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上帝的九十九個名字》是2018年的一部微電影,導演是Yumna Al-Arashi。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儀式:上帝的九十九個名字
- 外文名:Rituals: The 99 Names of God
- 製片地區:美國
- 導演:Yumna Al-Arashi
- 類型:短片
- 片長:4分19秒
- 對白語言:無對白
導演 Yumna Al-Arashi 的這部短片,僅僅掀開伊斯蘭文化的一角。它既不指涉某個民族,也規避了政治和宗教的論爭。也許這就是導演的目的:展現伊斯蘭文化的美,糾正人們對它的負面形象。
導演美麗絕倫的鏡頭下,還隱藏著一個神秘主義教派:蘇菲派。這個神秘的派別溫和而喜好隱遁,被很多主流穆斯林視為異端,經過上千年的發展,現遍布全世界各大民族和伊斯蘭的各大宗派。
蘇菲一詞的來源眾說紛紜,有人說源自阿拉伯語的“純粹”,也有人說來自希臘文的“sofia”,意為“智慧”。蘇菲行者主張禁慾和誦經,他們執迷於吟誦真主的99個名字,以發現真主的第一百個尊名,即可接近真理。 穆罕默德在一部著名的聖訓里說:“的確,真主有九十九個尊名,也就是一百個減一個。誰計算(而且相信第一百個尊名)這些尊名,誰就能進樂園。”
短片片名“真主的99個尊名”便是來源於此。
蘇菲派的修行方式分靜態和動態兩種,前者是冥想,後者是旋轉。他們認為,宇宙在不停的旋轉。蘇菲派一代宗師魯米在連續旋轉三十六小時後得道,於是他的追隨者沿襲了這種修行方式。
我們經常看的維族旋轉舞,就是起源蘇菲派的苦行僧。中國擁有2300萬左右穆斯林,其中大約三分之一屬於蘇菲派。
短短4分多鐘,導演 Yumna Al-Arashi 展現了伊斯蘭文化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它是美麗的,也是寬容的,還有仰觀宇宙的神秘主義。
這位年僅三十歲的女性導演,想藉助這個短片告訴世界,不要輕易給任何一種文化貼上標籤。 伊斯蘭教起源於阿拉伯半島,其名稱源自閃語的詞根S-L-M,意思為“順從”。
在亞伯拉罕諸教中,伊斯蘭教起源最晚,是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弟弟,法理上承認《舊約》、《新約》和亞伯拉罕、摩西以及耶穌的先知地位,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先知。實際上,清真寺的阿訇不管之前的經典,唯《古蘭經》馬首是瞻。
後來,有人仿照穆罕默德創立新宗教,伊斯蘭一律不予承認,斥為異端。
伊斯蘭教的誕生,重塑了亞歐大陸。穆罕默德之前,阿拉伯人只是沙漠中的遊牧部落。穆罕默德去世二十年,阿拉伯的鐵騎踏出半島,不到兩百年,滅掉波斯薩珊王朝,戰敗拜占庭帝國,建立一個西到西班牙、東到印度的超大帝國。
它有一套嚴格的律法,規範了從飲食到金融、從軍事到婚姻、福利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伊斯蘭教的初期征服可謂所向披靡。征服者一手拿利劍、一手拿《古蘭經》,被征服的人只能二選一。但據普林斯頓教授希提的說法,征服者還提供了第三個選擇:繳納比原來低得多的人丁稅,可視為伊斯蘭版本的“闖王來了不納糧”。
可惜,那是一千年前。那時伊斯蘭教是一種非常 popular 的生活方式,黎民百姓莫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人們常常混淆阿拉伯和伊斯蘭。阿拉伯人創造了伊斯蘭教,但伊斯蘭教遠大於阿拉伯人。伊斯蘭的信徒還包含土耳其、普什圖、伊朗、馬來和印尼等多個民族。作為一個跨民族概念,伊斯蘭擁有獨樹一幟的文化。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長達500年的伊斯蘭黃金時代,伊斯蘭文明牢牢控制了亞歐走廊,身處文明的中心,占據世界文化的至高點。
伊斯蘭教嚴格禁止偶像崇拜,包括一切具有人物或動物的形象,故而沒有發展出透視繪畫,轉而發展出書法、馬賽克裝飾、織毯和建築等獨具特色的伊斯蘭藝術。
例如伊朗,創造了輝煌的玻璃藝術。現今位於設拉子的莫克清真寺,立面採用大量彩色玻璃,吸引世界源源不斷的遊人。
Via.NOWNESS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