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縣秋埡鄉國小校

四川省儀隴縣秋埡鄉國小校始建於1951年,經過50多年的風風雨雨,今天的來儀國小:轄一所中心校,9所村級國小,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鄉小共有22個教學班,村小共有16個教學班,全校共有學生1800多人,在職教工61人,其中,國小教師27人,具有專科及以上學歷16人,占教師總數60%;國中教師34人,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12人,占教師總數的35.2%。現就我校現階段情況概述如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儀隴縣秋埡鄉國小校
  • 外文名:The school of Yilongxian  Qiutaxiang
  • 始建於:1951年
  • 在校生:1800多人,
  • 國小教師:27人,
學校基本情況,取得成績,

學校基本情況

學校辦學條件良好,基礎設施齊全,育人氛圍濃厚,全體學生在校學習愉快,生活順兆求夜心。。學校占地9986平方米,校園綠化面積90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8980平方米,(學生公寓1500平方米),目前有教學樓2棟,學生公寓
儀隴縣來儀國小校
棟,標準籃球場1個,羽毛球場2個;同時建有實驗室,先進的現代化多媒體教室,語音墓舉想室,校園廣播系統,學生電腦數量為40台,實現“三機一幕”進課堂;校園布局合理,做到綠化、美化、亮化,環境怡人,有濃厚的文化氛圍。學校繼承優良的傳統文化,形成了獨特的教育目標體系。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為辦學宗旨;以“愛為魂、德為首、學為主、人為本”為辦學理念;以“端正辦學思想,面向全體學生,立足素質教育,探究教學藝術,創辦特色學校,爭取一流質量”為辦學目標;以“團結、進取、勤學、創新”為校風;以“敬業、奉獻、實幹、創新”為教風;以“好學、善思、礪志、守紀”為學風,全校師生砥礪進取,開拓創新,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學校堅持狼整腿以學生為本,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科學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取得成績

漫漫辦學路,上下而求索。為了切實改變來儀國小的校容校貌,為全校師生創造一個環境優美的學習、生活、工作環境,在各級黨政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學校領導和老師想盡辦法,拓寬渠道,使來儀國小的硬體建設再上新台階:
建築面積達1600多平方米,耗資一百多萬元的國中部教學大樓於2005年7月8日竣工,解決了“學生多、教室缺”的矛盾,順利實現了中國小的分部管理。
建築面積1658平方米的學生公寓於2004年引資修建落成,國小四年級以上學生可全部住校學習。
學校在資金十分緊缺的情況下,購回了28張毛玻璃黑板;添置了200架學生雙層鋼架床、會議室辦公室桌椅及其它設施設備;裝備了40台微機,設定了微機室和多媒體教室各一個;配置了遠程教育衛星電視接收系統,建立了衛星電視教學收視點,接通了廣電寬頻網,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一、、模式三都已開通投入使用;硬化了操場、修建了圍牆、學生食堂、舞台;硬化了學校到街道近200米的村道土阿棗公路為水泥路面,按標準配齊配足了中國小實驗、電教、體育、衛生設施設備,建了圖書室、實驗室;請專家設計,進行了校園綠化……
2004年暑假,引資108萬元修建1658平方米的學生公寓,於2005年春投入使用,2005年3月,爭取資金進行中學部的危房改造,修建了面積約1580㎡的組拒兆背新教學樓;2005年九月投入使用,並為國小六年級和國中各班配求兆歸捆備了34吋彩電和DVD機各一台並接通了閉路電視;2006年秋引資近19.2萬元修建了學校膳食中心,添置了齊全的設施設備,學生生活質量有較大提高;2007年春在國中部建起了近60米的文化長廊,豐富了學校的校園文化氛圍,擠出資金3萬多元,對學校的綠化進行整體規劃,載上了綠樹,撒播了花草。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現在的來儀國小,花草樹並茂,綠美淨結合,環境優美宜人,氛圍溫馨和諧,教學設施齊全完備,成為莘莘學子成就學業、放飛理想的沃土。
