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與中國社會——張國良教授還曆紀念論文集》是201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本書編寫組編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播學與中國社會——張國良教授還曆紀念論文集
- 作者:本書編寫組
- ISBN:9787208120044G.1650
- 頁數:730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12-01
《傳播學與中國社會——張國良教授還曆紀念論文集》是201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本書編寫組編著。
《傳播學與中國社會——張國良教授還曆紀念論文集》是201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本書編寫組編著。內容簡介為紀念一位中國傳播學者的跋涉之旅,也為從一個側面反映傳播學在中國的拓荒之路,在張國良先生指下成長起來的弟子們...
傳播學與中國社會 《傳播學與中國社會》是201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傳播學與中國社會編委會。傳播學與中國社會(張國良教授還曆紀念論文集)
出版著作20多部,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影響較大的有:《20世紀傳播學經典文本》、《新聞媒介與社會》、《現代大眾傳播學》、《傳播學原理》、《現代日本大眾傳播史》等等。同時,培養了20多名碩士生、40多名博士生、10多名博士後。2002年,團結全國同行,發起成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傳播學學術團體“中國...
《媒介化社會:現狀與趨勢》是2006年8月1日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國良、趙凱。內容簡介 中國傳播學論壇是中國傳播學界每年一度的學術盛會。中國傳播學論壇文集是中國傳播學界每年一度的學術總結。它集中展示了當年中國傳播學最新最前沿的前術成果,忠實紀錄了當代中國傳播學前進的每一步腳印,是了解當代...
主編的話 張國良 研究論文(Research Articles)一種新的視野:社會傳播網路分析 吳 飛 網路傳播與個人的創造力 ——一項關於北京市青少年的實證研究 柯惠新 黃 剛 關於華門的文化分析 陸 揚 楊 華 論歷史電視劇《雍正王朝》的敘事時間 李鵬飛 海外特稿(Overseas Articles)關於信息分類的思考 趙心樹 信息通訊技術與...
理論聯繫實踐,是中國大陸研究新聞專業主義的代表性著作。吳飛教授在《社會學研究》《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當代傳播》《新聞大學》《新聞記者》《浙江大學學報》《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等國內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近70多篇,其中近60篇被CSSCI收錄,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和《人大報刊複印資料...
張寧,女,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研究所所長,中山大學網際網路與治理中心副主任。畢業於日本筑波大學,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 政治傳播、危機傳播、網際網路與國家治理,媒體關係與新聞發言研究,媒介社會學。兼任職務 學術兼職 中國新聞史教育學會公共關係史分會副會長 中國國際公關學會...
《中國信息社會下的“都市裡的村莊——社區傳播個案研究》 《中國傳媒報告》,2010年第2期 獨立。《新媒體賦權:一種實踐性的社會研究》(論文)《國際新聞界》,2000年10月第十期 獨立。《流動的家園:新媒介技術與農民工社會關係個案研究》(論文)《新聞傳播研究》,2009年第1期 第一作者。《黑白世界:一個...
本書是“全球傳播論壇”文庫之六,以“網際網路與中國20年:變革與創新”為主題,圍繞法制建設、觀念創新、技術革新、商業模式、文化傳承、媒體融合、中外比較、學科研究等方方面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對中國和世界的傳播學具有深遠的意義。作者簡介 張國良,1953年出生於上海。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教授、博導...
“首屆對外傳播理論研討會”最佳論文獎,2009年 社會任職 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美國分會理事 主要成就 1. 專著:鄧建國: 強大的弱連線——中國Web2.0網路使用行為與與網民社會資本關係研究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1年12月.2. 專著:鄧建國:媒介融合:基礎理論與前沿實踐,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7年 3. 專著:《傳播研究...
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是美國第一個社會學系,芝加哥學派則是20世紀美國社會科學領域最有影響的學派。在芝加哥學派中,對傳播學影響最大的是被稱之為“開創了大眾傳播研究的學者”的羅伯特·帕克。帕克一生著作不多,別人說他是那種寧願指導別人寫10本書,也不願意抽時間自己寫一本書的人。除了博士論文,出版於1922...
論文評審專家: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張國良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郭慶光教授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陳昌鳳教授 清華大學傳播系李希光教授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系丁柏銓教授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張昆教授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吳廷俊教授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系陳培愛教授 北京廣播學院電視學院郭鎮之教授 上海大學影視藝術...
日本的傳播學研究:歷史、現狀與未來——訪日本著名傳播學者山中正剛教授 有關傳播學在中國發展途徑的探討——訪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教授 我所認識的中國傳播學——訪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導師胡正榮教授 中國傳播學研究的歷史、現狀與未來——訪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張國良教授 台灣傳播學的發展、貢獻與問題—...
在《復旦學報》《新聞大學》、《現代傳播》等學術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項目--“歐美部落格研究的新進展”、上海市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全球新政治:手機簡訊傳播與公共治理風險”等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研究方向為人際傳譒/修辭傳播、新媒介與社會政治文化。目錄 序 導論轉向話語分析...
