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大方圖解》,《傷寒論》研究著作,二卷。清代何貴孚撰,成書於清道光十三年(1833)。
基本介紹
- 書名(異名):《傷寒論大方圖解》
- 作者:何貴孚
- 成書年代:清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流傳版本,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流傳版本
現存清道光十三年(1833)刻本及清代抄本。
作者簡介
何貴孚,清代醫家,山東人。潛心醫學二十餘年。撰《傷寒論大方圖解》《金匱要略大方圖解》(合稱《傷寒金匱大方圖解》,1833年)。其書以《醫宗金鑒》《尚論篇》兩書註解為主,並采喻嘉言、張景岳、程郊倩、汪訒庵四家醫論,詳釋諸方,參以己見,並繪臟腑經絡圖,以便理解。
內容簡介
所謂“大方”,指“傷寒證中素所常有,眾所共知,秘不可少之方”,如桂枝湯、麻黃湯、白虎湯、承氣湯之類。但並非所有大方全作圖解,凡例謂:“如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心未了徹,不敢強解”;如十棗湯、豬膚湯,“世不肯用,無庸注釋”,故上卷僅注《傷寒論》桂枝湯等二十三方,繪圖二十三幅,附舌苔圖六幅;下卷選注《傷寒論》十七方、《金匱》方十一首,繪圖二十八幅。每方先列方名,次出處及仲景原文,後為簡要注釋,其注多采喻嘉言《尚論篇》及《醫宗金鑒》之說,兼采張景岳、程郊倩之論,間附己見。注釋之後圖解,在身形圖中繪以有關病證所涉及的臟腑經絡,明其病因病機。不同病因用不同顏色區別,如黑為寒邪,紅屬火邪,藍為風邪,紫系瘀血,綠為水飲,黃色為痰,風寒並至用藍色和淡墨。並在圖旁註以文字,闡明方藥愈病之機理。
影響評價
本書的圖解方法在當時具有一定的先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