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在修己與治人上的區別及其意義

《儒家在修己與治人上的區別及其意義》是徐復觀所著作品,出自於《徐復觀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儒家在修己與治人上的區別及其意義
  • 作者:徐復觀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徐復觀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我在一文(一一五號)中指出“孔孟乃至先秦儒家,在修己方面所提出的標準,亦即在學術上所立的標準,和在治人方面所提出的標準,亦即在政治上所立的標準,顯然是不同。修己的,學術上的標準,總是將自然生命不斷底向德性上提,決不在自然生命上立足,決不在自然生命的要求上安設人生的價值。治人的政治上的標準,當然還是承認德性的標準,但這只是居於第二的地位,而必以人民的自然生命的要求居於第一的地位。治人的政治上的價值,首先是安設在人民的自然生命的要求之上;其他價值,必附麗於此一價值而始有其價值”(見該刊一一五號,第八頁)。我的這種觀點,近四年來曾經不斷底提出;但這篇文章提得更為具體,更證明我在一文中,指出近人蕭公權氏在其所著中說是“教重於養”的說法,是一個嚴重底錯誤,完全是正確的。但我在這篇文章中,依然是採取會通、全書的意義,以得出結論的方法。最近又偶然發現可作直接證明的材料。上說:【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徐復觀(1902—1982)原名佛觀。湖北浠水人。他的生涯頗具傳奇色彩。他早年求學於浠水、武昌、日本;繼而投身軍旅,曾任蔣介石的高級幕僚,參與機要。1949年之後移居台灣。並在台灣和香港任教。1949年他在香港創辦《民主評論》,是港台地區重要的理論刊物。徐復觀的學術著作包括《兩漢思想史》、《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中國藝術精神》、《中國經學史的基礎》、《中國思想史論集》、《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篇》、《中國文學論集》等,涵蓋政治學、哲學、經學、史學、文學、藝術諸領域。編者簡介乾春松:哲學博士,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教授。主要作品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體》、《制度儒學》、《重回王道》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