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舞(邵武儺舞)

儺舞(邵武儺舞)

儺舞(邵武儺舞),福建省邵武市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邵武儺舞是福建省邵武市一種古老的舞蹈形式,流行於邵武的大埠崗、和平、肖家坊、桂林、金坑等鄉鎮。據和平鎮坎下村前山坪自然村遺存的一方清代道光十五年(1835年)的石碑記載,邵武儺舞始於宋代,距現代已有上千年歷史。邵武當地不使用“儺舞”的名稱,而以“跳番僧”“跳八蠻”等具體節目名相稱。邵武各村跳儺所舉行的時間和奉祀的願神都不盡相同。

2008年6月7日,福建省邵武市申報的儺舞(邵武儺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儺舞(邵武儺舞)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福建省邵武市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非遺編號:Ⅲ-7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活動時間,表演形式,面具特色,舞蹈跳法,音樂伴奏,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面具舞蹈是人類共有的一種文化現象,而儺舞則是這種共同文化現象的中國方式。“儺”者除也。古人在歲末迎神以驅逐疫鬼,去除邪氣。儺舞是儺祭儀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關於“儺”的溯源,早在殷墟卜辭中已有記載。到了周代更有中央政府一級的“國儺”,全國上下共祭的“大儺”。連“至聖先師”孔子也在論著中記述了“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階阼”的誠惶誠恐的儺祭情況(《論語、鄉黨篇》)。歷史上自周而漢,儺舞由原始巫舞進而成為宮庭中的“方相舞”“十二神舞”等名目的大型舞蹈。宋之後可能隨著人們對付自然災難的能力有所提高。儺舞開始演變成迎神賽會中娛神和人們自娛的文藝活動了。但在解放前,人們在缺醫少藥的情況下,還不時的幻想依靠這種古老的手段來驅疫除病,閩北邵武的儺舞就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保存下來的。
儺舞(邵武儺舞)
邵武儺舞
歷史上的邵武府轄邵武、光澤、建寧、泰寧四縣,這四個縣從古自今在經濟文化方面的聯繫比較密切。以邵南四鄉為中心,結合泰寧、建寧的一些鄉鎮而存在一宗都活動區域(以若干重要寺廟群而自然形成)是儺舞的主要活動地。這裡有大埠崗鄉河源村的《跳幡僧》《跳八馬》;和平鎮坎下村的《跳幡僧》;泰寧縣朱口鎮的《跳幡僧》;建寧縣溪源鄉大嶺村的《跳五神》、楚尾村的《跳八仙》;大埠崗鄉、和平鎮的《跳彌勒》等。另外還有些本來也有過儺舞活動的地方,現代已找不出從事儺舞活動的藝人了。
上述地區之所以產生儺舞活動,有其地理環境原因。舊時、邵南農村瘟疫猖獗,歷史上曾多次發生鼠疫流行,造成有的村落毀滅,經常是“萬戶蕭疏鬼唱歌”(最後一次發生鼠疫是1951年),平常年份天花、痢疾等傳染病也是不斷發生。人們在醫院能力低下的時代,只好求助神靈佑助,因而,產生和保留儺舞這種藝術形式,有社會和地理環境因素。邵武當地人都只以舞的具體名稱來稱呼這類活動,不用也不知道儺舞的名稱,這與南豐人直接稱“跳儺”有所不同。

舞蹈特色

活動時間

邵武儺舞的活動時間因地而異,大埠崗因年年春夏之間痢疾流行,人們指望靠《跳彌勒》來消災避疫,所以多在農曆正月舉行。和平鎮則在元宵。河源村和坎下村的《跳幡僧》《跳八馬》是在當地廟宇迎神賽會時跳。河源村供的是“三佛祖師”,坎下村則是“五通神”,這些“神靈”都不見經典,但和尚尼姑也參與迎神活動。坎下的“五通神”據說是原是吃人的妖精,每年要奉獻給他一對童男童女供食用,後被另一處的神仙戰敗,才改為八月十五日“擺果子”(各種果品及畜牲),並跳儺舞以威懾這位不安份的草神。
儺舞(邵武儺舞)
邵武儺舞

表演形式

邵武儺舞留存了祭儀樂舞中驅儺的原生形象,沒有故事情節也沒有說唱,在面具、服飾和舞蹈動作等方面均明顯帶有古儺的餘韻。除保留中原地區原始的驅疫逐鬼內容外,邵武跳儺還增添了祈求健康平安、生子添丁、學業有成之類的內容。表演時,舞者頭戴面具,腦後綴一塊紅布,伴隨著鼓點樂曲前後穿梭跳躍,在空曠的大地上歌舞、呼號,舞蹈動作複雜,展現一股質樸粗獷的氣質。