生於憂患,起於艱危,成於憤發,功在不捨。來儀國小的全體教職工,心繫來儀教育的興衰,把汗水化為信念樹,把熱血編成知識花,用青春和智慧支撐著來儀教育這副重擔,用忠誠和毅力造就了來儀教育事業一個又一個輝煌:每期開學檢查,我校綜合得分均列日興片區前列;每期常規抽查,都得到上級的好評;學校先後三次獲縣教育局創建常規管理合格校單項獎;連續五年獲縣教育局中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等級獎;多次受到區工委、教辦和鄉黨委政府的表彰獎勵。1996年被縣教育局授予“常規管理合格校”稱號;1996年、1999年獲縣局“思想政治工作獎,1999年、2004年、2007年分獲縣國小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二名”、“第十一名”、“第十四名”;2001、2003、2004、2005、2006、2007年度均獲縣中國小畢業檢測教學質量優秀等級獎;2000年被縣總工會授予“先進教工之家”;被縣委、政府授予“普九掃盲工作先進集體”;2001年檔案驗收達省三腳刪探級標準;2002年學校黨支部被縣委授予“先進基層組織”,學校被縣教育局評為教育滿意單位;2003年被縣教育局授予“文明校園”稱號;2003年度獲縣局“教育宣傳工作先進集體”;2003年3月獲縣“教研工作先進集體”;2004年獲縣素質教育合格校稱號;2004年度獲片區財務後勤管理“先進集體”;2005年12月獲片區“一二、九”弘揚民族精神歌詠比賽“三等獎”;獲縣“最佳文明單位”稱號、縣“安全工作先進集體”光榮稱號;2006年度獲縣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獲縣局教育工作目標考核“優秀單位”、縣“優秀基層團組織”;2007年4月獲片區“迎奧運,展風采”教職工籃球賽組織工作獎。再獲縣教育局工作目標考核“優秀單位”、同時,於2007年秋被縣教育局授予“二星級學校”光榮稱號。該年度教學質量監測中三、小六雙雙獲得全縣優秀等次,同時,獲縣優秀生源獎。
三、辦學特色
穿越歷史的煙雲,觸摸現實的血脈。時代的變化,也預示著學校教育理念、教育管理與教育教學方法必須與時俱進,適應現代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們緊密結合學校教育理念和主體辦學指導思想,以提高學校辦學效益辦學質量為核心,以強化管理為動力,以管理促發展,以管理提質量,以管理樹品牌,使學校、教師、學生共同成長,不斷拓展發展內涵和外延,形成學校特色。
1、建立健全管理規章制度
近幾年,我們建立健全了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使各項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學校管理更趨規範化、科學化、制度化、民主化。實踐證明,這些規章制度規範了教師的教學行為,張揚教師個性,較好地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給教師的發展創設了廣闊的空間。但對廣大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達到的道德標準和高尚人格來說,這些制度要求只能是下限,好教師應該比規範做的更好,這也是我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2、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建設
來儀國小在領導班子建設和管理過程中,圍繞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箇中心,遵循“民主和諧,以人為本”的原則,按照“抓學習,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抓班子,以表率的作用凝聚人;抓方向,以明確的目標激勵人;抓關鍵,以嚴格的要求培養人;抓傳統,以優良的校史教育人;抓規範,以完善的制度管理人;抓服務,以真誠的關心溫暖人;抓建設,以優美的環境陶冶人”的管理思想,依據“發揚民主,吸引參與;知人知心,尊重信任;照顧要求,激發自覺;面向全體,協調關係”的民主工作策略,緊緊依靠全體教師,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促進學校的全面進步和興盛。
來儀國小的領導班子深深地認識到:學校要發展,重點在管理,關鍵在領導,基礎是教師。學校以“素質過硬、勤政務實、奮進拼搏、開拓創新”的領導集體為班子建設目標。全體領導成員以“在職要盡職,無功便是過”為警策,以“振興來小,再創輝煌”為己任,以“領導一所學校,發展一所學校”為目標,嚴於律己,以身作則。領導班子精誠團結,顧全大局,成員之間配合默契,作風民主。領導自覺學政治、學業務、學管理;成員之間比學習、比工作、比紀律、比團結、比勤政、比廉潔、比奉獻,在工作中勇挑重擔,吃苦在先,享受在後,處處以大局為重。每位領導都堅持教好一門課、深入一個教研組、蹲點村小一個片、培養一個骨幹教師的“四個一”制度。