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不斷增加負債能力居然已經變成美國對世界的一種義務——一種可以不勞而獲的經濟方式,而美國只要印美元(發行債務)就可以購買世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債務經濟模式
- 提出者:格林斯潘
- 說明:一種可以不勞而獲的經濟方式
- 形成背景: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
簡介,經濟實質,形成背景,
簡介
所謂債務經濟模式,是格林斯潘提出的概念,即“美國增加債務能力是全球化的一種職能,因為負債能力的顯著提高與成本的降低以及國際金融載體範圍的擴大休戚相關。” 概括來講就是,一個國家不再需要一般性實業企業,除食品,尖端產品外,其它商品都從國際市場購買,並藉此向世界輸出本國貨幣;其他國家為了國際貿易結算順利進行,不得不持有相當數量的該國貨幣儲備;為了該種貨幣儲備保值增值,這些國家又不得不去購買該國債券或其他所謂安全的該國貨幣資產。如此循環往復,該國欠下的債務就永遠不必歸還。理論上說,是“只需付息、不必還本“的債務。另外,只要國際貿易量不斷增加,該貨幣債務也將隨之不斷增大,這將創造出該國國的經濟成長。值得一提的一點是,該國貨幣必須是國際結算貨幣,外國政府永遠需要該國貨幣儲備。
經濟實質
美國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曾經導出美國債務經濟模式的實質:“美國增加債務能力是全球化的一種職能,因為負債能力的顯著提高與成本的降低以及國際金融載體範圍的擴大休戚相關。”這樣的債務經濟模式當然對美國有著巨大的好處:不用從事生產又可以獲得遠高於他國的經濟效率。對美國而言,花錢買外國人的商品,這是一筆貨幣的第一次使用;發行國債或企業債券又把這筆錢收回來變成政府或公司的債務收入,再花出去。這等於一筆錢被使用了兩次。但對貿易對手國而言,賺回的美元又借給美國,對自己除了一點點利息收入以外,別無它用。
由此可見,美國的債務經濟模式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之下,不斷增加負債能力變成了美國對世界的一種義務,一種可以不勞而獲的經濟方式。美國以外的所有國家都需要通過付出資源和勞動去賺美元,美國只需要印製美元就可以購買世界所有物品,而美國發行國家債務和企業債務收回美元,最後美國以貿易赤字為名要求出口國提高匯率,美元大肆貶值,從而使國發行國家債務和企業債務貶值,達到債務的數不變,而實質確發生了變化,當時的100美元,現在只能買50美元的東西。這就是美國的債務經濟模式的強盜實質。
形成背景
美國債務經濟模式到底是怎么回事?這要從20世紀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說起。“越戰”所導致的美國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讓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此前,美國的“雙赤字”使得歐洲國家不再信任美元,而大規模地用美元換回黃金,這迫使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森廢除了布雷頓森林體系中35美元與1盎司黃金的自由兌換的約定。由此,引發了歷史上第一次美元危機。這場危機曾讓世界苦不堪言。
1973年該體系解體後,美元並沒有喪失國際貨幣霸主的地位,這一方面是基於美國強大的綜合國力尤其是軍事實力,另一方面在於美國成功地遊說石油輸出國組織把美元作為了國際石油貿易的唯一結算貨幣,美元與石油綁在了一起。這意味著,任何國家想要進口石油,就必須擁有美元,而你要獲取美元,就必須出口商品到美國。
