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僮子戲
- 外文名:Tongzi Drama
- 特點:地方特色
- 屬性:戲曲劇種
- 發源地:江蘇南通
類別,簡介,傳說,發展歷史,
類別
中國傳統戲曲劇種。
簡介
清乾隆年間揚州曾有“僮子會”的組織。徽商們不斷來鹽阜一帶做鹽業,由此也把徽劇帶入了蘇中,因而出現了當地“香火戲”、“僮子戲”與徽劇同台演出,這種表演形式又被稱做“徽夾可”後來又出現“京夾可”。蘇中的地方戲先後吸收徽劇、京劇和花鼓戲舞台藝術,特別是伴奏形式及衣箱等,使形式和內容都逐漸發生變化,1930年前後發展成為戲曲。主要曲調為七字平調、十字調和鈴板調。傳統劇目有《陳英賣水》、《秦香蓮》等。解放後進行改革,積極反映現代生活。1958年定名“僮子戲”,後一度曾改名“通劇”。
傳說
關於淵源流長的僮子戲,還流傳著許多美妙的故事。相傳在唐貞觀年間,有五個舉人進京趕考,不料誤了考期,而且回家的盤纏用盡,只得流落京城。在困境中他們結為異姓兄弟,為了謀生,便用家鄉的僮子調編成歌曲,靠賣藝度日。一天,在皇宮外賣唱,歌聲傳到宮內,被唐太宗李世民聽到了。當時唐太宗正與龍虎山張天師為劃分地界鬧矛盾,便心生一計,召五人進宮。太宗對他們說:我在金鑾殿上挖個坑,將你們藏在裡面,你們聽到我摔酒杯就唱歌,聽到我跺腳就停止。一切安排妥當後,唐太宗將張天師召進宮,與他一起飲酒,席間唐太宗突然酒杯掉在地上,藏在坑內的五個舉人聽到這聲音,立刻就唱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唐太宗一跺腳,歌聲頓時消失。唐太宗臉色大變,責問張天師,是否是他把妖精帶入皇宮,要他立刻作法,殺掉妖精。張天師明知唐太宗戲弄他,便用照妖鏡一照,說:“這不是妖精,而是五個舉人在為陛下歌唱。”唐太宗見被揭了老底,更是不悅道:“朕乃金口玉言,朕說是妖精就是妖精,今天一定要你將妖精殺掉。”無奈,張天師口念真言,用寶劍殺掉了五個舉人。張天師走後,五個舉人冤魂不散,緊緊追隨張天師。張夭師對他們說:“冤有頭,債有主,我也是迫於無奈,是李世民要我乾的。我贈你們每人一件寶貝,你們去找他算帳去吧!”五鬼得了寶物,大鬧皇宮。結果“東宮拿住曹皇后,西宮娘娘不安康,三宮六院都有難,缺人煎茶送藥湯”。而且奇怪的是得病的全是婦女。唐太宗自知理虧,無奈就敕封他們為五路神,“洪門而進”。結果五個鬼將“洪門”二字,誤聽為“逢門”,於是到處遊蕩,撒瘟播災。天上玉皇大帝得知此事,便派三女兒下凡。這三仙女頭戴黃元折盔,腰束九宮八卦裙,手拿一把九連環刀四處揮舞,所揮之處瘟災立刻消除,一切太平無事了。唐太宗盛情挽留三仙女,然而三仙女不應,匆匆飛天而去。但留下頭巾、彩裙與九連環刀。此後,宮中一有人生病,唐太宗就找一孩童戴上頭巾,穿上花裙,舞九連環刀,嘴裡哼哼唱唱,果然疾病全消。
因此,在江蘇南通民間有種說法認為,僮子是專門給人看病消災的。在農村有一個習慣,若家中有人受風寒、遭驚嚇、頭昏,或是嗜睡昏迷,胡言亂語,就要請個僮子來叫魂,手上敲著鑼鼓,嘴裡念唱,一旦病人病情好轉,就舉行儀式酬神。這種活動以規模大小劃分為:“化藍門”、“度關紙”、“小串堂”、“三表三聖”、“三表五聖”、“五表七聖”、七表九聖”、“九表十三聖”多種。
發展歷史
南通僮子活動,在明初一度遭官禁,直至明末再度復興。到清朝不僅很活躍,而且其範圍從鄉村擴展到市鎮。
從清末到新中國成立,僮子的演唱越來越生活化、社會化、藝術化。建國後,在人民政府引導下,僮子戲發揮了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的作用。
為了槍救挖掘這一民間文藝形式,有關方面組織著名僮子藝人開會研討,使之與現代劇逐步並軌,並上演了一幕幕現代劇。由於僮子戲粗獷的聲腔,純樸的方言,加以鑼鼓伴奏的演唱,通俗易懂的唱詞和家喻戶曉的內容,使它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僮子劇團也改變成通劇團。 1977 年,南通市文化館組建了通劇演出隊,改編、創作了一些戲,受到城鄉觀眾的歡迎。隨之,通劇團隊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