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卵白釉印花太禧銘盤

元代卵白釉印花太禧銘盤

元代卵白釉印花太禧銘盤,高2.3cm,口徑17.8cm,足徑11.4cm。盤敞口,淺弧壁,圈足。胎骨堅細潔白,內外施釉,釉層較厚,呈失透狀,釉面瑩潤,釉色白中泛青,恰似鵝卵色澤,故名“卵白釉”。足內露胎無釉。盤外壁刻劃變形蓮瓣紋一周,共16瓣,蓮瓣紋尖部劃一道弦紋。盤內有陽紋印花裝飾,盤心是一龍戲珠,龍,張口露齒五爪,身體舞動,異常驕猛,襯以朵雲和火珠。盤內壁為纏枝蓮八吉祥紋,花間對稱印有“太禧”二字。八吉祥的順序,從“太”字往左按逆時針方向依次為“腸、螺、輪、蓋、花、珠、魚、傘”。“太禧”銘卵白釉瓷器甚為罕見,古陶瓷鑑定孫瀛洲先生曾撰文指出傳世的僅有三件,此為其中之一,彌足珍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元代卵白釉印花太禧銘盤
  • 館藏地點:北京大學賽克勒博物館
  • 所屬年代:元代
  • 傳世數量:三件
元代卵白釉印花太禧銘盤,現藏於北京大學賽克勒博物館,盤高3.4厘米,口徑17.8厘米,地徑11.4厘米。瓷盤胎骨堅細潔白,釉色瑩潤如玉,白中泛青,就像鴨蛋殼的顏
元代卵白釉印花太禧銘盤色。太禧命盤的盤心印有獨龍戲珠紋,紋飾若隱若現,飛龍頭小、細頸、長鹿角,龍身細長,呈舞動狀,四周襯以雲紋和火珠紋。盤內腹壁上印有纏枝蓮花圖案,上托、螺、輪、蓋、珠、傘等八吉祥紋飾,花間對稱印有“太禧”二字。元代卵白釉瓷器上,許多都印有“樞府”二字銘款,因此卵白釉瓷又被稱為樞府瓷。樞府代表中國元代最高軍事機關“樞密院”,而“太禧”則是元代專門掌管宮廷祭祀的機構。這件卵白釉印花太禧銘盤是元代皇家定燒的祭祀用具。
卵白釉瓷器受到元代人的喜愛不僅是因為釉色迷人,還與元代國俗尚白,以白為吉的風俗有關。卵白釉瓷器基調為白色,所以它受到的喜歡程度也就超過了其他瓷器品種。在元朝的制瓷工藝取得許多的成就當中,卵白釉瓷器是其中的一種。卵白釉瓷石元代的創新品種,它介於白釉與青白釉之間,由於釉色類似鴨蛋殼,故人們稱為卵白釉瓷。卵白釉瓷器燒制於景德鎮,其胎土採用高嶺土加瓷土的二元配方。胎土中氧化鋁的含量增加,這樣既提高了燒制溫度,又使大件瓷器在高溫中不易變形,保證了質量。卵白釉瓷器的釉料為石灰鹼釉,就是在釉料中摻入適量的草木灰,使得釉中含有鹼金屬鉀和鈉,因為釉的黏度提高,不易流淌,所以釉質緊密,燒成後釉面失透,光澤柔和。由於瓷器工匠無法把釉料中鐵等雜質完全去掉,早期的卵白釉瓷器顏色微微閃青,晚期隨著釉中含鐵量的減少,色澤趨於純正。
這件卵白釉印花太禧銘盤,除了釉色特別外,盤中的紋飾若隱若現,也極富韻味。這種效果是通過印花工藝得到的。所謂印花,就是把需要的圖案刻印成模。趁瓷胎濕潤時,用印模印到胎體上,因此紋飾規格劃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瓷器的正品率。卵白釉瓷器由於釉層緻密堅實,印紋被釉料覆蓋後,有一種朦朧的神秘感,再加上瓷器本身素雅古樸,又經過印花工藝,因此更增添了一份含蓄與雅致。
元代卵白釉印花太禧銘盤元代卵白釉印花太禧銘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