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國傾城亦飄零:張愛玲》內容簡介:《傾國傾城亦飄零:張愛玲》是作者精心為廣大讀者朋友們編寫而成的此書。張愛玲是我國近代著名的女作家,其作品廣受讀者關注。
《傾國傾城亦飄零:張愛玲》從家世、創作、戀情等幾方面對其傳奇一生做了詳盡的爬梳,文筆優美,考據得當,不失為一本深入了解張愛玲生平的優秀傳記作品。《傾國傾城亦飄零:張愛玲》精美插圖再現一代才女風采。
基本介紹
- 書名:傾國傾城亦飄零:張愛玲
- 出版社:山東齊魯書社
- 頁數:255頁
- 開本:16
- 品牌:齊魯書社
- 作者:蔣心海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332797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傾國傾城亦飄零:張愛玲》由齊魯書社出版。
圖書目錄
上卷 亂世人生
第一章 生命記憶
第二章 天才非夢
第三章 亂世傳奇
第四章 流言人生
第五章 塵埃花開
第六章 出走香港
下卷 異國飄零
第七章 夢尋美同
第八章 山重水複
第九章 獨上紅樓
第十章 柳暗花明
第十一章 咬齧之痛
第十二章 海上花謝
第一章 生命記憶
第二章 天才非夢
第三章 亂世傳奇
第四章 流言人生
第五章 塵埃花開
第六章 出走香港
下卷 異國飄零
第七章 夢尋美同
第八章 山重水複
第九章 獨上紅樓
第十章 柳暗花明
第十一章 咬齧之痛
第十二章 海上花謝
後記
這本小書斷斷續續寫了一年多,期間固然有查閱資料的困難,如何書寫的躊躇,但主要還是困於日常的事務,諸如繁重的課程,自以為不得了又了而不得的個人瑣事。這些事情讓我深感疲憊,心緒難寧,不得安坐。這大概就是平常人的煩惱了,分內的工作之外,成天為雞零狗碎的事情牽絆著,焦慮著,然而回頭看看,不過是一路瑣屑,遍地雞毛。就想到張愛玲,亂世之中,盛名之下,仍將自己的生活打理得那么清爽,實非尋常人所能為。早年在上海,她身居鬧市,親近煙火,竟給人不染塵雜的感覺;晚年在美國,她幽居公寓,謝絕採訪與探視,電話不接,書信不拆,儼然是置身繁鬧的大隱者。她對個人生活的這份把持,與其說是一種生活方式,倒不如說是參透了生命真諦後的自甘淡漠。由此可見,對生命的參悟不同,人生的境界也就相去霄壤了。
活是幹完了,雖說傾注了熱情,耗費了心力,但不知讀者朋友是否會滿意。該書在寫作過程中,參閱了許多專家學者們的研究著作,在此謹致最誠摯的謝意。最後,還要感謝齊魯書社。
蔣心海
2014年1月10日於臨大教授花園
活是幹完了,雖說傾注了熱情,耗費了心力,但不知讀者朋友是否會滿意。該書在寫作過程中,參閱了許多專家學者們的研究著作,在此謹致最誠摯的謝意。最後,還要感謝齊魯書社。
蔣心海
2014年1月10日於臨大教授花園
序言
1981年11月,上海《文匯月刊》發表了張葆莘長文《張愛玲傳奇》,張愛玲遂以“傳奇”的姿態重返上海。上海是張愛玲出生的地方,成名的地方,也是她遭遇亂世之戀並因之備受指斥的地方。1952年,張愛玲離開了帶給她榮耀與痛苦的上海去了香港,從此之後她的名字和作品便在大陸銷聲匿跡。因此,當三十年後張愛玲再次“現身”大陸媒體,她身在上海的姑姑驚喜不已,即刻把登載《張愛玲傳奇》的那一期《文匯月刊》寄往美國,告知她重回大陸的喜訊。
