍,任統軍元帥。他作戰勇猛,右眼因負傷失明。後奉命領兵西征,由巫峽入蜀,占領重慶,摧毀了元朝在四川及周邊地區的殘暴統治。1363年,在重慶稱帝,國號大夏,年號...
我今有子十人,即位之初,已立長子標為皇太子。諸子之封,本待報賞功臣之後。然尊卑之分,所宜早定。乃以四月七日封第二予樉為秦王,第三子棡為晉王,第四子棣為燕王,第五子橚為吳王,第六子楨為楚王,第七子榑為齊王,第八子梓為潭王,第九子杞為趙王,第十子檀為魯王,從孫守謙為靖江王。皆授以...
元末起義將領陳友諒於至正二十年(1360年)殺其頭目徐壽輝,而於湖北武昌稱帝;國號“漢”,改元“大義”,並鑄“大義通寶”。依天啟、天定錢制,分小平、折二、折三三等,銅色紅褐,製作稍遜,泉界素有“精天定,爛大義”之說。“大義通寶”四字楷書,直讀,光背無文。徑分別為2.3、2.7、3.1厘米,規格...
唐末社會動亂,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局面。公元960年,殿前都檢點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取代後周而稱帝,因其曾做過宋州節度使,故國號為“宋”。元朝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了蒙族,建立了蒙古國。傳至忽必烈,他取《易經》中的“大戰乾元”四字之意,於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明朝 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