學校堅持不懈地狠抓領導班子建設,以領導班子團結、勤政、廉潔奉獻的整體形象和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喚起廣大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和工作熱情;以領導班子的一身正氣、一分愛心帶動整個教師隊伍的一隊正氣,為教師隊伍整體形象的完善,起到很好的示範帶頭作用。我校領導班子校長1名,副校長1名,中層幹部2人,4人均為本科學歷,1人為高級教師,3人為中學一級教師,平均年齡36歲。校長王正光同志,2003年西華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函授畢業,中學高級教師,中共黨員,2006年8月調任來儀國小校長。2001年撰寫《強化過程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在《儀隴教研》上發表;2005年撰寫教研論文《淺談電教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套用》獲縣優秀教研成果一等獎;2006年撰寫論文《打破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獲縣優秀教研成果一等獎;2007年撰寫的論文《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在《南充晚報》教育論壇上發表;主研的科研課題《國小社會課素質教育、“法律常識”型課堂教學結構模式實驗研究》和《新課改理念下國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分別2003年3月、於2007年3月順利結題並獲縣二、一等獎。多次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縣教育局表彰為“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2000年3月被縣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光榮稱號。2001年9月、2005年9月兩次被縣政府授予“優秀教育工作者”光榮稱號,2007年9月被市教育局授予市級優秀校長稱號。學校中層幹部實行競聘上崗,堅持“公平、公開、公正”原則,擇優聘用,每學期要進行一次述職。領導班子年齡結構合理,人員精幹,分工明確,協作融洽,作風民主。工作責任心強,管理效率高,是一個團結奮進高效廉潔的領導集體,領導班子有先進的辦學理念,實踐經驗豐富,在教師中有較高威望,贏得了社會廣泛讚譽。
3、努力提升教師整體素質
教師隊伍是學校各項工作中起決定作用的人力資源,加強對教師的人性化管理,合理組織學校的人力資源,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群體,是學校管理的首要任務。我們堅持用先進的教育理論武裝教師。學校結合教師繼續教育和新課程改革標準的學習,堅持不懈地開展經常性的形勢和任務教育、改革和發展教育、師德和修養教育、學習和實踐研究教育。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十六大精神、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法規,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學習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堅持不懈地對教職工進行轉變觀念、解決思想、增進團結、加強協作、盡職盡責、拼搏進取、爭先創優、建功立業、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精力放在事業上等內容的教育,強化四種意識:“一流意識、責任意識、合作意識、科研意識”,提倡六種精神:終身從教的獻身精神;不甘落後的榜樣精神;精心執教的敬業精神;愛生如子的園丁精神;不計得失的犧牲精神;銳意改革的創新精神。堅持用明確的奮鬥目標凝聚教師。近年來,學校在深入、全面了解校情、教情、學情的基礎上,深刻分析隊伍的現狀,採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領導和民眾相結合,民主與集中相結合的方式,適時提出了發展規劃和“創名校、樹名師、育新人”的奮鬥目標。在管理工作中,廣泛聽取師生意見,全面分析,結合校力,科學預計學校今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集中大家的智慧,適時提出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辦學宗旨。全體教師在學校的導向激勵下,“身正為范,以德育人;學高為師,以智育人;情真為友,以愛育人”,工作積極性空前高漲,表現出了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和敬業精神,深受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好評。