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戲

儒林戲

儒林戲是一種傳統戲曲劇種,因用福州方言演唱,又稱“福州戲”,系閩劇前身之一,創始於明朝末年,流行於福州、閩侯、閩清、福清、羅源、永泰、古田、尤溪、長樂等地,創始人為曹學佺。

清中葉,外來的弋陽腔與福州當地民間小戲融合形成“江湖戲”,它們與用方言演唱“洋歌”“小調”的“平講戲”,均盛行於福州。光緒年間,“儒林戲”“江湖戲”“平講戲”互相吸收,形成福州地方戲。辛亥革命前後,閩劇又吸收了徽劇、京劇、崑曲等藝術,出現了“儒林”“平講”“囉囉”的匯合衍化,成為今天閩劇的基本模式。直到1924年,鄭振鐸出版《紫玉釵》《墦間祭》,才用“閩劇”取代“儒林班”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儒林戲
  • 創始人物:曹學佺
  • 釋義:傳統戲曲劇種
  • 語言:福州方言
創始人,發展歷史,

創始人

曹學佺(1571~1645年),字能始,侯官縣(今福州)洪塘鄉人,多年從政於河北、南京、江西、四川、廣西等地。歷任南京戶部郎中,四川、廣西參政,江西布政司,浙江按察使等要職。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遭魏忠賢迫害,被宗藩削職遣返故里。他在閒居福州西郊洪塘鄉時,組織府中僮婢辦起儒林班,邀請社會上的藝伎前往演唱。“構築石倉園,設池館林木之勝,且蛾綠粉黛,出入肩隨,歌童狎客,晨夕滿座,自以為樂。一時仕宦及墨客詩人游閩者,無不傾倒”(《福建通志·列傳》明卷十二《曹學佺》)。明末,周亮工在《閩小記》里記載:“能始家有石倉園,水木佳勝,賓友歙集,聲伎雜進,享詩酒談燕樂,近世所罕有也。”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冬至夜,許多名人會集石倉園,觀看儒林班演出。吳兆在觀劇詩中寫道:“粉黛釵橫影,雕窗燭散輝;不堪弦歌歇,殘月尚棲幃”(《列朝詩集》吳兆《癸卯冬至夜集曹能始園亭觀劇》)。
儒林戲儒林戲

