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舞(樂安儺舞 )

儺舞(樂安儺舞 )

儺舞(樂安儺舞 ),江西省樂安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樂安儺舞有三派:流坑村的玩喜、羅山村的戲頭鼓和東湖村的滾儺神,其中尤以滾儺神歷史最為久遠。

樂安儺舞起源於何時尚無文字記載。儺班中被稱為“先生”的領班一代只有一名,“先生”去世後才能另選接班人,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存留的儺書中記載有200多位。由此推斷,其歷史至少應有千餘年。

樂安儺舞流傳於江西省樂安縣,是一種用以驅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間舞蹈,是贛儺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古樸粗獷,剛柔相濟,變化繁複,原始神秘。同一儺舞在當地也可分成流派,如:增田鎮東湖村的稱“滾儺神”;流坑古村的稱“戲儺”; 整溪鎮羅山的稱“儺舞”。其中滾儺神歷史最為久遠。

2006年5月20日,儺舞(樂安儺舞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儺舞(樂安儺舞 )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江西省樂安縣
  • 遺產編號:Ⅲ-7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形式,音樂特點,面具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保護措施,主要流派,社會影響,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儺舞是廣泛流傳於各地的一種具有驅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間舞,是儺儀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間表演。現存儺舞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貴州、廣西、山東、河南、陝西、湖北、福建、雲南、廣東等地,各地分別有“跳儺”“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稱謂。儺舞歷史悠久,成型於周代的宮廷“大儺”之禮,在《周禮》中有明文記載。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儺舞在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樣式,且在儺儀中占有不同的比重。
樂安縣的東湖村位於江西省樂安縣城南30華里處,村裡的楊姓氏族世代流傳著一種古老的跳儺儀式,當地人稱為“滾儺神”,此儀式規約森嚴,概不外傳。東湖“滾儺神”已有近千年歷史,它被當地作為驅邪納福、保境安民的一種儀式傳承延續至今。村中儺神廟(始建於清乾隆八年,現已倒塌)前曾寫有一副對聯“儺驅瘟疫丁盛畜旺,神佑鄉里邑立村寧”。
儺舞(樂安儺舞 )
儺神廟
樂安儺舞的起源,縣誌沒有記載,已很難考證,只能依據民間傳說,而這些傳說,各個流傳區城又各不相同。
樂安儺舞由一名被稱作“先生”的領班,一代只有一名,“先生”去世後才能另選一人。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有名有姓的“先生”達200多位。
據當地藝人楊演中(1918年—1988年,二十七歲學儺,主要唱“起儺儀式”和“結束收場”)介紹,東湖的儺舞流傳至今已有幾十代,在清乾隆年間建儺廟。以前的儺神由楊氏三房輪番供奉於神龕,節目從不外傳,且鄉約規定不請不跳。由此可見,滾儺神系楊氏家族世代流傳的儺舞。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樂安儺舞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之間表演。樂安滾儺神有一套完整的祭祀儀式和表演程式,正月初二起儺,先由族長至儺神廟燃香膜拜,請出儺神,然後開始跳儺。共有八個節目,十八副面具。外出行儺時一般只表演“雞嘴”和“豬嘴”,這是樂安滾儺神中最具特色的兩個節目。節目古樸粗獷,剛柔相濟。基本動作有揠步、踢腿蹲襠、反彈射箭、拂臉甩手、三關手、五遼拳、掌訣、劍訣等,都含有特定驅邪的意義,變化繁複,原始神秘。滾儺神面具獨特,“雞嘴”“豬嘴”都用樟木或柳木雕成。“雞嘴”分成三個部分,上部稱“額子”,兩眼挖空,便於觀視,兩邊耳翼,用線繩系在“額子”之上。“下嘴”由兩片半圓形的木盒組成,中間挖空便於透氣。“豬嘴”面具的“額子”與“雞嘴”相同,“下嘴”則為一個長圓形的豬嘴形狀,中間也是鏤空呼吸。整個面具結構,靈動活脫。

音樂特點

樂安儺舞伴奏音樂為一鼓一鑼,鼓為扁形,用一根長半尺左右的竹片敲打,時而擊邊,時而擊心,發出一陣陣扣人心弦的“般般冬冬匡”之音。曲譜有2/4.3/4兩種,後者演奏特殊,3/4拍子通常是強拍在前,而它則是弱拍在前,強拍在後,形成獨有的“弱弱強” 節奏特徵。

面具特徵

滾儺神中的“雞嘴”“豬嘴” 面具都是用樟木或柳木雕成。“雞嘴” 分成三個部分,上部稱“額子”,兩眼挖空,便於觀視,兩邊耳翼,用線繩系在“額子”之上。“下嘴” 由兩片半圓形的木盒組成,中間挖空便於透氣。“豬嘴” 面具的“額子”與“雞嘴”相同,“下嘴”則為一個長圓形的豬嘴形狀,中間也是鏤空呼吸。整個面具結構,靈動活脫。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樂安儺舞,儘管起源不同,風格流派各異,但表演的目的相通,均為驅疫逐邪,祈求平安吉慶,客觀上卻起到了活躍民眾文化生活的作用。

