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臨症解讀釋義》本書內容分為上篇“傷寒論解讀釋疑”,下篇“金匱要略解讀釋疑”,盡力使內容字斟句酌,精益求精,深入淺出地釋疑解惑,以冀使學用者對其群疑冰釋;按照六經、臟腑以及病證進行分類歸納,對原著條文中疑難詞句加以注釋;學習古今注家之注本,擷英取華,結合心得,對原文做簡明扼要的譯文;
基本介紹
- 書名:傷寒論雜病論臨症解讀釋義
- 類別:醫學
- 出版社: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對傷寒雜病論解惑釋疑》中的疑難問題進行深入淺出的闡釋與剖析而加以按語,以幫助讀者更好地領會原著條文的精髓,以指導臨床辨治常見病與疑難病;將重點方劑編成歌訣,編寫了方解及臨證運用經驗;精心選錄古今名醫、現代學者及編著者的經方驗案,分門別類。全書內容豐富,緊密結合臨床實際解讀釋疑,便於臨證套用,開拓辨證思路,既可以通讀以系統學習仲景醫學,又可以作為案頭工具書查閱。
目錄
上篇
傷寒論解讀釋疑
緒論
原序
辨太陽病脈並治上
一、太陽病提綱
二、論中風
三、論傷寒
四、論傳與不傳
五、論溫病與風病
六、論陰陽、寒熱、預後
七、論桂枝證——主之,可與不可與及加減法
八、論變證與變方
辨太陽病脈並治中
九、論太陽之氣循經而入——葛根證
十、論太陽之氣在表——麻黃證
十一、論大小青龍功用之不同
十二、論病有在“表”在“外”之不同,湯有“麻黃”、“桂枝”之各異
十三、論汗、吐、下三法不可誤用
十四、論發汗後的煩渴之證
十五、論梔子豉湯之證有寒、熱、虛、實之不同
十六、論虛人不可發汗——汗後變證無常
十七、論汗、下及救表、救里有先後緩急之分,不得倒行逆施
十八、論柴胡湯之證治
十九、論火攻之害
二十、論吐之失宜
二十一、論血證——從小便之利與不利驗之
辨太陽病脈並治下
二十二、論結胸、髒結、痞氣之證
二十三、論太陽病在絡、合於陽明、而為白虎之熱證
二十四、論太陽少陽之並病、合病
二十五、論傷寒所致風濕相搏之病
二十六、論浮、滑、結、代諸脈之證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二十七、陽明證提綱
二十八、論陽明之氣,主表而外合太陽,主里而內關津液
二十九、論陽明之氣與太陰為表里,且中合於少陽、外合於太陽
三十、論陽明之中風、中寒
三十一、論陽明胃虛之證
三十二、論陽明居中土,主灌溉於上下內外四旁
三十三、論陽明主里,復外合於表氣,內通於經脈,復還於胃中
三十四、論陽明病之不可攻下者
三十五、論可攻之證——三承氣各有所主
三十六、論譫語各證之治法
三十七、論陽明三焦有寒、冷、燥熱之病
三十八、論陽明之氣內通於心胸腹胃,憑脅而樞轉於外內
三十九、論陽明病之桂枝證與麻黃證
四十、論陽明為燥熱之經,總統氣血;故可病於氣,而亦可病於血
四十一、論大承氣湯可以攻胃實不可以攻胃虛
四十二、論太陽陽明
四十三、論陽明自病,非關轉屬——一可攻、急下、當下
四十四、論下宿食及下瘀血
四十五、論陽明之熱合太陰之濕而為發黃證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四十六、少陽病提綱
四十七、論少陽三禁
四十八、論轉屬及壞病
四十九、論合病、傳經及欲解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五十、太陰證提綱
五十一、論欲愈、欲解
五十二、論在外與在內
五十三、論轉屬與自病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五十四、少陰病提綱
五十五、論少陰之水火陰陽
五十六、論少陰病不可發汗
五十七、論少陰欲愈及可治之證
五十八、論少陰熱化證
五十九、論少陰陽氣衰微而為不治之死證
六十、論少陰自得之病,或得太陽之標,或得君火之化,或得水陰之氣,或在於表,或在於里,或在於經,或歸於中士,不可執一而治
六十一、論少陰主樞,旋轉內外,無有止息,逆則病
六十二、論少陰四逆有寒熱虛實之不同,不必盡屬於陽虛
六十三、論少陰急下、急溫之證
辨厥陰病脈並治
六十四、厥陰病提綱
六十五、論厥陰病之自愈及欲解
六十六、論厥逆與發熱
六十七、論不治之死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