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82年,
赤峰市元寶山寧家營子發現一座元代墓葬,這是一座方形、券頂磚室墓,外觀近似現代
蒙古包,結構小巧玲瓏。墓中保存的壁畫尤為珍貴,是
赤峰近年來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收穫。
墓室四個壁畫及穹隆形券頂之上布滿彩繪,黑線勾勒輪廓,平塗著色,用筆剛健粗獷,布局嚴謹,構圖得體,色彩鮮艷,甚為壯觀。
赤峰壁畫
赤峰市在歷史上曾經是我國北方許多
遊牧民族活動的重要歷史舞台。十二世紀中葉,
元太祖成吉思汗征服赤峰地區以後,把翁吉拉惕部分封在赤峰市,其後又設立了大寧、全寧、應昌三路,蒙古族在開拓赤峰、發展民族經濟、文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留下的遺蹟、遺物也比較豐富。但是由於特殊的歷史環境,到目前為止不僅元代大型皇陵湮沒難尋,而且由於元代蒙古族民族受佛教傳播的影響,盛行
火葬,即便是中、小型墓發現的數量也極少。因此元寶山壁畫墓的發現,對於研究元代早期歷史,以及埋葬禮俗、葬儀制度、民族學、服飾制度乃至北方民族間文化交往等方面,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朔州地區古代廟宇壁畫多出自民間匠師之手,其中不乏精品,可惜多數已毀,流傳下來的以崇福寺為最。 出土的
遼金元墓葬壁畫,是當時人們生活的寫照。有不少壁畫造型生動,勾線流暢,設色或淡雅,或濃麗,極具功力。從朔城區楊澗煤礦一座金代墓葬壁畫中,可以看到炕圍畫的雛形。明清以來,流行炕圍畫,內容多為
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山水花卉、飛鳥走獸及各種圖案。民間畫師操此業者代不乏人。亦有在宣紙上作畫的,崇福寺文管所收藏有明代水陸畫及中堂、條屏等,可窺一斑。清末民初,江蘇嘉定人周承雲(字卿裳)客居朔縣,師法四王,善畫山水,作品富有生活氣息,亦擅書法,與當地文士多有交往,有作品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