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燈庵

傳燈庵與西鶴嘴燈塔相對,燈塔光芒傳照長塗港北口海面上,為過往船舶導航,故庵名傳燈。據說清同治年間(1862年~1874年),江蘇慈領和尚來此,見長塗港北口外的五虎礁,十分兇險,霧天、黑夜,過往船隻常在此觸礁遇險,於是他搭蓬棲身西鶴嘴,每晚點玻璃燈為進出長塗港北口的船舶導航。不久,他又用漁民助款鑄了銅鐘一隻,霧天敲鐘示警。清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後人就在他蓬舍附近,建造傳燈庵。據民國《定海縣誌》載:該庵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為邑人金品三之子金霖募捐,以經管西鶴嘴燈塔燃燈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燈庵
  • 位於:長塗港北口的小長塗島
  • 兩地約隔:800米
  • 占地面積:約1.5畝
歷史
傳燈庵占地面積約1.5畝,有前、後大殿各三間,南、北廂房各7間,以及山門、圍牆。其中大雄寶殿深11.3米,寬11.6米;天王殿深8.7米,寬11.6米;南、北廂房深7.7米,寬27.5米,共有建築面積約655平方米。該庵古樸典雅,是一所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物,1986年修葺後煥然一新。庵中有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冬月,知定海直隸廳事的江都郭鐘岳所題的“傳燈庵”匾一塊,懸掛在天王殿內。
西鶴嘴燈塔,因位於西鶴嘴島上,故名。該地是長塗港北口西側的一個無人小島,形似鶴嘴,故以西鶴嘴名島,面積約0.045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45.5米。1950年解放後,此島東、西兩側建造海塘與小長塗島相接。
西鶴嘴燈塔緊扼長塗港北口,面對岱衢洋,是岱山、定海、普陀等縣(區)以及外地漁船、商船在海上來往的重要通道,位置十分重要;長塗港又是各地漁船、商船的避風良港。根據民國《定海縣志》記載,西鶴嘴燈塔在當時定海縣海域(今舟山市海域)已建成的6座燈塔(未包括英國海務科在舟山海域建造的燈塔)中,是建造年代最早的一座,也比英國海務科在舟山海域建造的三星燈塔(建於1911年)、小板燈塔(建於1883年)、魚腥腦燈塔(建於1872年)要早,僅遲於居世界第二位的太平洋四大燈塔之一的花鳥山燈塔(建於1870年)。
西鶴嘴燈塔的燈費,原為逐年籌措,清光緒年間,邑人金霖等提呈,經定海廳同知趙惟嵛批示:凡鎮海、定海漁船進乍售賣鹹魚於四明義園每礯抽錢四文,於蘭盆會與義柵每礯抽錢二文中,各分一文,每礯總計錢二文,撥作長塗燈費,永遠遵行,刻石為記,見民國《定海縣誌》。
西鶴嘴燈塔,白光二秒一閃,燈高43米(平均海平面至燈的中心點),燈光射程10海里,系白色八角形磚塔,高3.8米。解放後該燈塔為人民海軍接管。原來的機房、生活用房均已拆除,現剩塔身。1957年改為燈樁。1967年8月,海軍在該處增添了太陽能裝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