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乾模鑄造技藝

傳統乾模鑄造技藝,甘肅省傳統技藝,甘肅省市(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保護單位為通渭縣文化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統乾模鑄造技藝
  • 遺產級別:市(州)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保存單位:通渭縣文化館
歷史淵源,工藝流程,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乾模鑄造是我國古老的三大鑄造技術中泥范鑄造中的一種,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約3800—3500年前)出土了大量的泥范製造的銅器,到商代中期泥范鑄造銅技藝已經具有相當的水平,(如:1974年河南鄭州張寨出土的杜玲方鼎,方形深腹,雙耳四足,飾有獸面紋和乳釘紋,形體質樸、莊重。)通渭乾模鑄造技藝最早從何處傳入,由於缺乏文獻和歷史資料,已無從考證。目前所能夠證實的僅存續於通渭境內的馬營張氏乾模鑄造,是民國末年,王宗元(祖籍蘭州)少年時,師從於陝西師傅,後傳予馬營張氏,解放初期有四家鑄造者,現僅存一家。 乾模鑄造最實用於體積較大,腹深、飾紋粗獷的祭器(如鐘)生產用具(如鏵),生產用品(如搗藥罐)。

工藝流程

制模材料可就地取材,且透氣好、易風乾、易塑形。其造型大小、數量根據需要者要求而確定,可以多模同鑄,連續作業。乾模鑄造常要兼用濕模鑄造和焊接(如鼎上的耳、足用濕模鑄造好後,進行焊接)相對其他傳統鑄造成本較低。乾模鑄造過程可分為兩大步驟,每一步驟又有複雜的工序。如下: 一、制模用黃沙,適量的澎潤土加水攪拌和成“泥”。 1、內范製作:在轉輪上放置一圓型的底盤,根據內范的形狀和大小,用焦炭在底盤上堆一個內范骨架,再用“泥塑”,然後用沙刀細塑成型(稱瓤子)。2、外范製作:先在內范上塗抹一層襯沙再上一層皮沙。3、減支(減模子),用刀、鏟、勾、勺等工具將內范表面削去一層形成型腔,然後在內范表面塗上一層鉛粉,待風乾後方可。4、合型,按預先在外范上留好的記號,連線復原(內范,外范中間有一道空腔)做好澆鑄口,將縫隙用“泥”封好,外用麻繩捆綁牢固。 二、澆鑄,是把金屬(鐵銅)在高溫下熔化後,注入模具,冷卻成型。 1、裝爐,熔化設備原來用坩堝,現改用三節爐,先將底爐和中間爐安裝好,再把焦炭、石灰石、金屬材料裝在中間爐,然後安裝頂爐。2、熔化,用柴油等易燃物到燃爐內焦炭,待金屬完全熔化時,溶液在底爐最下端,雜質、灰塵漂浮在上面,從出渣口勾出雜誌。3、澆鑄,用力撐起撐桿,將熔爐傾斜,金屬液體從溶液口流入澆包,再將溶液從澆鑄口澆入乾模,冷卻後從模子中取出。4、拋光,從乾模中取出的製品表面相對粗糙,用砂輪拋光再塗漆。

傳承保護

乾模鑄造技藝是我國最古老的鑄造技藝的傳承和延續,它是現代鑄造工藝的基石。它的基礎性和原理顯示著鑄造的基本特性,這一技藝本身及產品,囊括著不同時期的宗教、哲學、藝術和當地習俗等方面的內容,包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但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這一傳統工藝已完全失去了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用一些手段實施保護很有必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