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償債能力比率是判斷企業負債的安全性和短期負債的償還能力的比率。償債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經營的風險程度。這類比率主要有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等。
內容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的比值,反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它不僅表示短期債權人債權的安全程度,而且同時又反映了企業營運資本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企業能否償還
短期債務,要看有多少債務,以及有多少可變現償債的資產。流動資產越多,短期債務越少,則償債能力越強。如果用流動資產償還全部流動負債,企業剩餘的是營運資金(流動資產-流動負債=營運資金),營運資金越多,說明不能償還的風險越小。因此,營運資金的多少可以反映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但是,營運資金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差,是個絕對數,如果企業之間規模相差很大,絕對數相比的意義很有限。而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值,是個相對數,排除了企業規模不同的影響,更適合企業間以及本企業不同歷史時期的比較。
一般認為,生產企業合理的最低流動比率是2,當然這一比率越高,債權人的安全性也越高。但是從公司所有者股東的角度看,過高的流動比率表明企業資產利用率低,資金閒置嚴重,企業經營也顯得過於保守,沒有充分利用好財務槓桿。上市公司所屬行業不同,適合的流動比率也不同,比如商業類上市公司的流動比率總體來說偏低,但由於這類公司流動資產的流動性較高,並不影響其償債能力。所以計算出來的流動比率,只有和同行業平均流動比率、本企業歷史的流動比率進行比較,才能知道這個比率是高還是低。這種比較通常並不能說明流動比率為什麼這么高或低,要找出過高或過低的原因還必須分析流動資產及流動負債所包括的內容以及經營上的因素。對那些流動比率有異常變動的公司尤其要注意,應分析變動的原因揭示出背後隱藏的問題。一般情況下,營業周期、流動資產中的應收賬款數額和存貨的周轉速度是影響流動比率的主要因素。
流動比率雖然可以用來評價流動資產總體的變現能力,但人們(特別是短期債權人)還希望獲得比流動比率更進一步的有關變現能力的比率指標。這個指標被稱為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是從流動資產中扣除存貨部分,再除以流動負債的比值。其計算公式為: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在計算速動比率時要把存貨從流動資產中剔除的主要原因是:1)在流動資產中存貨的變現速度最慢;2)由於某種原因,部分存貨可能已損失報廢還沒作處理;3)部分存貨已抵押給某債權人;4)存貨估價還存在著成本與合理市價相差懸殊的問題。綜合上述原因,在不希望企業用變賣存貨的辦法還債,以及排除使人產生種種誤解因素的情況下,把存貨從流動資產總額中減去計算出的速動比率,反映的短期償債能力更加令人可信。
通常認為正常的速動比率為1,低於1的速動比率被認為是短期償債能力偏低。這僅是一般的看法,因為行業不同速動比率會有很大差別,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例如,採用大量現金銷售的商店,幾乎沒有應收賬款,大大低於1的速動比率則是很正確的;相反,一些應收賬款較多的企業,速動比率可能要大於1。
影響速動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賬面上的應收賬款不一定都能變成現金,實際壞賬可能比計提的準備要多;由於季節性的變化,可能使報表的應收賬款數額不能反映平均水平。這些情況就可能使速動比率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由於各行業之間的差別,在計算速動比率時,除扣除存貨以外,還可以從流動資產中去掉其他一些可能與當期現金流量無關的項目(待攤費用等),以計算更進一步的變現能力。如採用保守速動比率(或稱超速動比率),其計算公式如下
保守速動比率=(現金+短期證券+應收賬款淨額)/流動負債
從債權人的立場出發,他們向企業投資的風險,除了計算上述資產負債率,審查企業借入資本占全部資本的比例以外,還要計算營業利潤是利息費用的倍數。利用這一比率,可以測試債權人投入資本的風險。
利息支付倍數指標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收益與利息費用的比率,用以衡量償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數。其計算公式為
利息支付倍數=稅息前利潤/利息費用
公式中的"稅息前利潤"是指損益表中未扣除利息費用和所得稅之前的利潤,可以用"利潤總額加利息費用"來預測。由於我國現行損益表中"利息費用"沒有單列,而是混在"財務費用"之中,外部報表使用人只好用"利潤總額加財務費用"來估計。公式中的分母"利息費用"是指本期發生的全部應付利息,不僅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費用,還應包括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資本化利息。資本化利息雖然不在損益表中扣除,但仍然是要償還的。利息保障倍數的重點是衡量企業支付利息的能力,沒有足夠大的稅息前利潤,資本化利息的支付就會發生困難。
利息支付倍數指標反映企業經營收益為所須支付的債務利息的倍數。只要利息倍數足夠大,企業就有充足的能力償付利息,否則相反。
如何合理確定企業的利息支付倍數,需要將該企業的這一指標與其他企業,特別是本行業平均水平進行比較,來分析決定本企業連續幾年的該項指標,並選擇最低指標年度的數據作為標準。這是因為,企業在經營好的年頭要償債,而在經營不好的年頭也要償還大約等量的債務。某一個年度利潤很高,利息支付倍數也會很高,但不能年年如此。採用指標最低年度的數據,可保證最低的償債能力。一般情況下應採納這一原則,但遇有特殊情況須結合實際來確定。與此同時,結合這一指標,企業可以測算一下長期負債與營運資金的比率,它是用企業的長期負債與營運資金相除計算的。其計算公式為
長期債務與營運資金比率=長期負債/(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一般情況下,長期債務不應超過營運資金。長期債務會隨時間延續不斷轉化為流動負債,並須運用流動資產來償還。保持長期債務不超過營運資金,就不會因這種轉化而造成流動資產小於流動負債,從而使長期債權人和短期債權人感到貸款有安全保障。
4、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周轉天數。
應收賬款和存貨一樣,在流動資產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及時收回應收賬款,不僅增強了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也反映出企業管理應收賬款方面的效率。
反映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的指標是應收賬款周轉率,也就是年度內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它說明應收賬款流動的速度。用時間表示的周轉速度是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也叫應收賬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現期,它表示企業從取得應收賬款的權利到收回款項,轉換為現金所需要的時間。其計算公式為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應收賬款*360)/銷售收入
公式中的"銷售收入"數來自損益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讓後的銷售淨額。以後的計算也是如此。除非特別指明,"銷售收入"一詞均指銷售淨額。它是資產負債表中"期初應收賬款餘額"與"期末應收賬款餘額"的平均數。
一般來說,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平均收賬期越短,說明應收賬款的收回越快。否則,企業的營運資金會過多地呆滯在應收賬款上,影響正常的資金周轉。影響該指標正確計算的因素有:(1)季節性經營的企業使用這個指標時不能反映實際情況;(2)大量使用分期付款結算方式;(3)大量的銷售使用現金結算;(4)年末大量銷售或年末銷售大幅度下降。這些因素都會對該指標計算結果產生較大的影響。投資者可以將計算出的指標與該企業前期、與行業平均水平或與其他類似企業相比較,判斷該指標的高低。但僅根據指標的高低分析不出上述各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