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四論

儒家文化四論

《儒家文化四論》主要講解儒家傳統文化的四位主要代表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論述了儒家傳統文化對當代社會發展的重要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儒家文化四論
  • 作者:董介人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作者簡介,目錄,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董介人,1936年畢業於河北省立第六師範,童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在巨鹿游擊大隊擔任指導員、政治處主任。1940年,任巨鹿縣教育科長。1946年,任翼南幹部學校教導幹事。1952年後,歷任石家莊師範、四中、女中、一中、等學校校長或黨支部書記,1983年擔任石家莊師範黨總支書記時離休。

目錄

孔子論仁
第一章 仁的含義
第二章 仁與禮
第三章 行仁與求仕
第四章 天下歸仁
孟子論道德教育
第一章 孟子在中國學術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 孟子的性善論
第三章 道德的標準
第四章 道德教育的方法與途徑
第五章 孟子的倫理觀
第六章 與道德教育相關聯的經濟政策
第七章 《孟子》輯錄中的缺失
董仲舒論天人合一
朱熹論教育價值觀
附錄一:創始與作成
附錄二:唐虞之際
附錄三:走向和諧
第一章 體制改革的核心
第二章 要扶植媒體
第三章 重視人力資源
第四章 司法體制改革

部分內容

朱熹以為,上而至於無極、太極,下而至於草木昆蟲,莫不有理。顯然,無極、太極、草木、昆蟲都無所謂善惡,與它們統一存在的“理”也無所謂善惡。這些都是唯物主義的觀點。但是,當研究人類社會的時候,就不能沒有善惡觀念,朱熹的理、氣學說就遇到困難了。
根據朱熹對《大學》的註解,教育的第一步是研究事物--社會,以求了解社會,懂得是非善惡,這就是格物致知。進而立定堅實的“求”是從善的意志,這就是誠意。還要及時排除情慾的干擾,這就是正心。這樣,才能見到修身的效果。朱熹在自己的教育歷程中,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這既是正心、誠意的方法,也是正心、誠意的內容。很明顯,此處天理的“理”不再是規律的意思,指的是合理、善良,因而冠之以“天”字,為的是顯出褒意,其實是人理。與天理相對應的是氣質性的物慾,並冠之以“人”字,以顯示貶意。在學術研究上,不同領域內概念的轉化是允許的,不過要加以說明,以免混亂。但是朱熹為了給自己的倫理學以自然的力量,偏偏忌諱這一點,這樣,不僅給表述上造成困難,而且容易引起後人的誤解。如說:“性者,人所稟於天而生之理也。渾然至善,未嘗有惡習。氣質之性雖是形體,然無形體則本然之性無所以安置自己之地位。”如此說來,善的天理竟必須以惡的人慾為載體而呈現出來。又說:“欲有善惡。”惡的欲自然是人慾,善的欲就難以正名了,而且,對善的欲又何必滅它呢。又說:“聖人之教,在以道心為一身之主宰,使人慾屈從其命令。如人慾者,決不得滅卻,亦不可滅卻。”既然不得滅卻,不可滅卻,教育也就不能承擔滅人慾的任務,所倡導的“存天理、滅人慾”,也就言之不順,無怪乎被後人譏為“其辭繳繞,其義曖昧”。
如果只說朱熹的自然觀是唯物主義的,而社會觀是唯心主義的,實在沒有什麼意義。應該把朱熹的讀書經歷和當時的社會條件聯繫起來,探求朱熹這種思想所形成的源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