發展歷史


1985年,據儒林班第34代弟子林寶榕老藝人推算,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洪塘儒林班第一次參加洪塘鄉普渡演出,應是第一代儒林班的開始。  當時,曹府究竟演過多少劇目,沒有詳細記載,但從曹學佺的《觀演蔡忠惠劇》與《詠女優作男劇》詩:“妾本秦羅敷,教人喚子都。無心調越粉,任意效吳趨。顧影疑郎至,臨場束帶具。文君如見狀,若個似當壚”(《曹大理詩文集》卷九《浮山堂集》)。可知有《蔡襄》《子都》《吳趨》《卓文君》等以歷史人物為題材的劇目與相傳為曹學佺改編的《紫玉釵》《女運骸》等。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中秋節後一日,曹學佺在福州城內烏石山凌霄台宴請著名戲曲家屠隆、福州推官阮自華,並帶家班演出:“明月懸為幔,華燈繞作屏。閭閻有歌曲,醉里也堪聽。”當屠隆要離開福州時,曹學佺的家班還為他餞行演出:“陽光歌罷渭城朝,恨結雲峰黯不消。半歲簡出催去棹,滿囊詩卷滯征橈。難拭別淚江頭雨,新長離愁鐸伴潮。暫借餘閒聊卜夜,傳奇高演燭高燒。”可見當時所演屬傳奇劇目。
在曹學佺的儒林班裡,已知有名字的女演員有文娟、玉翰、小雙、小鬟、芝卿、小蘇、長君、喬氏等人,她們除了晚上經常在石倉園夜光堂的紅翟毛毹上演出外,還經常由曹學佺帶領到官宦府第演出。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中秋節後二天,曹學佺又帶卓長君等人到于山平遠台演出,還到光祿坊陳泰始府中演出:“玉佩聲何遠,金釵色倍新。清歌猶剩技,淺黛出橫陳。”
曹學佺不但創辦儒林家班,他自己也精通音律,擅長度曲,創研出適合福州方言音韻演唱的新聲:“曲調已從新”,“奏曲辨宮征”,“曲向花間度”,“翠管時調鳳”。明崇禎六年(1633年),年逾花甲的曹學佺,在新居西峰草堂宴請高官蔣國平、申紹芳時,由家班演唱新編戲曲,得到來賓讚賞。徐(興公)贊曰:“新編樂府鶯喉囀”;徐在《敘曹能始石倉集》序言中評價曹學佺所創的新腔曰:“五音克諧,可歌可詠;一篇合道,可誦可觀……自然中律,才情雅瞻,蔚爾名家。”這種新腔,後世藝人稱為“逗腔”,成為以後閩劇的主要腔調。
清兵入關,翌年(1645年)曹學佺上吊身亡。當年日夜笙歌,名人云集的石倉園,便很快破落荒蕪了。曹氏儒林班也從此沉寂了一個時期。但在福州鄰縣,儒林戲仍在民間流行。據清乾隆《閩清縣誌》載:“自清季以來,有所謂儒家者,系邑人所組織之娛樂部。始則琴歌雅宴,揚扢風流,後亦有流為梨園,出而賣伎者。”
清鹹豐年間(1851~1861年),洪塘鄉里有喜好戲曲者,追念昔日石倉園儒林班之盛,與鄉耆及戲曲愛好者假石倉園舊址附近的真人廟,選拔鄉里農家子弟,辦起“洪塘儒林班”。起初專門為普渡酬神演出,首演劇目為《水漫金山》,戲台搭在洪塘金山寺岸畔,劇情內容與演出環境天然結合,產生良好效果。一舉打響後,附近鄉村紛紛前來邀請演出。這一時期,“洪塘儒林班”演出的劇目有《狀元拜塔》《女運骸》《長亭別》《贈金鎖》《柳蔭記》《玉堂春》《南北斗增壽》等折子戲,以及早期根據《唐人說薈》中的《霍小玉傳》改編的儒林戲《紫玉釵》,由此標誌儒林戲作為獨立聲腔劇種業已成熟。到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在福州郊區先後出現“陳厝儒林班”“珠湖儒林班”“潘墩儒林班”“義序儒林班”“尚乾儒林班”“臚嶼儒林班”等十餘家以所在鄉村命名的業餘性質的儒林班。
清光緒初年,儒林班開始從農村鄉鎮向城市發展,於是出現了專業性質的戲班。由盧詩孫籌劃組織、取名“醉春園”的戲班,採取津貼一伙食和零用錢,公開招生,習唱“逗腔”戲文。一時四方城鄉,凡遇謝神還願、禳災祈福、時令節日等多前來聘訂。這時的儒林戲演員也從原來的“七子班”發展到20人(包括後台樂隊),演出劇目也從過去的《紫玉釵》《拜塔》等出,增加了《墦間祭》《賣畫》《遞柬》《打麵缸》《桃花村》等。
盧詩孫因劇務勞累病逝後,“醉春園”儒林班便告停演。該班原編劇兼導演高喜福決定重整鑼鼓,把原已散夥的部分藝人招回,又親自物色主要演員如花旦勝玉環、小生崔傳齡、小丑吳友亮等,配以多名配角組成新班,取名“駕雲天”。在福州鼓樓城隍廟戲台作開台首演時,由勝玉環主演開台戲《打鐵鐧》獲得成功,一夜獲資300多塊銀元。“駕雲天”班聲譽廣傳,演出應接不暇,隨後在福州出現了13家儒林班。據從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11歲時進入“達雲霄”班的第六代藝人張秋藩憶述,從光緒三年(1877年)至民國九年(1920年),福州城區先後成立的儒林戲班有:“達雲霄”“駕雲天”“賽月宮”“仿桃源”“樂瓊仙”“慶雲天”“慶仙園”“正天然”“青雲天”“鳳麟奇”“樂雲天”“譜雲霄”“仿霓裳”等班。
此時儒林班達到歷史上的鼎盛時期。清光緒九年(1883年)聶敦觀在《呵呵道人詩草》的《觀劇》詩中,描述當時演出盛況云:“歌風情,心欲醉;歌苦節,涕欲墜。燈竿高揭儒林標,一時傳遍入麇至。就中閨門粗識字,聽詞能誦《鸞鳳記》,香車逐隊無猜忌。搭棚一丈為標識,棚前眾目環相識,歌聲未起人聲沸。人聲沸,何須避,儂自聽歌不與旁人事,流連竟夕都忘寐。但覺歌詞有情致,明朝鋟本出坊肆,更買一篇藏篋笥。”儒林戲的劇本很快由坊間書肆刊刻出售。福州城裡除“十三家儒林班”外,這時期又增加了“步雲霄”“海燕台”“歌舞台”“大春台”“新天然”等班。
清末,儒林戲從福州向長樂、福清、永泰、羅源、古田、閩清等鄰縣流傳。同治元年(1862年),羅源於祖盛創辦儒林班,初期演員林三三因演關羽出名。據民國《閩清縣誌》卷五“禮俗志”記載:“鄉人演戲賽神,每月有一二次,極見熱鬧。向皆省會及古田、永泰外來之劇班,自清季以來,有所謂儒林班者,系邑人所組織之娛樂。始則琴歌雅宴,揚扢風流,後亦流為梨園,出而賣伎者。”又據1992年版《永泰縣誌》第四章“戲劇”記載:永泰儒林班創建於清光緒末年,班主綽號“大頭雲”,班內有一男旦叫妹黁,主演《狀元拜塔》《女運骸》二劇蜚聲閩中,名噪一時。而在尤溪縣,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曾成立“瀋水梨園儒家班”。
在儒林戲發源地的洪塘鄉,鄉間依然保持傳統的師徒輩行相傳的習俗,至民國23年(1934年)為最後一代,共傳34代。民國3年(1914年),在連江縣城內矩庚宮設儒林館,集小生吳灼三、青衣莊八細以及後台“儒家十”、熊十呈等人,學演《拜塔》《紫玉釵》《後和番》等劇目。
儒林戲儒林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