堅持用頻繁開展的優質課競賽活動塑造教師。我校把“優質課競賽評教評學”活動和“選樹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的激勵機制緊密結合起來,堅持在教學實踐中培養青年教師,樹立青年教師年輕有為的教師形像。積極為青年教師提供展示本領和教學獻藝平台,在中青年教師中開展了教學比武,印發簡報(每期1—2次)。在青年教師中營造比學習、比業務、比能力、比貢獻、比表現的激勵競爭氛圍,激勵青年教師崗位成才,建功立業,樹立自己良好的師表形象,使不少青年教師脫穎而出(近五年我校青年教師走上領導崗位的就有9人)。堅持用積極向上的人文環境影響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針對學校青年教師占絕大多數的實際,從青年教師的身心特點和事業歸屬感出發,堅持六種途徑造就青年教師隊伍。一是政治上教育培養,注重在青年教師中培養和發展黨員,把那些上進心強、業績突出、作風正派的青年教師列入培養對象,進行重點培養,並按照黨章要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發展青年黨員,近五年有有10多名青年教師成為中共黨員。二是管理上大膽使用,有意識給青年教師壓擔子,為青年教師的成長創造條件,對他們要以重任激發他們銳意進取的意識。三是工作上嚴格要求,用《教師職業道德標準》、《教學工作考評標準》嚴格要求青年教師的工作,嚴格考核青年教師的教學工作,對思想上有進步、業務上有提高、教學上有建樹、教研上有造詣的青年教師及時地給予表彰和獎勵。四是評價上科學公正,堅持“以業績質量論英雄”、“成績突出者利益優先”、“崗位靠競爭,收入靠貢獻”。五是熱情服務。把教師工作上、生活上、學習上的各種困難和疾苦、思想上的各種苦惱、精神生活的正常需要,時刻放在心上,誠心誠意為他們服務,為他們排憂解難。六是學業上鼓勵,積極支持青年教師在職進修,提高學歷層次。近年來,學校有33位教師通過自考或函授學習,獲得了專科畢業證書;有11位教師獲得了本科畢業證書;45歲以下不是專科學歷的教師全部在參加自考或高函學習,有12位教師本科在讀。教師學歷合格率達100%。通過這一系列的工作,每位老師都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和學識學風等方面以身作則,做到敬業愛生、嚴謹治學、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有力地提升了學校精神文明的品位,使學校的發展體現出時代的風範和特色,更充分地發揮了學校的育人功能。近年來我校有一大批中青年教師脫穎而出,2005-2006年度胡潤德、蔣聰德、蔡義勇等同志被縣政府評為“優秀教師”、“德育標兵”。2006-2007年度劉邦普、唐慧、鄭衛國、陳杰等同志被評為縣“優秀教師”,王正光校長被授予市級“優秀校長”;蔡軍、王剛等九位同志相繼被授予縣級“骨幹教師”稱號,王正光、劉邦普兩位同志被授予“學科帶頭人”稱號。
4、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在現代教育思想的指導下,面對新課程,我們重新審視了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根據學校實際,在教學管理方面,領導、教師思想同步轉軌,樹立全面發展的人才質量觀,在堅持“三全”(全面性,全程性、全員性)的基礎上立足常規管理,努力實現了以下兩方面的轉變:
(1)觀念轉變,從“服從”走向“服務”
面對新課程,我們首先樹立“管理服務於教育、管理服務於課程”的觀念,用全新的眼光來詮釋管理與學生、教師、家長之間的關係。具體做法:
①從“管住”學生轉向“相信”學生。
在學生管理中,我們從學生的需要、興趣與經驗出發,科學設計教學方案,合理組織教學內容,積極探索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對學生實行發展性評價,為學生髮展創造積極健康的環境與發展空間,充分相信學生。
②從“監督”教師轉向“促進”教師。
在教師管理中,我們力求採取多種手段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倡導教師主動參與學校的管理與校本課程的開發。實踐證明教師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形成了開放、民主、科學的教學意識,從而促進了教師的自主發展。
③從“囿於校園”到“走向社會”。
在學校管理上,我們力求把視線從狹窄的校園轉向廣闊的社會,充分利用好家庭和社會的教育資源,努力溝通學校和家庭、社會的聯繫,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合力。
(2)明晰內容,從“結果”走向“過程”。
在教學管理上,制定和完善了各項工作制度,把工作的重心從關注“結果”轉向“過程”。即教學領導要深入教學第一線關注教學管理的全過程。具體做法法:
