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版本大全》是2000年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傷寒論版本大全
- 作者:李順保
- 出版時間:2000年9月
-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 頁數:721 頁
- ISBN:9787507715408
- 定價:58 元
《傷寒論版本大全》是2000年出版的圖書。
《傷寒論版本大全》是2000年出版的圖書。內容介紹1...
除此之外,其他還有《唐本傷寒論》(唐·孫思邈)《宋本傷寒論》(宋·高繼沖)《金本註解傷寒論》(金·成無已)《宋本傷寒論》(明·趙開美)《康治本傷寒論》(日本)《康平本傷寒論》(日本)《桂林本傷寒論》《敦煌本傷寒論》(殘卷)等版本。貢獻 《傷寒論》突出成就之一是確立了六經辨證體系。運用四診八...
本書為陶氏研究《傷寒論》《南陽活人書》《傷寒明理論》等書後,據前人之說並參合己見而撰成。流傳版本 現存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吳勉學校刻《古今醫統正脈全書》本、明萬曆四十年(1612)李存濟刻本、1931年上海中醫書局鉛印本等。並見於《叢書集成初編》。作者簡介 陶華(1369~約1450)明代醫學家。字尚文,號...
《金匱要略版本大全》是2019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作者編著了我國*部《傷寒論版本大全》,出版後深得學者專家推崇。為了將被中醫界奉為圭臬的《傷寒雜病論》全書繁瑣的各個版本進行收集、整理、校注、考證,現作者在傷寒論博士趙鯤鵬和傷寒論碩士張新迪的協助下,歷經數年,終於完成《金匱要略版本大全...
卷一錄《傷寒論》原文並改補,增方一百四十六首;卷二錄《金匱玉函經》原文亦改補,增方二百又六首,改九方;卷三載《傷寒論》方,增補方之藥物組成、劑量;卷四載《金匱》方,補其藥物組成及劑量。附備考藥二十三味,述其形態、性味、功效,並附新增湯頭歌訣、大麻瘋論治方、青光眼病治法。版本信息 現存...
葛根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論》。為辛溫解表劑。具有發汗解表,升津舒筋之功效。是風寒束表、太陽經輸不利(或內迫大腸)證的常用方劑。主治外感風寒表實,項背強,無汗惡風,或自下利,或血衄;痙病,氣上沖胸,口噤不語,無汗,小便少,或卒倒僵仆。別名 葛根麻黃湯(《三因》卷七),麻黃葛根湯(《...
附子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論》。具有溫經散寒之功效。主治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歌訣 附子湯中人參苓,白朮芍藥加方中;祛除寒濕溫脾腎,主治肢冷身體痛。組成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二枚(18g)、茯苓三兩(9g)、人參二兩(6g)、...
黃連阿膠湯,出自《傷寒論》。為安神劑-交通心腎劑。具有扶陰散熱之功效。主治少陰病,心中煩,不得臥;邪火內攻,熱傷陰血,下利膿血。歌訣 黃連阿膠雞子黃,黃芩芍藥不可忘;滋陰瀉火清虛熱,交通心腎效力彰。組成 黃連四兩(12g)、黃芩二兩(6g)、芍藥二兩(6g)、雞子黃二枚、阿膠(一雲三挺)三兩(...
出處:《幼科七種大全·治驗》名稱:柴胡梔子豉湯 組成:柴胡三錢,半夏一錢五分,黃芩二錢,人參八分,甘草三分,梔子一錢半,豆豉一大合 用法:上㕮咀。水二鐘,加生薑三片,煎一鐘服,不拘時候 主治:傷寒熱退身涼,因過食復發熱,煩躁口乾,胸膈滿悶,夜臥不寧 出處:《扶壽精方》名稱:豉湯 組成:...
[來源]《傷寒論》。[異名]如聖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七)。[組成]桔梗3克 甘草6克 [用法]以水3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次溫服。[功效]宣肺利咽,清熱解毒。藥方三 [來源]《金匱要略方論》。[組成]桔梗(15克)甘草(30克)[用法]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則吐膿血也...
桂枝加芍藥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論》,具有調和營衛,理脾和中,緩急止痛之功效。主治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歌訣 桂枝加芍為建中,表里並病腹滿疼,芍藥加倍為緩急,虛勞里急常為宗。組成 桂枝(去皮)三兩(9g),芍藥六兩(18g),甘草(炙)二兩(6g),大棗(擘)十二枚,...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論》。具有溫陽健脾,利水降沖之功效(①《註解傷寒論》:和經益陽;②《醫方集解》:昇陽化氣。;③《中醫方劑學》:健脾滲濕,溫化痰飲)。主治①《傷寒論》: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②《金匱...
;卷十、十一為酉、戌集,載《活人大全方》;卷十二為亥集,載拾遺。王氏採集《素問》及張仲景、李東垣、陶節庵、彭用光諸家之著作,各為卷,使其立言之意自明;凡前人未盡發者,則別著論述。不僅闡發傷寒論之旨,並增輯了許多方劑。版本信息 現存明萬曆八年華亭蔡汝賢刻本、萬曆三十六年雲間姚氏刻本等。
除濕蠲痹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重訂通俗傷寒論》引林羲桐經驗方。具有健脾祛濕,溫經通絡之功效。主治著痹,麻木不仁。組成 杜蒼朮、赤苓各二錢(6g),生於術、澤瀉、廣皮各一錢半(4.5g),川桂枝八分(2.4g),拌研滑石四錢(包)(12g)。用法 先用酒炒桑枝、青松針各一兩(30g),煎湯代水煮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