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總病論

傷寒總病論

《傷寒總病論》6卷,約成書於宋鹹平三年(公元1100年)是龐安時多年潛心研究《傷寒論》的結晶。書中前三卷論述傷寒六經證,後三卷論述暑病等熱病。作者於書中正式提出寒溫分治的觀點,認為傷寒與溫病是性質不同的兩類外感熱病,對後世溫病學說的創立和發展具有重要啟示作用。

基本介紹

  • 書名:《傷寒總病論》
  • 成書年代:北宋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成書背景,流傳版本,校注、整理,作者簡介,書評、序言,章節目錄,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成書背景

龐安時多年潛心研究《傷寒論》,學術思想上承《內經》、《難經》,旁涉諸家,闡發傷寒,推論溫病,每多真知灼見,遂著成《傷寒總病論》。

流傳版本

《傷寒總病論》初刻於公元1113年,宋代原刻本已佚。現存清道光三年(1823)黃丕烈士禮居復刻宋本、四庫全書本、日本抄本、1912年武昌醫館重刻士禮居本、1915年上海石竹山房影印本、民國時期上海千頃堂書局影印本、1937年商務印書館鉛印本等版本。

校注、整理

《傷寒總病論》初刊後,金、元、明都未見其他傳本,至清朝道光年間黃丕烈據宋本復刻印行。

作者簡介

龐安時(1042-1099),字安常,宋代蘄州蘄水(今湖北浠水縣麻橋)人,北宋時期著名傷寒學家。出身於醫學世家,幼時其父授以脈訣,長而博讀《靈樞》、《太素》、《甲乙經》諸書,尤精於《傷寒論》,臨證經驗十分豐富,為人治病十愈八九,名噪江淮一帶。文獻記載其著述有《傷寒總病論》、《難經辨》、《本草補遺》、《主對集》、《驗方集》、《家藏秘寶方》等,除《傷寒總病論》外,其他書籍均已散佚。

書評、序言

龐安常自少時喜醫方,為人治病,處其死生,多驗,名傾淮南諸醫。然為氣任俠,鬥雞走狗,蹴鞠擊毬,少年豪縱事,無所不為。博弈音技,一工所難而兼能之。家富多後房,不出戶而所欲得。人之以醫聘之也,皆多陳其所好,以順適其意。其來也,病家如市;其疾已也,君脫然不受謝而去。中年乃屏絕戲弄,閉門讀書。自神農黃帝經方,扁鵲《八十一難經》,皇甫謐《甲乙》,無不貫穿。其簡冊紛錯,黃素朽蠹,先師或失其意;學術淺薄,私智穿鑿,曲士或竄其文,安常悉能辯論發揮。每用以治病,幾乎十全矣。然人疾詣門,不問貧富,為便房曲齋,調護寒暑所宜,珍膳美蔬,時節其饑飽之度。愛老而慈幼,不以人之疾嘗試其方,如疾痛在己也。蓋其輕財如糞土,耐事如慈母而有常,似秦漢間任俠而不害人,似戰國四公子而不爭利,所以能動而得意,起人之疾,不可為數。他日過之,未嘗有德色也。其所總輯《傷寒論》,皆其日用書也。欲掇其大要,論其精妙,使士大夫稍知之。然未嘗游其庭者,雖得吾說而不解;若有意於斯者,讀其書自足以攬其精微,故不著。著其行事,以為後序雲。前序海上人諾為之,故虛其右以待。
元符三年三月,豫章黃庭堅序

章節目錄

卷第一
敘論
太陽證
陽明證
少陽證
太陰證
少陰證
厥陰證
兩感證
三陰三陽傳病證
卷第二
可發汗證
不可發汗證
四逆證
和表證
可下證
不可下證
可水不可水證
可吐不可吐證
可灸不可灸證
可火不可火證
可溫證
火邪證
卷第三
結胸證
心下痞證
陽毒證
陰毒證
狐惑證
百合證
痙濕暍證
發汗吐下後雜病證
傷寒勞復證
陰陽易證
卷第四
暑病論
時行寒疫論
斑豆瘡論
卷第五
天行溫病論
青筋牽證
赤脈㩌證
黃肉隨證
白氣狸證
黑骨溫證
溫病噦方論
黃病證
傷寒感異氣成溫病壞候並瘧證
小兒傷寒證
卷第六
傷寒雜方
妊娠雜方
傷寒暑病通用刺法
傷寒死生候
熱病死生候
溫病死生候
天行差後禁忌
解仲景脈說
解華佗內外實說
辨論
上蘇子瞻端明辨傷寒論書

