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大三年”銘白瓷雙系壺

元“至大三年”銘白瓷雙系壺

元代白瓷雙系壺高14.5厘米,口徑10.5厘米,足徑7.8厘米,侈口,短頸,圓鼓腹、貼圓管狀雙系和斜直短流,與流相對稱處粘有僅可容食指穿過的寬扁帶狀小曲柄,壺內無釉,見往外之流孔為單孔,壺外施白釉不及底,露胎處見竹篾片刮削痕以及橫向墨書“至大三年六月日置”及花押。寬淺圈足無釉,見粗松白胎,圈足內豎向墨書“江店”兩字。該壺應為店主人於1310年購進的、茶具,雖為日常生活器皿,但具有確切年號款銘的元代瓷器較為少見,可作為珍稀的元瓷研究的實物佐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至大三年”銘白瓷雙系壺
  • :14.5厘米
  • 口徑:10.5厘米
  • 足徑:7.8厘米
歷史地位,特點,時代特徵,

歷史地位

元代(1271~1368年)一朝只有90多年,但在瓷器發展史上,卻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宋、金時代的各地主要瓷窯到了元代後期,都成了強弩之末,而真正代表瓷器生產時代特點的是江西景德
鎮。從傳世及出土的瓷器看,元代景德鎮除了繼續生產青白瓷、白瓷和黑釉瓷以外,新品種有卵白釉(樞府)瓷、青花瓷、釉里紅瓷和紅釉、藍釉等高溫顏色釉瓷,以及孔雀綠等低溫顏色釉瓷。特別是青花瓷和高溫顏色釉瓷的燒製成功,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為明代瓷都景德鎮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特點

蔣祈《陶記》載:“景德鎮埏埴之器,潔白不疵”。據此我們所知,元代一變宋瓷尚青為尚白,這和元代蒙古人的時尚風俗有關,據說“蒙古”之意為“銀”,與女真之稱“金”者相對,蒙古人因此崇尚銀之白色,至今蒙人向貴賓獻的哈達為白色,內蒙古的白銀製作工藝至今仍歷久興盛不衰,以至於漢族的祭祀禮節亦有“白喜事”之說。白瓷還是後世祭祖廟器的祖本。白瓷是在青瓷的基礎上出現的,而青白瓷是因宋人崇尚青白玉的緣故,俗稱“假玉器”。
青瓷、白瓷、青白瓷三者之間的遞衍關係,見宋應星《天工開物》:“凡饒鎮白瓷釉,用小港嘴泥漿和桃竹葉灰調成,似清泔汁。”又《南窯筆記》:“灰多則釉色青,灰少則釉白,……蓋釉之青白不同者,在灰之添減之多寡。”由此可知,白瓷釉料與添加含鈣的植物炭灰有關,而不全是氧化鐵還原之故。《中國陶瓷史》言,元代“卵白釉含鈣量低,約為5%”。綜上所述,色白微青,呈乳濁失透狀的卵白(樞府)釉,應為胎釉料中低鐵、低鈣元素而產生的。

時代特徵

元代瓷器不論是繼承還是創新,都具有顯著的時代特徵:在造型上一改宋代輕巧、挺拔的風格,而變得厚重飽滿,多棱(脊)多角,附耳帶系,扁形連座,鋪道含環,雕塑堆貼等,不如宋代那樣線條簡潔流暢。在具體細節上,如圈足外撇、足壁厚實、足跟平切、足內無釉、底心乳釘狀突起(雞心點),有明顯旋紋,有的可見火石窯紅和粘沙現象。這些都是元瓷較普遍的特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