失去黃金限制的美元可以任意印刷,而與石油掛鈎的美元又可長久地保證世界各國對美元的需求。這就使得美國進入印錢購物的時代成為可能,美國人從此不必再幹活,只需要夜以繼日地印刷美元發到百姓手中,然後去全世界購買生活用品。世界各國為了獲得美元,不得不大量出口商品給美國,即便明知道美元就是印刷出來的廢紙,你也沒辦法,因為沒有美元你沒法購買石油啊。
既然只需要印刷美元就可以過上好日子,繼續過富裕生活,那么美國人還需要幹活嗎?當然不需要,美國人再也不用生產產品。所以,從1973年之後的幾十年間,美國幾乎把絕大多數的產品生產都趕出了國境,只保留了幾個事關美國霸權地位的產業在本土生產:汽車、航空航天業、軍事工業、金融服務業、娛樂業等。今天的美國,物質產品的產值只占美國GDP的10%~20%之間。
美國人不用幹活了,可以通過美元霸權奴役世界其他地區的人民為他們幹活,印刷美元發給民眾去買就行了。美國是怎么把錢發到民眾手中的呢?美國政府當然不能直接挨家挨戶去發錢啊,如果這樣的話,那就太鄙視其他國家的智商了。直接發錢,顯然會引起別國質疑,從而會引發對美元的質疑,有可能引發美元危機。
那該怎么辦呢?美國是靠高工資的服務業把錢發到民眾手中的。什麼叫服務業呢?那就是今天我幫你開一下車門,你給我高額小費;明天你幫我搬家,我給你按分鐘計費……總之,凡是用到人工的地方,就一定付給變態的高報酬。當然,服務的種類是五花八門的,我舉的是日常生活中比較"低端"的例子,還有各種服務啊,比如家教、通下水道、心理諮詢、私人律師、股票經紀和其他金融服務等,無論高端低端,共同的特點是不生產物質產品,還有高工資拿。錢首先發到為政府提供服務的人手中,這包括政府的公務員和龐大的為政府提供勞務的人和企業。然後,美國民眾之間互相服務,再互相發高工資。
我們來看看這種經濟模式的形成過程和運行過程。美國這種經濟模式的形成有一個前提條件和三個誘發因素。前提條件就是美元與黃金脫鉤而與石油掛鈎,美元成為純粹的國家信用貨幣,同時美元世界貨幣霸主地位不倒,任何國家都必須儲存美元外匯(這樣才能在國際市場上買到石油等物資)。下面說說這三個誘發因素。
第一,美國的工會制度。各位知道美國工會的外號是什麼嗎?吸血鬼,工會吸血鬼。美國工會就像吸血鬼一樣附在每一個企業、機構和政府身上,你只要僱人,就要面對強大的工會。他們將為工人的工資福利血戰到底,工人的待遇只許升,不許降。這一點導致兩個後果,一方面美國企業在絕大部分工業品的生產上都將處於劣勢,高成本下它們一定競爭不過外國同類企業,這些產業將不斷地倒閉和遷到國外,到最後美國經濟空殼化;既然生產產品在美國不行,美國政府開始引導絕大多數人從事"服務業",而每一個從事服務業的美國人都拿著高得不得了的工資和報酬。一句話,工會制度保障了美國人的高收入,使得美元可以高效率地發到美國人手中。在美國只要是個人,隨便找一個工作,年薪也有3萬美元左右,折算成人民幣就是20萬元左右,相當於中國第一層次的高收入群體。
第二,發達的信貸消費。如果靠自己的職業(主要是服務業)獲得的高收入仍然不足以滿足美國人的消費需求的話,美國還有發達的信貸消費彌補。你沒錢,那政府和銀行為你想辦法,借給你。美國自從19世紀50年代縫紉機行業開始大規模推行分期付款,從此信貸消費擴散到所有行業,所有東西都可以按揭。時至今日,每一個美國人都有好多張信用卡,雞毛蒜皮的商品也要"貸款"買(刷信用卡)。
第三,喜歡玩赤字財政的美國政府。美國政府的作用就是為美國人的印錢購物融資,除了印錢"發給"百姓之外,美國政府還負責借錢,在全球發放美國國債,比如中國就買了近萬億美元美國國債,這些錢,都回到了美國,借給了美國百姓花。
由於美國工會的強大力量,所以,錢源源不斷地大規模地從政府流向私人部門。這樣,政府印刷的貨幣就高效率地發到了居民手中。所以,美國債務經濟模式的整個流程就是,美國政府通過各種手段(重點是支付給政府僱傭人員的報酬),把錢發到了民眾手中,同時通過信貸加以補充,使得美國人手中有花不完的錢,他們拿著這些錢瘋狂購買中國商品,過著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