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國學典藏:老子莊子

傳統國學典藏:老子莊子

《傳統國學典藏:老子莊子》是2012年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傳統國學典藏編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統國學典藏:老子莊子
  • 出版社:中國畫報出版社
  • 頁數:318 頁
  • 開本:16 開
  • 作者:傳統國學典藏編委會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4601213, 751460121X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傳統國學典藏:老子·莊子》介紹了《老子》和《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著作,在我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常讀傳世經典,能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開啟智慧,打寬視野,健全人格,增廣心量,加深涵養,提升心靈境界。這本諸子經典全文注釋本主要注釋的是《老子·莊子》的哲學著作,是權威專家博採眾長,精心注釋。
《傳統國學典藏:老子·莊子》由《老子》分道經和德經兩部分,所以又名《道德經》。作者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被後世稱為老子,是中國古代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共81章,約5000字,雖然篇幅不長,卻論述精闢,思想深邃。其內容重在詳盡論述作為宇宙本體、萬物之源和運動規律的天道,並將這種天道用以關照人道,指導治國和修身,直面現實社會,涉及宇宙、自然、社會、人生等諸多方面。《莊子》又名《南華經》。作者莊周,戰國時期睢陽蒙縣(今河南商丘)人,是繼老子之後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曾做過小吏,後厭仕途,隱居著述。《莊子》原本52篇,後散逸,今僅剩33篇,其中內篇7,外篇15,雜篇11。全書以內篇為核心,其中的《齊物淪》、《逍遙遊》和《大宗師》等集中反映了莊子的哲學思想。

圖書目錄

老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莊子
逍遙遊
齊物論
養生主
人間世
德充符
大宗師
應帝王
駢拇
馬蹄
腦篋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運
刻意
繕性
秋水
至樂
達生
山木
田子方
知北游
庚桑楚
徐無鬼
則陽
外物
寓言
讓王
盜跖
說劍
漁父

序言

《老子》和《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著作,在我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老子》又名《道德經》,它的作者是老聃。老聃,姓李,名耳,是現在的河南鹿邑人。相傳他很有學問,做過管理王室書藏的史官,孔子也曾就周代禮儀的問題請教過他。
《老子》是一部不朽的經典名著,它集中體現了老子的哲學思想。以道為體,以德為用,這是老子哲學體系的總構架。“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它既是宇宙的元始和本體,又是世間一切物質運動規則的來源,在書中它被描繪為一種超越對立的實體存在。在這樣的思維高度上,老子以“德”為準衡,以辯證為手段,對當時社會的種種不公展開了深刻的批判,他提出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天天道學損有餘以補不足,人道損不足以補有餘”等思想,透著高超的歷史智慧,直到今天也不失借鑑意義。
《莊子》一書,後來被道教奉為《南華經》,它的作者是莊子。莊子名周,是現在的河南商丘人。據說他是戰國中期有名的智者,楚王仰慕他的才學,請他去楚國主政,被他拒絕了。他曾經做過蒙地的漆園小吏,一直過著很貧苦的生活。由於莊子學說的根本精神還是皈依於老子的哲學,因此,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
《漢書·藝文志》載有《莊子》五十二篇,現在存世的僅有三十三篇,它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哲學、政治、藝術、科學諸方面,集中體現了莊子的哲學思想。在莊子的體系里,他把辯證的方法發揮到了極致,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會永恆地存在,任何原則也不會完全地正確,人們要根據自我去調適外部世界。就這一觀點來說,與當代西方存在主義的哲學思潮很是契合。《莊子》一書的內容汪洋恣肆,文筆變化多端,極具浪漫主義色彩,是我國傳統文學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寶。
《老子》和《莊子》各自成書之後,按照自身學術的軌跡,分別流傳。三國魏晉時期,在士大夫中間清談的風氣很盛,而他們討論的對象即是《周易》、《老子》與《莊子》,合稱“三玄”。後來《老子》、《莊子》共同被道教奉為經典。
這兩部經典博大精深,我們在整理過程中不免掛一漏萬,不當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