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拉·巴布魯阿尼

傑拉·巴布魯阿尼

傑拉·巴布魯阿尼(Géla Babluani),1979年出生於喬治亞提比里西,喬治亞導演、編劇、製片人、剪輯師。

2002年,編導了短片《À fleur de peau》。2006年1月6日,執導的長片處女作《百萬殺人遊戲》上映,該片獲得了第6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處女作獎和第22屆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世界電影單元-劇情片。2006年9月20日,參與執導的劇情片《遺產》上映,該片獲得了第23屆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世界電影單元-劇情片。2010年3月13日,執導的驚悚劇情片《十三》上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傑拉·巴布魯阿尼
  • 外文名:Géla Babluani
  • 國籍:喬治亞
  • 出生地:喬治亞提比里西
  • 出生日期:1979年
  • 職業導演、編劇、製片人、剪輯師
  • 代表作品百萬殺人遊戲
早年經歷,演藝經歷,個人生活,主要作品,導演作品,編劇作品,製片作品,剪輯作品,選角導演,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早年經歷

1979年,傑拉·巴布魯阿尼出生於喬治亞首都提比里西,他的童年在喬治亞內戰的動盪中渡過。17歲時,傑拉同家中其他三兄弟一起被父親送到法國學習,在巴黎,他開始對法語和電影產生濃厚興趣。

演藝經歷

2002年,自編自導了短片《À fleur de peau》。2006年1月6日,自編自導的犯罪電影《百萬殺人遊戲》臘葛上映,該片為其長片處女作,獲得了第6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處女作獎和第22屆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世界電影單元-劇情片。
2006年9月20日,與Temur Babluani聯合執導的劇情片《遺產》上映,該片獲得了第23屆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世界電影單元-劇情片。2009年,編導了驚悚電影《我們有錢了》。
2010年3月13日,執導的驚悚劇情片《十三》上映,該片是2006年上映的《百萬嫌白頌殺人游驗享料戲》的翻遷灑愚拍版,由薩姆·賴利傑森·斯坦森米基·洛克等共同主演。

個人生活

傑拉·巴布魯阿尼的父親是喬治亞導演特繆爾·巴布魯阿尼(Temur Babluani),其1992年執導的電影《覺醒的太陽》(Udzinarta mze)獲得了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片名主演
2002年
À fleur de peau(短片)
Gaëlle Bervas、Frédéric Epaud
2005年
百萬殺人遊戲
喬治·巴布魯阿尼、尼古拉斯·皮格諾
2006年
遺產
喬治·巴布魯阿尼、西爾薇·泰斯圖德
2009年
我們有錢了
-
2010年
十三
傑森·斯坦森、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

編劇作品

時間片名
2002年
À fleur de peau(短片)
2005年
百萬殺人遊戲
2006年
遺產
2009年
我們有錢了
2010年
十三

製片作品

時間片名導演
2005年
百萬殺人遊戲
傑拉·巴布魯阿尼
2006年
遺產
傑拉·巴布魯阿尼、Temur Babluani

剪輯作品

時間片名
2006年
遺產
2010年
十三

選角導演

時間片名
2006年
遺產

獲獎記錄

威尼斯電影節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05第62屆路易吉.德.勞倫蒂斯獎百萬殺人遊戲獲獎
2005第62屆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百萬殺人遊戲獲獎
歐洲電影獎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06第19屆歐洲年度發現百萬殺人遊戲獲獎
法國凱撒獎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07第32屆最佳處女作百萬殺人遊戲提名
聖丹斯電影節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07第23屆評審團特別獎-世界電影單元-劇情片遺產獲獎
2007第23屆評審團大獎-世界電影單元-劇情片遺產提名
2006第22屆評審團大獎-世界電影單元-劇情片百萬殺人遊戲獲獎

人物評價

在喬治亞內戰中長大的傑拉·巴布魯阿尼將自己對於人生和世界的理解轉化成電影《百萬殺人遊戲》,並寒汗牛通過主角之口說出。用一個遊戲的方式,通過將生命押上賭檯的荒誕演繹而達到了讓任何人都觸目驚心的震憾。黑白影像對於該片沉重的主題來說,起到了恰如其分的“推波助瀾”的奇效,並令影片同時具有歷史腿危淋探感和超現實感。(時光網、《信息時報》評)
在《百萬殺人遊戲》中,才華橫溢的傑拉·巴布魯阿尼將“社會之惡”濃縮在一場驚世駭俗的殺人遊戲中。好社會需要秩序,壞社會同樣需要秩序,“社會之惡”便是通櫻艱寒詢過規則或秩序完成殺人的目的並支付“血酬”的。(《南風窗》評)

人物評價

在喬治亞內戰中長大的傑拉·巴布魯阿尼將自己對於人生和世界的理解轉化成電影《百萬殺人遊戲》,並通過主角之口說出。用一個遊戲的方式,通過將生命押上賭檯的荒誕演繹而達到了讓任何人都觸目驚心的震憾。黑白影像對於該片沉重的主題來說,起到了恰如其分的“推波助瀾”的奇效,並令影片同時具有歷史感和超現實感。(時光網、《信息時報》評)
在《百萬殺人遊戲》中,才華橫溢的傑拉·巴布魯阿尼將“社會之惡”濃縮在一場驚世駭俗的殺人遊戲中。好社會需要秩序,壞社會同樣需要秩序,“社會之惡”便是通過規則或秩序完成殺人的目的並支付“血酬”的。(《南風窗》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