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傑斐遜鈍口螈通常是10.7至18厘米長,但可長至21厘米。它具有長腳趾,長吻部,闊鼻子,整體相對修長。背部一般呈深灰色、褐色或黑色,腹部顏色較淺。一些的兩側會有銀色或藍色的斑點。有明顯的肋間溝。穴居,不好動,全變態,終生具外鰓,成體細長,四肢細弱,尾褶較為厚實。皮膚光滑無鱗,表皮角質層薄並定期蛻皮。無鼓室和鼓膜;舌圓形或橢圓形,舌端不完全游離,不能外翻攝食;兩頜周緣有細齒;有
犁骨齒 。雄性無交配器,體外或體內受精。求偶時皮膚腺或泄殖腔腺分泌特殊氣體可識別同類。幼體水棲,有3對羽狀外
鰓 ,2齡開始不明顯的變態,外鰓消失、
鰓裂 封閉和頸褶形成。成體棲息於潮濕環境,僅繁殖期返回溪水中產卵。肢、尾殘損後可再生。
生活習性 傑斐遜鈍口螈傾向躲在石頭或樹底、葉堆及其他落葉樹下的叢林。因為太乾旱及尖刺會傷害它們,所以很少會在
針葉林 內出沒。在地底下築巢,在乾旱或結凍的日子會留在巢中。在較北的地區,它們必須鑽到最少45厘米的地底下才能避開結冰線來生存。也會在肥沃的沙質土壤中築巢。
傑斐遜鈍口螈 傑斐遜鈍口螈在安大略省是春天最早出來活動的
兩棲類 之一,可以見到它們走過仍未溶解的冰上。雄螈是最先出來,雌螈緊接其後。它們的頭上有一些孔隙,內含一些白色液體,估計它們是會在走過的路上留下氣味。
傑斐遜鈍口螈的幼蟲是肉食性的,一般會吃水生的
無脊椎動物 。成年都是肉食性的,吃多種細小的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螺類、小魚、蝌蚪和幼蛙。視覺差,捕食主要憑嗅覺或側線。若沒有足夠的食物供應,它們會變成同類相食。
生長繁殖 傑斐遜鈍口螈在雨季開始後,就會很快遷到
繁殖 地區。繁殖區域一般都接近過冬的地方,會是沒有
魚 的
池塘 及春池。一些池塘可能距離它們居住的
森林 達幾百米遠。傑斐遜鈍口螈會築巢,所以有發育良好的
肺部 。夜間活動,但在
交配 季節時,在日間也可以見到。它們會於剛溶雪後的初春開始交配,一般是3月至4月。
傑斐遜鈍口螈會在水中的樹枝或
池塘 邊上產
卵 。每次約有10-20顆卵,平均15顆,孵化30-45天。
幼蟲 會留在池塘中2-4個月,期間會生長達3-8倍大,長51-76毫米。一般估計雌螈約於22個月大就開始繁殖,雄螈則要34個月大。
傑斐遜鈍口螈天生有一種獨特的繁殖策略。在溫暖季節時,當多倍體雌螈與純種的雄性傑斐遜鈍口螈
交配 時,傑斐遜鈍口螈的染色體就會進入卵中,到了寒冷季節時,雌螈與雄性傑斐遜鈍口螈交配後,只可借其
精子 引發自我
複製 。
分布範圍 該物種的分布範圍包括:美國
賓夕法尼亞州 東部,
俄亥俄州 南部,紐約東南部地區,印第安納南部,肯塔基州中南部,維吉尼亞州北部,明尼蘇達州東部,威斯康星州北部,密西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廣泛分布於北美東部,在新英格蘭和紐約並擴展到伊利諾州中東部。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魁北克省南部,新斯科舍省的大部分地區。
傑斐遜鈍口螈分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