張愛玲的回歸也勾起許多文壇故舊的回憶。1982年12月,《收穫》雜誌發表了柯靈的《遙寄張愛玲》,並重新刊發《傾城之戀》,《讀書》雜誌也遙相呼應,迅速轉載了柯靈的這篇回憶文章。其後,張愛玲逐漸走進公眾視線,其作品大量印行,閱讀張愛玲也隨之成為不斷升溫的文化時尚。
又是三十年過去,一代代“張迷”仍然如痴如醉地讀著她寫的書和寫她的書;張愛玲研究也漸成顯學,有關她身世的訊息、文章、傳記、電影等紛紛而出。這種持續不衰的“張愛玲熱”,庶幾算得上傳播史上的一個傳奇。那么,在這種情況之下,再寫一本張愛玲傳記,究竟是明智之舉還是多此一舉呢?這是一個頗難回答的問題。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以一種“驚艷”的目光來看取張愛玲,試圖從她身上找到自己生活中的缺失和對生活的浪漫想像。在這樣的心態之下,對張愛玲的書寫與閱讀日趨“傳奇化”。所謂“貴族”的身世,“艷異”的愛情與生活,“傳奇”般的成功和“乖張”的個性與行止,都成了人們聚焦的看點,或者乾脆成了獲取替代性滿足的媒介物。而張愛玲真實的人生和內心的荒涼與落寞、焦慮與糾結,以及歡欣與哀痛,卻被有意無意地忽略、遺忘,甚至不同程度地改寫。基於此,我們願意以平實的態度,還原一個更接近真實的張愛玲——一個以文字維生、歷經蒼涼亂世和坎坷心路的張愛玲。
台灣作家季季曾對張愛玲的一生作過一個簡括的勾勒:“四歲母親離家出國。十歲父母離婚。十四歲父親再娶。十七歲被父親監禁半年。十八歲逃出父親的家。從童年到青春,一次次都是情感上的高壓與生活上的高溫之煎熬。二十三歲,揚名上海灘。二十四歲,情系胡蘭成。二十五歲,情傷胡蘭成。二十七歲,情碎胡蘭成。三十二歲,離家去國。四十七歲,痛失賴雅。五十二歲,自我封鎖。七十五歲,骨灰漂流太平洋。”(見張子靜、季季《我的姐姐張愛玲》新版後記)透過她一生的遭際,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表面的所謂繁華與浪漫、光鮮與詩意背後,其實是走不完的坎坎坷坷,受不盡的內心煎熬。
面對張愛玲,我們感受到的是她對夢想的執著。她以文字成名,用文字來養活自己,文字成全了她,也給她帶來苦惱甚或磨難,但她始終無怨無悔,不離不棄。在大洋彼岸,在陌生的異國他鄉,她仍在用文字壘砌著自己的文學夢想。文字成了她的宗教,也成了她的宿命。到了晚年,她把自己囚禁在寂清與孤獨里,依舊痴迷地沉潛於文字,直到命回幽冥。人說女人是水做的,而張愛玲是文字做的,她為文字而生,亦為文字而死。
面對張愛玲,我們感受到的是她的獨立與自尊。她一生都在逃離。逃離家族,逃離父母,逃離政治,逃離大陸和香港,逃離人群,也逃離跳蚤的齧噬;她用逃離來尋找獨立,她用自立來搭建自尊,到了晚年更是以逃離來維護自己的尊嚴。在張愛玲的詞典里,逃離不僅僅是獨立、自尊,更是一種選擇。她聽命於自己內心的召喚,選擇不斷地逃離,最終成為了她自己。
面對張愛玲,我們亦悲亦喜。悲的是她命途多舛,孤獨而終;喜的是她留下了璀璨至美的文字,留下了身後不朽的文名。
面對張愛玲,我們不悲不喜。她在亂世里燦爛,塵埃里開花,異國的土地上自由行走,走出了她自己的神採風韻,走出了她特異的獨立不羈的生命姿態。
張愛玲是不可複製的,也是不可模仿的。面對張愛玲,我們發現了自己的平庸與怯懦;面對張愛玲,我們只能懷著一份欽敬之情遠瞻遙觀,無需悲喜。
我們以這樣的認知與情感,試著還原一個更接近真實的張愛玲。