面具特色

邵武各地區儺舞的面具有兩種,半片狀木雕和筒狀紙糊。《跳彌勒》是一“彌勒公”,一“彌勒婆”,都是笑容可掬的形象,與江西的“儺公、儺婆”有些類似,但彌勒不歪咀。《跳八馬》是開路神二、彌勒二、黑臉綠臉各二、除彌勒外都是面目猙獰、獠牙外露的恐怖形象。《跳幡僧》是開路神一、彌勒一,另外唐僧師徒四個共六具。開路神彌勒如《跳八馬》,唐僧師徒則是如舞台形象刻制,他們還要各扛一書有“經”字或釘有經書的布幡(多用線毯代替),以示取回真經以驅邪。
儺舞(邵武儺舞)
邵武儺舞

舞蹈跳法

邵武各地區儺舞的跳法以集體舞為主,個別領舞為輔。舞隊一般在迎神賽會遊行隊伍的中部,到一寬敞處後,由“開路神”清整出一塊場地就跳一次。如《跳八馬》是全體舞者同時動作,程式基本一致,以弓步、跨步轉身為主,加有類似貓步的拗步行進,作八卦方位的隊形變化。《跳幡僧》則以“開路神”“彌勒”領舞,唐僧師徒擊鼓並作後方位隊形變化,“開路神”手擊“鐧棍”“彌勒”擊木魚,舞步多為踢跳轉身者。《跳五神》與《跳八馬》相似,但因老藝人所剩無幾,也改為年輕藝人或技藝較精者領舞。《跳彌勒》則有些特殊,舊時,往往因時疫流行或村裡有什麼災禍而怪罪一些有“不良行為”的人(如小偷小摸或姦情等),由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士(如族長)召集各方面人物商定,罰其中的某兩個人(一般是一男一女)來跳《跳彌勒》,以向神靈謝罪。如沒有合適的人選則挑選乞丐或轎夫來擔任,因此“演員”要臨時教授才會跳,動作就有隨意性。彌勒公戴面具,上身著寬大的大襟半長袍、右手拿破蒲扇。彌勒婆左手拿一大手絹,用在碎布或跑跳步表演一些打鬧逗趣的情節。人們圍觀時對舞者來說採取些侮辱性的行動,如扔果皮、起鬨等。跳《跳彌勒》對舞者來說是較大的人身侮辱,有些跳過《跳彌勒》的人,現代提起此事,仍不免傷心落淚或耿耿於懷。
儺舞(邵武儺舞)
邵武儺舞

音樂伴奏

邵武儺舞伴奏只有鑼鼓,以鼓點為主,為使於記憶,各地的鼓點都有一定程式。如打“三、六、九、”或“五、六、七、十”等花樣。鑼只起烘托作用與舞步無關。故有“你打你的鑼,我敲我的鼓”之說。現代也有用吹鼓隊代替的例子。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邵武儺舞是中原文化、楚文化、古越文化的交匯融合,融釋、道、儒和民間信仰於體,又受彌勒教、無為教、摩尼教等的影響,這在全中國各地儺文化形態中是很少見的現象,同時也是各種文化在閩北融匯、積澱的遺存,這些對於研究這一地區的歷史、文化、宗教、民俗、藝術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
儺舞(邵武儺舞)
邵武儺舞
傳承狀況
現代,原有的儺舞班日益凋零,老藝人相繼謝世或年事已高,面臨接班人缺乏的問題,而現代文化生活的日益多彩多姿,也給了儺舞這一古老文化以重創。
傳承人物
龔茂發,男,漢族,1935年生,2012年12月被評定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儺舞(邵武儺舞)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邵武市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邵武市文化館獲得“儺舞(邵武儺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儺舞(邵武儺舞)”項目保護單位邵武市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6年8月4日,“儺舞踩街”表演在邵武市大埠崗鎮舉行。
2019年9月27日,南豐首屆面具舞蹈文化周開幕,當日下午進行面具舞蹈踩街活動,來自中國內外的24支表演隊從桔都文化廣場出發,沿國安路、桔苑北路、桔都大道、子固北路,最後抵達南豐二中進行表演,福建邵武儺舞《跳八蠻》參與演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