①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有中層以上的領導參與。通過組織說、評教學設計等活動,使教師把握教材的知識結構、教材的編排意圖,明確如何把教材向“學材”轉變,樹立正確的教材觀。另外,我們還通過優秀教案評比的形式,促進教師間的交流。
②在上課的過程中,在規範課堂教學行為的基礎上,領導對課堂的關注從教師轉移到學生,教師從教書匠轉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提倡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讓教師儘可能地為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機會,真誠地引導學生,而不是簡單地給予。
③對學生作業的管理。我們以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為出發點,儘量避免機械、重複的勞動。學校要求教師嚴格控制學生的書面作業總量,布置學生完成一些收集信息,面向社會和生活的探究性作業。同時要求教師對學生的輔導要做到因材施教,面向全體,並通過開展各類作業和評比活動,促進學生作業質量的提高。
④對學生採用多元化評價。評價的方式力求靈活、多樣、開放,如筆試、口試、操作、表演、爭星、特長展示等。同時,我們還有計畫地做好學生學科成績的單項測試和綜合評價,從而保證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⑤對教師的評價立體化
即採取教師自評、學生評價、家長評價、學校考核小組評價四位一體的評價方式。通過教師成長檔案記錄教師成長、發展軌跡從而促進教師的全面發展。
正是因為採取了這一系列的措施,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一直穩中有升,近5年來的國小畢業班和國中畢業班質量監測均獲得縣優秀等次。
5、全面紮實推進素質教育
我們以課改為突破口,抓實推進素質教育。在工作重心上,我們強化了“三個一”,即突出一個中心——有效實施新課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固守一個陣地——課堂教學;強化一條主線——教學流程的科學規範化管理。我們堅持做好以下工作:
①制定方案,落實課程理念。我們制定了《來儀國小素質教育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明確目標與任務,有具體的保障措施,有計畫地實施新課程。
②抓教師隊伍建設。實施新課程,教師素質是關鍵。為了確保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有效實施,我們根據我校教師的基本情況,狠抓了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具體做法:強化校本培訓,通過理論學習——實踐探討——考核驗收的形式,指導教師過“五關”,即觀念更新關,教材知識關,教學設計關,教學實施關,學生輔導關。另外我們積極支持教師外出聽課、學習、考察。
③抓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有效實施新課程的主渠道。所以我們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為實施新課程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實抓好。抓課堂教學我們的基本理念是:把課堂視為一個生命,讓課堂“活”起來,讓課堂“充滿靈氣”,讓課堂“煥發勃勃生機”。努力實現“三個一”,即抓住“一個靈魂”——師生雙方人生價值的實現;把握“一條命脈”——指導和訓練學生掌握知識,學會本領;營造“一片綠洲”——構造和諧的課堂生態。具體做法:首先是學校領導深入教學第一線,對教師的課堂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然後把教師分類,進行分類跟蹤指導;其次是有計畫地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指導教師處理好舊教材、新理念和新教材新理念的關係,促進教師間的交流;三是派部分優秀教師外出聽課,回來後做匯報課;四是有效利用校園圖書室及校園網路,引導教師學習外地經驗並在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套用。
④抓校本教研。為了有效實施新課程,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我們以校本教研為載體,促進教科研的有機結合。以“新課程、新理念、新模式”為主題,開展系列研究活動。並努力實現“三落實”,即課題落實、計畫落實、活動落實。具體做法:我們要求所有任課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和學生實際,在實踐中發現新問題,思考新方法,並通過不斷地實踐、總結和提煉提升為自己要研究的課題按照這樣的研究思路,我校成立了以教師、教研組、學校三級研究網路,制定了校本教研計畫,並按計畫定期開展研討活動。