傳承狀況

樂安儺舞在申遺之後,樂安縣在現有條件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使“滾儺神”得到了原生性、系統性和社會性的保護,把鮮為人知的藝術奇葩展現在世人面前,但是樂安縣作為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在開展非遺保護的工作中,還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主要存在三個問題:一是經費不足。樂安縣是國家重點扶貧縣,縣級財政十分緊張,而用於非遺保護的經費又很大,特別是在徵集實物的過程中,因經費嚴重不足,造成眾多貴重實物徵集不上來,保護工作時常出現捉襟見肘的尷尬局面。二是人才斷層,非遺保護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專業要求高,但是樂安縣具備這種高素質的人才是少之又少。三是傳承人思想不穩定。傳承人均為農民,生活不寬裕,因為得不到滿意的待遇條件,他們就對傳承工作缺乏熱情和信心,以楊興才為代表的樂安“滾儺神”代表性傳承人其生活經濟狀況令人堪憂,跳儺本身並不能解決他們自身和家庭的經濟問題。

保護措施

樂安縣文化局和文化館按照“保護為主,搶教第一、合理利用、 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開展工作,2006年制訂了五年保護計畫,並已經分步實施。同時還逐步建立健全各項保護制度,制定了《樂安縣非物歷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保護辦法》《樂安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嚴保護與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十二五”期間保護計畫書》等,在實施過程中,從原生性、歷史性和完整性等方面搶救保護樂安攤舞,優先搶救保護具有重要史、文化和藝術價值且處於瀕危狀態的儺儀、儺舞節目及其傳承人。
儺舞(樂安儺舞 )
樂安儺舞

主要流派

增田鎮東湖村“滾儺神”
東湖“滾儺神”已有近千年歷史,它被當地作為一種驅邪納福、保境安民的儀式傳承至今。“滾儺神”中《豬嘴》《雞嘴》的造型動作及表演風格在我國儺舞中實屬罕見,是至今惟一倖存的最古老的儺儀和儺舞。
古村流坑的“戲儺”
流坑儺舞因喜慶色彩濃郁,又多在村中百姓添丁、娶媳、接郎、中舉、升官等喜事中表演,因此,當地人又將跳儺稱之為“玩喜”。流坑儺舞熱鬧詼諧,故事性強,主要表演節目有:《鐘馗掃台》《天官賜福》《書房勸學》《魁星點斗》、《仙女送子》《走報》《跳財神》以及《闖轅門》等十幾個節目。伴奏樂曲有《朝天子》《風入松》《浪淘沙》等高雅的宮廷樂曲,也有風趣活潑的民間小調《五更戀郎》等。
鏊溪鎮羅山儺舞
羅山儺舞源於英雄殺敵,加上當地自古以來習武成風,因而儺舞中融合許多武術動作,剛勁勇武,乾淨利落,是武儺派系的重要分支。
儺舞儀式中共有8對17幅面具,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整裝“出箱”,先到外地表演,三十日“回馬”返村,五月初一至初五在本村各家各戶跳儺,請與不請,由各戶自行商定,請了的儺班進入廳堂大院表演,不請的也要在門前敲一陣鑼鼓,名曰“竄躍”,代為驅邪。表演節目有《對刀》《打鞭》《打瓜斧》《打鬧帚》,最後鑼鼓手戴上“千里眼”、“順風耳”的面具和眾神齊出場,各自激烈對打,形成集體舞蹈場面,把表演推向高潮。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8年6月9日,樂安文化館“樂安儺舞專場展演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播月”在流坑村舉辦。
2018年9月27日,在江西省首屆文昌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展示活動中,樂安儺舞展示演出。

文化軼事

關於起源有兩種帶神話色彩的不同傳說。
其一是:明末清初,東湖人乘船進京交糧,一日,船至大江,忽遇木箱在船邊旋轉,久久不肯離去,押糧人十分驚異,便高聲叫道:“你是真神還是假神?是真神就保我運糧平安到京;是假神,請你遠走他方!”木箱便一直尾隨船後,船隊一路風平浪靜平安抵京。回村後不久,忽聽得後龍山鳥雀團飛,驚叫不休,近前一看,又見那隻木箱。村內長者高聲說:“你是真神還是假神?真神請上神龕安位,假神就遠走他方!”進村發現木箱竟然端端正正擺在長者家神龕上。長者便燃香燒紙,跪拜祈禱,虔誠地打開箱子,裡面裝著的竟是一本書,書上記載著儺舞面具的製作方法及表演程式,東湖人認為這是神的思賜,從此便有了儺。
另種傳說則是:早年,東湖人丁不旺,瘟疫流行。一天,村後池塘內突然傳出一陣又一陣“股股冬冬匡”的鑼鼓聲,村民十分驚訝,放牛娃潛入水中,撈出一個鐵匣,內有一本書,記著一十八個面具及其表演方法。於是,滾儺神就流傳下來。
兩段傳說雖近荒誕,但東湖的儺至今仍被當地作為驅瘟逐邪,保一方清靜平安的一種儀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