內容簡介

《傷寒總病論》共6卷,卷一敘論重點對外感病的病因、病機、分類、傳變、治療、預後等進行了闡述,提出“寒毒”概念,並統論六經分證;卷二論述汗、吐、下、溫、灸等治法,將《傷寒論》有關條文及湯方按治法歸類加以論述,並補充了後世許多效驗方劑;卷三論述與傷寒有關的臨床病證如結胸、痞氣、陰陽毒、狐惑、百合、勞復等;卷四論暑病、時行、寒疫、斑痘等;卷五論述天行溫病、黃病、小兒傷寒等;卷六載傷寒雜方、妊娠雜方、傷寒暑病通用針刺法、傷寒溫熱病死生候、差後禁忌、仲景脈說等。每證之下,有論有方。其處方用藥,在《傷寒論》的基礎上,參考諸家學說並結合個人實踐經驗,有所補充和發揮。龐氏有感於當時醫家不能區別傷寒與溫病,以及治療上以傷寒方治溫病的弊端,明確指出了辨別傷寒與溫病的重要性,其在《傷寒總病論》中說:“四種溫病,敗壞之候,自王叔和後,鮮有炯然詳辨者,故醫家一例作傷寒行汗下……溫病誤作傷寒行汗下必死,傷寒汗下尚有錯謬,又況昧於溫病乎!天下枉死者過半。”龐氏所謂四種溫病,指風溫、溫瘧、濕溫、溫毒。他認為,“風溫與中風脈同,溫瘧與傷寒脈同,濕溫與中濕脈同,溫毒與熱病脈同,唯證候異而用藥有殊耳,誤作傷寒發汗者,十死無一生。”溫病與傷寒即便脈象相類,但總體證治各異,不可混同,如風溫證見脈陰陽俱浮、頸痛身熱、汗出體重、乃先傷於風,後傷於熱而為病,與傷寒中風證汗出惡風,脈陰弱陽浮,因受風邪而致營衛不和之證不同,治當從厥陰風、少陰火入手。《傷寒總病論》第一次將溫病放於同傷寒平等的地位認識和辨治,不再從屬於傷寒,對後世溫病學科的形成、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傷寒總病論》從病因上將溫病分為兩類,一類是伏氣溫病,由冬時感受寒毒之氣,伏藏人體臟腑之間,至春夏陽氣升發之時而引發,如《傷寒總病論》中說:“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者,皆由冬時觸冒寒毒所致,自春及夏至前為溫病。”另一類是天行溫病,由感受“異氣”而發,具有流行性、傳染性,如《傷寒總病論》中說:“冬時傷非節之暖,名曰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即時發病者,乃天行之病耳。”此即後世所謂的溫疫、疫癘。作者從其豐富的臨床實踐中觀察到,發生這類疾病的主要原因,並非前人所說的“非其時而有其氣”,而是感受了致病性很強的“異氣”。書中認為,天行之病可以是感受“異氣”而即時發病,也可以在患傷寒病的基礎上再由感染“異氣”所致。其感受異氣而即時發病者,春有青筋牽,夏有赤泳㩌,秋有白氣狸,冬有黑骨溫,四季有黃肉隨。作者雖然針對異氣的種類和發病機制沒有詳細論述,但已認識到上述病證均是由感受異氣引起,隨四時季節不同而有不同表現,這一認識在溫病病因學領域無疑是一個新的突破,對後世臨床實踐起到了重要的研究指導作用。《傷寒總病論》認為,治療溫病必須重用寒涼藥物,提倡採用清熱解毒之法。書中治療五臟溫毒及四種溫病等病證時,共選用16首方劑,其中用石膏者多達13方,少則一兩,多至四兩,或配知母、黃芩、大青葉以增強清熱解毒之功;或配芒硝、大黃以攻下里熱之積;或配淡竹葉、香豉以清浮游之熱;或配玄參、生地黃、葳蕤以滋陰護液;或佐以桂枝、生薑以制其寒涼之性。同時,對溫病兼有表證或屬表里同病者,首倡以表里雙解法治之。如論“溫毒”證時說:“寸口脈洪而大,數而滑,洪大榮氣長,數滑胃氣實,榮長則陽盛,怫鬱不得出,胃實即牢難,大便苦幹燥,三焦閉塞,津液不通。醫復發汗,令陽氣盛不周;復重下之,大便遂秘,小便不利。”表里雙解一法,實為龐氏開其先河,其後,諸家有所發揮,日漸成為臨床論治溫病的重要治法之一。作者從臨床實際出發,對《傷寒論》方證作了進一步的補充和發揮,書中所引述的《傷寒論》方證,均屬臨床套用確切有效者。如論述桂枝湯適應證時說:“凡桂枝湯證,病者常自汗出,小便不數,手足溫和,或手足指稍露之則微冷,覆之則溫,渾身熱,微煩而又憎寒,始可行之。”可見,作者對桂枝湯證自汗出惡風的症狀描述可謂既細緻入微,又準確明了。手足露之則冷,覆之又嫌熱,病人自覺煩熱卻又怕冷,誠為實踐之所得。同時,書中不僅強調臨床套用桂枝湯時要辨證準確,亦要考慮到時令、地域等因素,靈活加減。書中還指出,治療傷寒病要顧及到患者的體質因素及既往病史,此外,對眾多傷寒雜證的辨治也進行了必要的補充說明,如治傷寒頭痛者,用荊芥散;若頭痛壯熱,心中煩者,則用黃芩桅子湯等,均系補仲景未備之全新內容,至今仍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

影響評價

《傷寒總病論》的理論和治法方藥對後世溫病學派的形成發展有重要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