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景山傳

《元景山傳》是唐代魏徵主編的一篇傳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元景山傳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傳記
  • 作者:魏徵
  • 作品出處:《隋書》
作品原文,編者簡介,

作品原文

元景山傳
元景山,字珤岳,河南洛陽人也。祖燮,魏安定王。父琰,宋安王。景山少有器局,幹略過人。周閔帝時,從大司馬賀蘭祥擊吐谷渾,以功拜撫軍將軍。其後數從征伐,累遷儀同三司,賜爵文昌縣公,授亹川防主。後與齊人戰於北邙,斬級居多,加開府,遷建州刺史,進封宋安郡公,邑三千戶。從武帝平齊,每戰有功,拜大將軍,改封平原郡公,邑二千戶,賜女樂一部,帛六千匹,奴婢二百五十口,牛羊數千。
治亳州總管。先是,州民王回洛、張季真等聚結亡命,每為劫盜。前後牧守不能制。景山下車,逐捕之,回洛、季真挺身奔江南。禽其黨與數百人,皆斬之。法令明肅,盜賊屏跡,稱為大治。陳人張景遵以淮南內屬,為陳將任蠻奴所攻,破其數柵。景山發譙、潁兵援之,蠻奴引軍而退。征為候正。宣帝嗣位,從上柱國韋孝寬經略淮南。鄖州總管宇文亮謀圖不軌,以輕兵襲孝寬。孝寬窘迫,未得整陣,為亮所薄。景山率鐵騎三百出擊,破之,斬亮傳首。以功拜亳州總管。
高祖為丞相,尉迥稱兵作亂。滎州刺史宇文胄與迥通謀,陰以書諷動景山。景山執其使,封書詣相府。高祖甚嘉之,進位上大將軍。司馬消難之以鄖州入陳也,陳遣將樊毅、馬傑等來援。景山率輕騎五百馳赴之。毅等懼,掠居民而遁。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與毅戰於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鎮。其城邑為消難所陷者,悉平之。拜安州總管,進位柱國,前後賜帛二千匹。時桐柏山蠻相聚為亂,景山復擊平之。
高祖受禪,拜上柱國。明年,大舉伐陳,以景山為行軍元帥,率行軍總管韓延、呂哲出漢口。遣上開府鄧孝儒將勁卒四千,攻陳甑山鎮。陳人遣其將陸綸以舟師來援。孝儒逆擊,破之。陳將魯達、陳紀以兵守溳口,景山復遣兵擊走之。陳人大駭,甑山、沌陽二鎮守將皆棄城而遁。景山將濟江,會陳宣帝卒,有詔班師。景山大著威名,甚為敵人所憚。後數載,坐事免,卒於家。時年五十五。贈梁州總管,賜縑千匹,謚曰襄。子成壽嗣。

編者簡介

魏徵(580—643)字玄成,邢州巨鹿(今河北巨鹿)人,後遷居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唐代政治家。武德時為太子洗馬。貞觀時歷官諫議大夫、尚書右丞、秘書監、侍中,參預朝政。貞觀初朝臣論政,他主張“偃革興文,布德施惠,中國既安,四夷自服。”李世民接受他的主張,終至天下安定。後數被召見,訪問得失,征盡誠獻智,知無不言,其言論多載於《貞觀政要》。詔修周、隋、齊、梁、陳五代史事,各史有專人負責,令魏徵總加撰定,多所損益,務存簡正,時稱良史。以喪亂後,典籍紛雜,建議集學者校訂四部書,數年之間,秘府圖籍漸備;以《禮記》龐雜無序,建議重加改編,數年成《類禮》二十篇,錄置內府。又主編《群書治要》。所著今存有《魏鄭公諫錄》五卷、《魏鄭公文集》三卷、《魏鄭公詩集》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