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提要,編輯推薦,圖書目錄,
內容提要
本書採取專題論述的形式,抓住傳統文藝鑑賞理論中的一些重要範疇、重要命題,運用中西比較、古今比較的方法,梳理傳統文藝鑑賞理論的歷史發展脈絡,闡釋其獨特內涵,發掘其當代價值,為當代文藝理論的建設提供借鑑。
編輯推薦
傳統文藝鑑賞理論的現代觀照採取專題論述的形式,抓住傳統文藝鑑賞理論中的一些重要範疇、闡釋其獨特內涵,為當代文藝理論的建設提供借鑑。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民族性與現代性的連結
第一節 出發點:民族特質的探尋
第二節 探尋之路:範疇體系的梳理
第三節 連結點: 當代價值的建構
第二章 鑑賞對象論:“物”與“我”混一
第一節 妙:似道之關
第二節 韻:生命的律動
第三節 趣:鮮活的審美吸引力
第四節 興:感發志意
第五節 味:見之於主體的對象之美
第六節 味外之旨:對道的憧憬與皈依
第三章 鑑賞心理論:“動”與“靜”相生
第一節 游:民族的審美追求與審美沉醉
第二節 悟:生命的體驗
第三節 虛靜:中國文化對自由的理解與追求
第四節 虛靜:中國文化對審關心理的描述與規範
第四章 鑑賞媒介論:“言”與“意”坐忘
第一節 詩無達詁:文本意義的多樣性與無限性
第二節 披文入情:言語作為鑑賞者連通意義的橋樑
第三節 得意忘言:道對言語的依賴與超越
第四節 知言養氣:道德修養對言語理解的制約與影響
第五章 鑑賞方法論:“入”與“出”共用
第一節 知人論世:“言”一“人”一“世”的闡釋學循環
第二節 以意逆志:人之常情與文本闡釋
第三節 出入:入境入情與冷眼旁觀
第四節 熟讀:虛心切己,反覆體驗
第五節 涵泳:潛行其中,體察默會
第六節 知音:一個長期被誤讀的文藝命題
附錄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主旨辨析
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詩——楊萬里“捉”詩論略
後記
第一節 出發點:民族特質的探尋
第二節 探尋之路:範疇體系的梳理
第三節 連結點: 當代價值的建構
第二章 鑑賞對象論:“物”與“我”混一
第一節 妙:似道之關
第二節 韻:生命的律動
第三節 趣:鮮活的審美吸引力
第四節 興:感發志意
第五節 味:見之於主體的對象之美
第六節 味外之旨:對道的憧憬與皈依
第三章 鑑賞心理論:“動”與“靜”相生
第一節 游:民族的審美追求與審美沉醉
第二節 悟:生命的體驗
第三節 虛靜:中國文化對自由的理解與追求
第四節 虛靜:中國文化對審關心理的描述與規範
第四章 鑑賞媒介論:“言”與“意”坐忘
第一節 詩無達詁:文本意義的多樣性與無限性
第二節 披文入情:言語作為鑑賞者連通意義的橋樑
第三節 得意忘言:道對言語的依賴與超越
第四節 知言養氣:道德修養對言語理解的制約與影響
第五章 鑑賞方法論:“入”與“出”共用
第一節 知人論世:“言”一“人”一“世”的闡釋學循環
第二節 以意逆志:人之常情與文本闡釋
第三節 出入:入境入情與冷眼旁觀
第四節 熟讀:虛心切己,反覆體驗
第五節 涵泳:潛行其中,體察默會
第六節 知音:一個長期被誤讀的文藝命題
附錄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主旨辨析
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詩——楊萬里“捉”詩論略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