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散曲精選

元明清散曲精選

《元明清散曲精選》是2002年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康保成,黃天驥。

基本介紹

  • 書名:《元明清散曲精選》
  • 作者:康保成                       /            黃天驥
  • ISBN:9787806437193
  • 類別:藝術
  • 頁數:189
  • 定價:12.00元
  • 出版社:江蘇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2-9-1
  • 裝幀:平裝(無盤)
  • 叢書:  名家視角叢書
這本《元明清散曲精選》,共收選了61位散曲作家111篇作品。
據任訥先生的《散曲概論》統計,元代散曲作家可考者有227人,明代多達330人。凌景埏、謝伯陽先生編的《全清散曲》所載作家有342人。在這近乾人的隊伍里,本書選入的作家、作品,當然只屬巨大寶藏中一小部分。
散曲是金元之際興起的詩歌體裁。人們常說,唐詩、宋詞、元曲。元曲自然包括散曲。由於這種體裁在元代蓬勃發展,作家們駕馭著它在詩壇上飛翔,於是成為一代文學的標誌。明、清兩代,散曲成就稍遜於元,但影響依然巨大,依然得到人們的喜愛。在封建時代後期的詩歌領域裡,散曲與詩、詞呈現出鼎足三分之勢。
散曲的音樂建制,由宮和調合成。金元之際,宮指的是律位,即今天音樂術語所說的“調高”。調是由一定旋律、節奏組成樂曲的代稱,即今天所說的“曲牌”、“詞牌”。每一首
散曲,離不開宮和調,說明了這種文學體裁和音樂具有共生的關係。
散曲有北曲和南曲兩大類別。而無論北曲或南曲,其曲調源流主要來自民間。北曲流行於我國北部和中部地區,當地民歌和西部少數民族音樂的曲調,構成了北曲的聲腔系統。南曲則流行於東南沿海一帶,當地的村坊小調、巷裡歌謠,是構成南曲的基礎。這兩大聲腔系統,差不多在同一時代產生,但北曲的發展卻先於南曲。有元一代,北曲風靡全國。而南曲,直至明代弘治、正德年間以後,隨著經濟文化重心的南移,才逐漸興盛起來。
散曲之所以被稱之為“散”,一般是與戲曲相對而言。戲曲是戲中使用的曲,黏連著科白、情節,成為戲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如果作家以曲的體裁抒情作詩,則與科白情節毫無聯繫,這就叫“散”。因為它是一種可以獨立生存的個體。
除此之外,散曲之為“散”,還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理解。一是它在語言方面,既和詩、詞一樣,注意音步、平仄和押韻的有序排列,又吸收了散文不受限制自由靈活的特點,因此,往往會呈現出口語化以及曲體某一部分音節散漫化的狀態。二是它在藝術表現方面,比詩詞更多地採用“賦”的方式。賦就是鋪陳、敘述,是散文最基本也最有效的功能。正因為散曲與詩詞相比,更具韻文與散文結合的趨向,因此,突出它的“散”字,也有一定的意義。而從其總體的格調來看,它顯得比詩、詞尖新直露,生動活潑,這一點,自然也和它能夠融合散文的韻味有關。
散曲融合散文形態的標誌之一,是它可以增加襯字。所謂襯字,是曲中句子本格以外的字。例如北曲的正宮〔塞鴻秋 〕,其曲調末句,依格本是七個字,但貫雲石的《塞鴻秋·代人作》末句是“今日個病懨懨,剛寫下兩個相思字”,變為十四個字了。那么,本格七個字之外的另七個字,就是襯字。至於哪七個字屬襯字,在北曲倒無須確指,“北力在弦”,它只受樂曲的旋律制約,孰正孰襯,是無所謂的。至於南曲,則有明確的正襯之分。“南力在板”,襯字是指板眼以外所增加的字,一般來說,北曲襯字可多可少,而南曲有“襯不過三“的限制,俚谷化,並意明朗活潑,究形盡相的作用,,例如關漢卿的《不伏老》套數,[黃曲,把”我是一料銅豆“七,增襯成”我是個蒸不爛熟手不鹿茸炒不爆響噹噹一料銅速效豆“這一來整句顯得豪放,把”“的性格表現得淋淳盡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