社交媒介使用與社會責任認同的關係: 基於新上海人的實證研究 白如金 李政宏 鄉村居民社會資本的影響: 社交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的視角 金恆江 劉圓圓 張國良 農技員媒介使用能力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吳志遠 餘思婕 媒介素養研究 人工智慧時代的新聞素養及提升謝金文 黃谷香 南非媒介素養教育發展及對中國的啟發付玉...
中國古代新聞傳播史》、《山西新聞史》、《新聞傳播與山西社會發展》、《新聞作品研究》、《秦觀集》5部;主編《傳播學論集》和《新聞傳播論文集》2部論文集;參著著作《山西當代作家研究文集》、《教育理論與實踐》等12部;在《新聞與傳播研究》、《文學評論》、《新聞戰線》等學術刊物上發表一級學術論文《關於...
在專業核心期刊和一般期刊發表論文二十多篇。目錄 序一 志在新奇無定則別開一種新局面 童兵 /1 序二 “春華”與“秋實” 張國良 /1 第一章 從平面印刷文化到立體視聽文化——電視文化傳播時代的崛起 /1 第一節 大眾傳播媒介的“佼佼者”——強勢的電視傳播 /1 第二節 電視傳播的基本過程與模式 /4 第三...
在其政治學研究中,有一個不無偏好的領域,這就是宣傳以及與此有關的問題,他的博士學位論文同時也是成名作,研究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宣傳戰,題為《世界大戰的宣傳技巧》,這部出版於1927年的著作至今還被視為傳播研究的經典。宣傳與傳播其基本模式都在於通過信息的發布、流傳或擴散而實現某種意圖,如政治上的...
目前主持各類課題近20項。主要有:《中國發展傳播學》(教育部重大項目)、《大眾傳播學》(國家社科重點項目)、《上海大眾傳媒與大眾文化》(上海社科重點項目)、《中國客群與傳播效果》(教育部“跨世紀人才”項目)、《大眾傳媒與扶貧》(中英合作項目)等。迄今出版著作20餘部(含專著、譯著、合著),發表論文60...
《傳播學與中國社會:張國良教授還曆紀念論文集》是201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本書編寫組。內容簡介 為紀念一位中國傳播學者的跋涉之旅,也為從一個側面反映傳播學在中國的拓荒之路,在張國良先生指下成長起來的弟子們,從他們歷年撰寫的幾千篇學術論文中,圍繞傳播學與中國社會之互動關係的旨趣,選取了...
2006年12月6日下午,應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國良教授之邀,作了《傳播、社會動員與民意:香港的個案研究》的專題講座。【研究領域】研究方向 研究領域:國際傳播、政治傳播和傳播與社會變遷。研究興趣:國際傳播與文化全球化、政治傳播、中國媒體發展、以及網路的社會影響。【教學方向】講授課程:“國際傳播”...
丁和根在《新聞與傳播研究》、《新聞大學》、《新聞界》、《南京大學學報》、《江蘇社會科學》等權威或核心期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0多篇,出版個人專著2部,合著3部。2001年到2004年,還對上海、南京、成都等地的傳媒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狀況進行過多次實地調查,發表過多篇媒體負責人訪談。1.《中國信息傳播國家競爭力...
《國際新聞界》《新聞記者》《新聞界》《當代傳播》《蘭州大學學報》《安徽大學學報》《山西大學學報》《甘肅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各類學術論文91篇(其中CSSCI 期刊論文48篇);出版專著3部,參編著作2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中國博士後...
長期從事中國新聞史、傳媒經營管理、媒介融合傳播等領域的科研和教學工作,現已建設完成上海市重點課程1門,出版專著1部,主持省市級課題5項,在新聞傳播類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40多篇。個人簡介 錢曉文,漢族,1966年生,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復旦大學新聞學博士,師從著名新聞教育家、復旦大學新聞...
感謝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俞虹教授,她看到我的每一步成長,總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雙手;感謝邵培仁教授、吳飛教授、李傑教授、邵志擇副教授,他們在我博士論文撰寫期間給過許多建議;感謝我多年的同事沈愛國副教授、徐忠民副教授、朱菁副教授、易容副教授、胡曉芸副教授、李岩教授,還有許許多多共事多年的老師,與他們...
八十年,春風化雨;八十年,潤物無聲。從新聞學組,到新聞系,再到新聞學院,復旦大學新聞教育以八十年從未間斷的歷史,以日益成熟、健全的新聞理論,新聞史及新聞實務三位一體的學科體系建設,成就了其在現當代中國新聞教育史上獨特而崇高的地位。本書收錄了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師論文集以供參考。目錄 序:從實踐中...
發表論文50餘篇,並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新華文摘》和人大複印資料等轉載,出版著作5部。新華社2001年10月16日播發專電,認為其博士論文"對於建立具有中國特色傳播理論具有開拓意義",對此《人民日報·海外版》等海內外數十家新聞媒體都進行了報導。曾在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博士後流動站、上海汽車工業(集團...
輿論生態、媒介素養和中國傳播學的國際化………張國良/423 從黑箱到黑箱………葛 岩/440 新聞傳播教育的歷史和方向………鄭貞銘/450 後 記………謝耘耕 徐浩然/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