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色是指人工促進果實後熟生理,加快葉綠素的分解消失,增加色澤美觀的操作。有些果實為了便於貯運,是在綠熟時採收的,因為這時果實硬度大,耐壓、耐運輸。上市前對其進行催色處理,變為受消費者歡迎的色澤,並增加香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催色
- 套用領域:水果、蔬菜
內容簡介,催色處理的條件,
內容簡介
未成熟果實的綠色來自葉綠素。隨著成熟,葉綠素分解、消失,果實就顯現出特有的底色來。因此,即使成熟度已經到了可食狀態,但人們還不認為綠色果實是成熟的。催色是指人工地促進果蔬的後熟生理,以加快葉綠素的分解消失,增加色澤美觀的操作。關於催色的術語,北川(1974)認為在理論上用“degreening”(脫綠色坑她棄處理)一詞或許妥當,但是,因微企埋為世界上絕大多數還是用“coloring”一詞,所以提出還是用“催色”。這裡也要把與在果面上塗染料著色的操作和增色(color-adding)明確區分開。
催色處理的條件
(2)氧和二氧化碳。CO2對乙烯的催色效果有抑制作用,而O2則有促進作用。
(3)溫度。催色處理,低溫無效,高溫會巴求采殼發生各種生理病害,21℃~25℃時效果較好。
(4)濕度。濕度低時,不僅沒有催色效果,而且處理的果皮皺縮,相對濕度90%最理想蜜愚屑。
(5)空氣的流動。處理時的氣體、溫度和濕度等不均勻時,促使室內空氣流動,對催色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