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丁壩、護岸、擋土牆、涵閘等水工建築物因受力情況改變而發生傾斜、倒塌等險情的搶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傾倒搶險
- 外文名:Emergency protection against overturning
傾倒徵兆,傾倒發生原因,搶護原則與方法,
傾倒徵兆
水工建築物發生傾倒前一般都有徵兆,如開始前傾或下蟄時,其土石結合部或填土表面出現順岸裂縫,並且逐漸擴大;當發生較大不均勻沉降時,建築物頂部或壩前出現豎向裂縫,並且不斷擴大;有時建築物出現明顯的下沉和向前傾斜等。當發現上述險象時,應加強觀測,及時探查基礎或護根石的破壞情況,分析出險原因,及早進行搶護。
傾倒發生原因
①丁壩、護岸、擋土牆、涵閘等水工建築物經常受急流沖刷,護根石被沖走或地基被淘空,抗傾力減小;②水工建築物的頂部堆放料物或填土加高不當,超載過多,使土壓力增大;③水位驟降,水工建築物後部土體由於失去浮托力,反向滲水壓力增加,傾覆力矩增大;④地基發生破壞性變形,使水工建築物失穩;⑤丁壩、護岸或涵閘翼牆因受力條件變化或斷面不足,抗傾安全係數太小;⑥建築物後的土體(或連同部分地基)發生滑坡。
搶護原則與方法
當丁壩、護岸、擋土牆、涵閘等水工建築物已發生傾倒時,應按防沖護堤原則搶護;若僅出現傾倒跡象,應按維護穩定、防止險情擴大的原則搶護。搶護方法主要有:①拋石或拋石籠。當建築物出現裂縫或傾斜但尚未傾倒時,應及時探測基礎或根石破壞情況,從險情嚴重處開始,進行拋護。拋石坡度一般要求在1:1~1:1.5,石塊重量不小於25kg;如水流速度很大,拋石有被沖走可能時,套用石籠拋至擬定位置,石籠體積應大於0.5立方米。對裂縫要用土充填,防止雨水流入.當擋水建築物已發生傾倒時,應採取拋石或拋柳石枕防護土體。②柳石摟廂。這是黃河下游傳統的一種埽工技術,有就地取材、迅速穩定險情等優點,適用於丁壩、護岸倒塌土體外露,大溜頂沖,水深流急,險情繼續擴展,需要緊急搶護的情況。其修築方法是將岸坡修成1:0.5~1:0.7的坡度(見圖),在堤頂距臨水堤肩2~3m以外打數排頂樁,樁長1.5~1.7m,中徑15cm左右,入土深1.2~1.3m,樁距0.8~1m,排距0.3~0.5m,前後排樁要向下遊錯開0.15m,以防堤頂拉裂和便於拴繩纜,樁的排數與擬修柳石坯數對應。用柳枝或秸、葦等軟料,中間順枕放龍筋繩(長30m、直徑4cm左右的粗麻繩或強度相當的尼龍繩或3股直徑2.8mm鉛絲絞合繩),捆成直徑1m,長度比計畫摟廂段長2~5m的浮枕1個,龍筋繩兩端活扣拴於頂樁上,使枕漂浮水面,用以拴扣繩纜及擋護料物。在第1排樁頂上各拴底勾繩或3股直徑2.8mm鉛絲合股繩1根,繩的另一端套過枕或拴在枕上。再從枕向岸用繩或直徑2.8mm鉛絲順水流向橫連數道,間距0.5m,做成均勻的格子底網,寬度相當於底坯寬度,以備底坯摟廂,用木桿將枕撐離岸邊2~4m,在底網上順水流方向鋪散柳1層,厚1.0~1.3m,上鋪塊石厚0.2~0.3m,使廂體下沉(以埽面出水約0.5m為度),上再蓋柳1層,用繩(練子繩)摟拴在底勾繩上,即完成了“底坯”。在底坯上繼續逐坯加廂,每坯厚1.5m左右,工序與底坯相同,使廂體逐漸下沉。每加廂一坯,在埽面前後各打木樁拴繩(練子繩)繫於堤頂排次相應的頂樁上,以使上下坯結合穩固。如此逐坯進行,同時注意隨埽體下沉適當松底勾繩,直至廂體沉觸河底為止,最後全部摟回底勾繩拴於頂樁上,並在埽前拋柳石枕或拋石籠護根,再於埽頂面壓土或石封頂完成,穩住埽體。③丁廂埽。適用於丁壩、護岸傾倒,土體坍塌嚴重的情況,修築方法見埽工。④減載固根阻滑。適用於滑坡傾倒情況,見滑坡搶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