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戲

傣戲大約有二百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傣戲
  • 主要地區:保山市多處傣族聚居村寨
  • 傳入時間:清光緒年間
  • 經典劇目:《阿鑾相勐》《三下南唐》等
傣戲
較早的劇目有《十二馬》、《公孫犁田》、《昌少對唱》等。到本世紀初,盈江土司成立了第一個傣戲劇團,在上演原劇目的基礎上,吸收、改編了不少京劇、滇劇劇目,同時吸收了它們服飾、道具、樂器等方面的成分,豐富了傣戲。傣戲一般人物不多,主要是反映勞動人民的生產勞動和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內容,表演形式靈活多樣、生動活潑,內容短小精悍,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廣大傣族民眾的喜愛和歡迎 。
傣戲在保山是一種較為古老而又優美的民族珍稀劇種,它於清光緒年間從德宏盈江傳入,主要流傳於保山市的潞江壩、上江壩傣族聚居村寨。至今,其歷史已達百年。過去,潞江土司署第20任宣撫使錢慶祥在司署內建有“內戲台”和“外戲台”,既看滇劇亦看傣戲。土司錢慶祥愛看傣戲,也會演傣戲。因此,司署里曾於民國初年組建業餘性質但活動甚為頻繁的司署戲班,專演傣戲且置有戲箱。常演的劇目是刀安仁改編的《阿鑾相勐》《朗畫貼》《混披盞米》以及《三請梨花》《女斬子》、《大破天門陣》、《三下南唐》、《陶和生》等。由於歷史的原因.此戲現在芒寬已基本失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