張愛玲的回歸也勾起許多文壇故舊的回憶。1982年12月,《收穫》雜誌發表了柯靈的《遙寄張愛玲》,並重新刊發《傾城之戀》,《讀書》雜誌也遙相呼應,迅速轉載了柯靈的這篇回憶文章。其後,張愛玲逐漸走進公眾視線,其作品大量印行,閱讀張愛玲也隨之成為不斷升溫的文化時尚。
又是三十年過去,一代代“張迷”仍然如痴如醉地讀著她寫的書和寫她的書;張愛玲研究也漸成顯學,有關她身世的訊息、文章、傳記、電影等紛紛而出。這種持續不衰的“張愛玲熱”,庶幾算得上傳播史上的一個傳奇。那么,在這種情況之下,再寫一本張愛玲傳記,究竟是明智之舉還是多此一舉呢?這是一個頗難回答的問題。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以一種“驚艷”的目光來看取張愛玲,試圖從她身上找到自己生活中的缺失和對生活的浪漫想像。在這樣的心態之下,對張愛玲的書寫與閱讀日趨“傳奇化”。所謂“貴族”的身世,“艷異”的愛情與生活,“傳奇”般的成功和“乖張”的個性與行止,都成了人們聚焦的看點,或者乾脆成了獲取替代性滿足的媒介物。而張愛玲真實的人生和內心的荒涼與落寞、焦慮與糾結,以及歡欣與哀痛,卻被有意無意地忽略、遺忘,甚至不同程度地改寫。基於此,我們願意以平實的態度,還原一個更接近真實的張愛玲——一個以文字維生、歷經蒼涼亂世和坎坷心路的張愛玲。
台灣作家季季曾對張愛玲的一生作過一個簡括的勾勒:“四歲母親離家出國。十歲父母離婚。十四歲父親再娶。十七歲被父親監禁半年。十八歲逃出父親的家。從童年到青春,一次次都是情感上的高壓與生活上的高溫之煎熬。二十三歲,揚名上海灘。二十四歲,情系胡蘭成。二十五歲,情傷胡蘭成。二十七歲,情碎胡蘭成。三十二歲,離家去國。四十七歲,痛失賴雅。五十二歲,自我封鎖。七十五歲,骨灰漂流太平洋。”(見張子靜、季季《我的姐姐張愛玲》新版後記)透過她一生的遭際,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表面的所謂繁華與浪漫、光鮮與詩意背後,其實是走不完的坎坎坷坷,受不盡的內心煎熬。
面對張愛玲,我們感受到的是她對夢想的執著。她以文字成名,用文字來養活自己,文字成全了她,也給她帶來苦惱甚或磨難,但她始終無怨無悔,不離不棄。在大洋彼岸,在陌生的異國他鄉,她仍在用文字壘砌著自己的文學夢想。文字成了她的宗教,也成了她的宿命。到了晚年,她把自己囚禁在寂清與孤獨里,依舊痴迷地沉潛於文字,直到命回幽冥。人說女人是水做的,而張愛玲是文字做的,她為文字而生,亦為文字而死。
面對張愛玲,我們感受到的是她的獨立與自尊。她一生都在逃離。逃離家族,逃離父母,逃離政治,逃離大陸和香港,逃離人群,也逃離跳蚤的齧噬;她用逃離來尋找獨立,她用自立來搭建自尊,到了晚年更是以逃離來維護自己的尊嚴。在張愛玲的詞典里,逃離不僅僅是獨立、自尊,更是一種選擇。她聽命於自己內心的召喚,選擇不斷地逃離,最終成為了她自己。
面對張愛玲,我們亦悲亦喜。悲的是她命途多舛,孤獨而終;喜的是她留下了璀璨至美的文字,留下了身後不朽的文名。
面對張愛玲,我們不悲不喜。她在亂世里燦爛,塵埃里開花,異國的土地上自由行走,走出了她自己的神採風韻,走出了她特異的獨立不羈的生命姿態。
張愛玲是不可複製的,也是不可模仿的。面對張愛玲,我們發現了自己的平庸與怯懦;面對張愛玲,我們只能懷著一份欽敬之情遠瞻遙觀,無需悲喜。
我們以這樣的認知與情感,試著還原一個更接近真實的張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