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臚府在饒平縣浮山鎮東官村東側,是一座獨特的祠堂。此祠高聳,門樓項石匾刻“王氏家廟”。前壁鑲花紋石板,門外兩側立一對石獅子,雕刻精細。祠內寬敞,後頂略高,石柱林立,斗拱交錯,後牆掛有五幅王氏祖先的畫像多是武官裝束,祠內還保存一頂精雕細刻的木神橋,乃清代遺物。祠兩旁,又有巷屋。整座祠占地五畝,規模宏大,渾然一體。
基本介紹
此祠的創建者是王萬邦,他生於情乾隆年間,熱愛武術,臂力過人,被稱為‘大力士’。他有4塊練武石,呈方形,旁邊有把手孔。其中,最大的重量超過100公斤,他能輕鬆舉起。他還有兩把鐵鑄的大關刀,各重75公斤。舞起來運轉如飛,人?嘆服。他為了使武藝更精良,又拜名師學武,後以武生入學深造,嘉慶(1798年)科登第4名武舉。他終生不仕,於家鄉創辦武館,在他的培育下,四位孫子都脫穎而出,武藝超群。
成效最著的是長孫王三錫,他的舞刀術尤精,舞刀時不見其人,潑水不進,嘆為觀此。他考中武舉人後,於道光(1850年),上京參加殿試,由於舞刀見長,特命他再表演一番,他取來75公斤的鐵關刀飛舞,由於緊張過度,失手掉下,險些誤事,他急中生智,急用右腳後跟踢起欲墮的鐵關刀,挑起約兩丈高之後,乘勢用左手緊接關刀,繼續表演。這個優美 巧妙的運作,博得皇上和朝臣們的讚許,被稱謂是絕世之技。
殿試結束後,皇帝親自提問王三錫剛才表演中出現的驚險刀法,稱什麼招式。王三錫道,此乃急中生智,乘勢之舉是也,請萬歲賜罪。皇上聽後,龍顏大悅,連聲贊道,演得好,答得妙,此乃盛世英才是也。當殿賜封盛世英才,中武進士第三名,欽點二甲第一名,稱為‘傳臚’,金字木匾,上刻傳臚府,
王萬邦一家在67年內,中三武進士,二武舉人,可謂稱武術之家。
東官村在68年內先後出三名武進士,十二名武舉人,可謂稱武林之鄉。
成效最著的是長孫王三錫,他的舞刀術尤精,舞刀時不見其人,潑水不進,嘆為觀此。他考中武舉人後,於道光(1850年),上京參加殿試,由於舞刀見長,特命他再表演一番,他取來75公斤的鐵關刀飛舞,由於緊張過度,失手掉下,險些誤事,他急中生智,急用右腳後跟踢起欲墮的鐵關刀,挑起約兩丈高之後,乘勢用左手緊接關刀,繼續表演。這個優美 巧妙的運作,博得皇上和朝臣們的讚許,被稱謂是絕世之技。
殿試結束後,皇帝親自提問王三錫剛才表演中出現的驚險刀法,稱什麼招式。王三錫道,此乃急中生智,乘勢之舉是也,請萬歲賜罪。皇上聽後,龍顏大悅,連聲贊道,演得好,答得妙,此乃盛世英才是也。當殿賜封盛世英才,中武進士第三名,欽點二甲第一名,稱為‘傳臚’,金字木匾,上刻傳臚府,
王萬邦一家在67年內,中三武進士,二武舉人,可謂稱武術之家。
東官村在68年內先後出三名武進士,十二名武舉人,可謂稱武林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