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條件化(conditions of worth)使來訪者中心療法的重要概念,價值條件化是建立在他人評價的基礎上,並不是建立在個體自身的有機體評價的基礎之上,也是個體產生錯誤知覺的原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價值條件化
- 套用學科:心理學
簡介,研究內容,
簡介
價值條件化是來詢者中心療法的重要概念,羅傑斯認為每個人都存在著兩種價值評價過程。一種是人先天具有的有機體的評價過程,另一種是價值的條件化過程。價值條件化建立在他人評價的基礎上,而非建立在個體自身的有機體的評價基礎之上。個體在生命早期就存在著對於來自他人的積極評價的需要,即關懷和尊重的需要。當一個人的行為得到別人的好評,被別人讚賞時,這種需要得到滿足,人會感到自尊。然而,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這種需要的滿足常常取決於別人。比如:父母總是根據孩子的行為是否符合自己的價值標準來決定能否給予孩子關懷和尊重,也就是說父母這種尊重的積極評價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孩子的行為是否符合自己的價值標準。也就是價值的條件化。
研究內容
孩子得到得這種有條件的滿足常常與他自身的體驗相矛盾。在現實生活中自我的滿足的行為願望和父母的願望有時候是矛盾的,孩子在以後的行為中,就把父母對這種行為扥不滿作為一種價值條件,為了討父母的歡心,就不會就做這樣的事了。久而久之,就會把父母的價值觀念內化,把這些觀念內化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一旦孩子把父母的價值觀念黨組自我的概念時,他的行為就不再受有機體評價過程的指導,而是受內化了的別人的價值規範的指導,這個過程就是價值條件化的過程。這一過程並不能真實反映個體的現實傾向,當他採用這一過程反映現實時,就會產生錯誤的知覺。當對某一行為自己感到滿意,別人沒有感到滿意,或別人滿意而自己沒有滿意時,就會出現一種困境,自我概念和經驗之間就會出現不一致、不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