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結》是由姜洋執導,程峰、張丹陽、楊玉蘭、趙作山主演的電影,於2018年1月1日上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宵節的結
- 類型:愛情、劇情
- 出品公司:南昌城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導演:姜洋
- 上映時間:2018年1月1日
《元宵節的結》是由姜洋執導,程峰、張丹陽、楊玉蘭、趙作山主演的電影,於2018年1月1日上映。
《元宵節的結》是由姜洋執導,程峰、張丹陽、楊玉蘭、趙作山主演的電影,於2018年1月1日上映。劇情簡介青梅竹馬的元峰和蕭百靈,因百靈父親煙花廠爆炸而使元峰母親去世,元父因此禁止兩人來往。長大後蕭百靈為了救元峰被煙花炸傷了...
元宵節(Lantern Festival),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 [36]。以古代曆法而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說文解字》記載:“元,為始;宵,為夜。” [27],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名之為“元宵節” [38];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 [75]。宋代以前,元宵節多稱“元夜...
元宵節賞燈起源於“火把節”,上古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
元宵節源於古人以火把驅邪 由誤射神鳥引起的張燈習俗 豐富意蘊——彩燈文化 一年中燈火最旺的時節 趣味盎然的元宵節詠燈詩 源於唐詩名句的最早燈聯 絢麗多彩——各地燈會 定型於隋朝的元宵燈節 宋代元宵燈會盛況空前 元明兩代燈文化趨於民間化 天下第一燈的自貢燈會 薈萃眾家之長的成都燈會 爭奇鬥豔的各地燈會 傳...
《鬧元宵:中國結中國節》是2009年海燕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風笛美術。內容簡介 通過現在流行的繪本手法,表現和講述了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的來歷,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加強了對孩子們的傳統文化的認知。繪畫風格以中國傳統人物造型為,主加入流行的色彩元素,在故事中用易懂美妙的文字講述中國傳統節日的來歷,...
張丹陽,中國內地女演員,代表作有《元宵節的結》、《永遠的守望》、《盼歸》等。人物介紹 張丹陽,演員,代表作《永遠的守望》、《圍毒》。演藝經歷 電影《永遠的守望》中扮演陸欣兒 《圍毒》中扮演了女1號李微 《盼歸》飾 支教老師 《元宵節的結》飾 蕭百靈 《血緞驚瞳》飾 小瑛 《戴流蘇耳環的少女...
燈會,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一般指春節前後至元宵節時,由官方舉辦的大型的燈飾展覽活動,並常常附帶有一些民俗活動,極具傳統性和地方特色。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國民間有觀賞花燈的習俗。擁有800多年歷史的自貢燈會發展至今,已成為獨具地方特色的彩燈文化產業。燈會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東漢年間,洛陽已經有了...
不過,燈籠最讓人遐思、期盼恐怕還是元宵節的花燈了。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於漢朝初年,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乃扎結花燈,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彩龍兆祥,民富國強」,花燈風氣至此廣為流行。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時,更於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支;永樂朝在午門大立虌山燈柱,又在華門外設「燈市」,使得...
《憶秦娥·元夕》是張孝祥創作的一首詞。作品原文 元宵節。鳳樓相對鰲山結。鰲山結。香塵隨步,柳梢微月。多情又把珠簾揭。遊人不放笙歌歇。笙歌歇。曉煙輕散,帝城宮闕。作者簡介 張孝祥(1132-1170),和州烏江人,字安國,號於湖居士。張祁子。高宗紹興二十四年進士第一。善詩文,尤工詞,風格宏偉豪放。有《...
元宵節亦稱“燈節”、“燈夕”,家家張燈,戶戶結彩,鬧花燈。泉語“燈”、“丁”諧音,寓祈望人丁興旺、迎接光明之意。燈節最早的歷史記載從漢武帝開始。漢武帝在平定“諸呂之亂”後稱帝,稱帝時剛好是農曆正月十五,祭拜“太一”(當時信奉的顯赫神明)時漢武帝出宮遊玩,剛好碰上民間放燈。於是定正月十五為...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漢歷(農曆)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後來節日名稱也演化為“元宵節”。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元宵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
別處的風俗,湯圓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的主打食品,在鎮雄,吃湯圓,卻是在正月初一早上。雪中送炭 所謂雪,就是湯圓雪白的外層,而炭則是內層的炭燒朱古力餡,湯圓味道較濃,所以就配一個清新的玫瑰花湯底,喝一口湯,吃一口湯圓,就是最佳的吃法喔。玫瑰椰露湯圓 玫瑰椰露湯圓單看外型已夠賞心悅目的咯,吃一...
中國燈彩在民間又叫花燈,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多於傳統節日、婚壽吉慶之時懸掛,以烘托喜慶氣氛。它與流傳民間的元宵節賞燈習俗密切相連。據考證元宵賞燈始於西漢,漢代“元宵不禁夜”,宮廷、民間張燈結彩,以示萬民同樂,以後相沿成司。由來起源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唐詩曰:“紫禁菸花一萬...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元宵之二 ——關於燈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凶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 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漢歷(農曆)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後來節日名稱也演化為“元宵節”。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元宵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
孔明燈,又叫天燈,俗稱許願燈、祈天燈,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手工藝品。孔明燈在古代,多做軍事用途。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愿,象徵豐收成功,幸福每一年。孔明燈一般在元宵節,中秋節等重大節日施放。孔明燈的飄移方向人無法控制,只能“聽天由命”。升空後一旦風力、方向不穩或燃放...
泉州燈會(豐州桃源),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地區民俗,泉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泉州燈會(豐州桃源)歷史悠久,相傳,唐僖宗年間,傅氏開閩始祖傅實帶兵入閩,駐於武榮(今桃源),傅實在桃源設立唐王宮,元宵節則按長安結燈儀式,點綴昇平,與民同樂,這就是桃源第一次點燈,隨後遍及閩南。這裡,也成了泉州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