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中國時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華夏大地場景》是由商務印書館於2020年9月出版的關於“還原公元前2300-前1800年的華夏大地場景”的圖書。作者是李琳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中國時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華夏大地場景
- 作者:李琳之
- 出版時間:2020年9月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頁數:532 頁
- ISBN:9787100184052
- 開本:16 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元中國時代大致範圍在公元前2300年—前1800年之間。從考古學上觀察,公元前2300年是一個重要的節點。“這一年”位居長江下游流域、面積達290萬平方米的良渚古城廢棄,影響盛及千年的良渚古國毀於一旦。但同時,在偏僻的西北地區,位處黃河上中游交界地帶、面積達400萬平方米的石峁古城橫空出世。最重要的是,在地處黃河中游的晉南地區,面積達280萬平方米、已經完全具備國家初級形態的陶寺城址,在“這一年”也同時降臨到華夏大地上。
作者利用考古學最新研究成果,借鑑文獻學、民俗學、人類學和社會學方法,論證了元中國時代“和諧萬邦”的治國外交理念及禮樂文化濫觴、民主禪讓制確立、敬天祭祖文化和玉文化進一步發展,“中國”“中原”概念的形成等,全書可謂敘事宏大,蔚為壯觀。
作者簡介
李琳之,本名李琳,1967年生,1993年獲哲學碩士學位。長期專注於先秦史和考古學研究,系山西大學三晉文化與旅遊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特聘教授、山西財經大學文化旅遊學院兼職教授、全國炎黃文化論壇組委會副主任。出版有《中華祖脈》《家國往事》《祖先,祖先》《山西筆記》等。
作品目錄
前 言 1
導 讀 7
第一章 最國中國誕生的時空背景
青銅時代的全球化 25
史前中國格局的“變臉” 32
晉南:先天的人文地理“孵化場” 39
公元前 2300 年:史前中國跨入元中國時代 43
第二章 最國中國初露崢嶸於晉南
陶寺遺址的發現發掘歷程 53
國家專政的獠牙 55
獨占地中以紹上帝 59
嚴密的社會組織結構 64
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 68
初具雛形的禮樂文明 72
陶寺龍開啟“帝王”身份象徵時代 76
引領世界風騷的科學技術 79
三個“字” 83
興盛發達的農業經濟 89
門類齊全的手工業體系 92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質形成 97
第三章 堯舜開啟元中國時代
陶寺遺址是曾經的堯都 109
彩繪龍盤的出土與堯和龍的傳說 115
觀象台的出土與堯“敬授民時”的記載 117
一切證據將陶寺中期主人指向了舜 120
舜耕歷山的證據鏈 124
堯舜協和萬邦的證據鏈 128
民主禪讓制的出台 134
第四章 石家河遺址和古三苗國
長江中游流域的聚落遺址群 145
中心聚落石家河古城風貌 150
金字塔形的等級聚落布局結構 157
石家河古國聯盟集團 162
以稻作農業為主的多種協作經濟模式 166
石家河人的祖先信仰 170
三苗、犬戎和石家河古國 177
第五章 堯舜討伐三苗
堯伐三苗在考古學文化層上的反映 189
舜伐三苗在考古學文化層上的反映 195
第六章 橫空出世的石峁遺址
史無記載的石峁古城 201
石峁古國的等級社會組織結構 209
橫跨陝晉蒙冀四地的古國聯盟集團 213
石峁古國生業經濟形態 217
石峁人的精神信仰 222
第七章 唐伐西夏及其他
夏人原居地和崇山 233
廟底溝二期文化是先夏人的文化遺存 238
堯是來自東夷的“殖民者” 241
唐伐西夏的來龍去脈 245
先夏人的逃亡線路 252
第八章 鯀、禹和石峁古國
崇伯鯀異地再建崇國 261
鯀作城和石峁城址 263
齊家文化疑是石峁文化西進的產物 267
禹生石紐和羌戎地域 272
西北高地的夏崇拜傳統 274
甲骨文里的夏和夏都 280
第九章 鯀禹治水
鯀之死與新密古城寨遺址 291
大禹治水新證據 297
大禹治水成功另有他因 301
禹畫九州和中原龍山文化圈 305
禹會塗山和禹會村遺址 311
第十章 陶寺古國的覆亡
舜葬蒼梧和禹踐帝位 323
禹都陽城和王城崗遺址旳疑案 327
石峁人摧毀陶寺古城 334
碧村和杏花村:石峁人的兩處戰略堡壘 341
禹都平陽非空穴來風 346
禹都安邑的背後 349
第十一章 晉南和豫西早期交往的三條通道
中條浢津道和清涼寺墓地 359
虞坂顛軨道和虞城遺址 364
軹關陘道和西吳壁冶銅遺址 368
第十二章 夏早期政治重心的轉移和禹伐三苗
河之南中原大勢 379
禹伐三苗和石家河古國群落的集體淪陷 383
石家河文化晚期玉文化的璀璨光芒 388
三苗人亡國後的逃亡線路 394
第十三章 禹殺防風氏與啟都陽翟
禹殺防風氏於會稽山 405
民主禪讓制的終結 413
啟都陽翟和禹州瓦店遺址 417
夏朝的西河故都 422
第十四章 夏人遭劫
公元前1900年,華夏族的大劫難 431
后羿代夏和少康復國 438
新砦期文化“雜居”現象的疑惑 443
《五子之歌》和花地嘴遺址 449
第十五章 走向輝煌
多品種的農業種植結構助夏人渡劫 459
石峁、齊家社會對中原龍山社會的支持 465
煤山類型文化的擴張 470
大邑二里頭:千呼萬喚始出來 472
第十六章 公元前1800年的世界和中國
世界文明舞台場景 483
中國大地社會景觀 487
元中國時代謝幕 497
早期中國時代啟航 501
尾 篇 511
圖片來源 518
參考古籍 524
後 記 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