6、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結合我校實際,我們提出“為學生創設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的校園文化環境、物質環境、人際環境、心理環境”,以“和諧向上、充滿活力”為主題開展校園文化建設,體現學校處處是教育的現代理念,營造氛圍,構建樂學的校園。
顯性文化:進入學校校門,人文格言映入眼帘,以此來明確學生學習目標、奮鬥目標,暗示學生這樣做人。
校園內都有獨特的文化氛圍,如彩瓷鑲嵌的祖國長城和辦學理念,展示師生風采和業績的文化長廊,文明提示語、《中小學生守則》、偉人畫像、黑板報、標語等,對學生都是潤物無聲的教育,體現了環境育人的特點。
隱性文化:通過組織制度的建立、實施,領導與教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之間長期互動作用,激起相互之間的友好關愛團結奮進,凝聚成一股巨大的推動力,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以教風帶學風、促校風,使廣大教師、學生置身其中自然而然的受到感染和薰陶。創設這樣的文化底蘊,其目的是激勵教師為學生終身發展創造條件,啟迪學生“胸懷祖國,放眼世界”,讓學生樹立樂於讀書立志成才的志向。
校園活動:建立了課外興趣小組,豐富了教學內容;舉辦了運動會和校園文化藝術節,開辦了紅領巾廣播站,為學生搭建了教育平台;成功地舉行了六一文藝匯演,營造了藝術氛圍;團隊、安綜辦組織的升旗、演講、遵紀守法教育等活動對於激勵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等都起到強化訓練作用,利於師生養成良好風氣,有效地促進學校良好環境的形成。
7、廣開渠道,吸納社會各界人士捐資助學
教育事業屬社會公益事業,只有廣開渠道,多方出擊,獲取社會各界支持,才能越辦越旺,越辦越紅火。近年來,通過學校領導班子不懈努力,成效顯著。
(1)、爭取縣工商聯捐資20萬和國家排危資金75萬元,建成國中部教學大樓,現以投入使用。
(2)、聯絡原來來儀國小學子,現金融企業家汪愚先生回校捐資助學,每年出資五萬元,設立優秀教師獎勵基金,優秀學生獎學金。
(3)、爭取工商聯陽光集團捐助價值2萬元圖書,豐富學生課餘生活。
四、“迎檢”問題與困惑
近年來,通過學校歷任領導不懈努力,學校面貌,辦學品位迅速提升,但是,對照迎檢工作要求,我們也還存在諸多問題與不足:
1、學校(特別是國中部)活動場所狹窄,生均占地嚴重不足,體育活動設施缺乏。
2、學校教師住房緊張,教師周轉房和辦公樓修建雖以啟動,但資金缺口較大。
3、國小部無圍牆,無大門,存在安全隱患。
4、村小維護、維修、排危工作尚需加強,如山河村小一間教室垮塌;旱田村小廁所枯朽;國橋村小操場邊高坎無圍欄。
5、學校無專門實驗室。
6、現代教育技術相關設備損壞嚴重,無法有效運轉、使用。
7、教師缺編嚴重,病事假較多,影響學校正常教學工作。
8、學校普九債務未償還,成為壓在學校頭上的沉重包袱。
9、1999年――2006年普九資料未有效歸檔,殘缺不齊。
五、整改計畫和措施
迎檢工作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也是迫在眉睫的一場攻堅戰,我們想方設法,確保萬無一失。
1、爭取資金,加大排危、改危力度,力爭2008年8月底前完成國小部危房改造、圍牆、教師周轉房和辦公樓修建。
2、迅速聯絡專業網路維護人員檢修,使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投入使用。
3、聯繫鄉政府、村委會,請求他們協助解決村小安全隱患。
4、向縣教育局申請今秋教師分配予以照顧,配備相應編制教師,確保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5、組織相關領導、老師即日起,對照“迎評”要求,認真補充所需各項軟體資料、表冊。
總之,面對省政府督導評估我縣教育工作,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在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努力下,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把這項工作做好,不給教育部門丟臉。其間任重而道遠,但我們堅決完成這一光榮而艱巨的迎檢任務,並為此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二00八年三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